《生物化学大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思职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4
  • ISBN:
  • 页数:48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发展 1

第二节 生物化学的范围 6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7

第五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8

第四节 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8

第二章 蛋白质 10

Ⅱ.结合蛋白质 11

Ⅰ.单纯蛋白质 11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类 11

Ⅰ.氨基酸的分类 12

第二节 氨基酸 12

Ⅲ.衍生蛋白质 12

Ⅱ.氨基酸的一般性质 16

Ⅲ.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7

Ⅰ.蛋白质的两性游离及等电点 19

第三节 蛋白质 19

Ⅲ.多肽的合成 21

Ⅱ.胶体性质 21

Ⅴ.蛋白质的构造 24

Ⅳ.蛋白质的合成 24

Ⅵ.蛋白质的分子量 26

Ⅶ.蛋白质的分析 27

Ⅷ.蛋白质的变性及凝固 29

Ⅸ.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30

Ⅰ.核酸 31

第四节 核蛋白 31

Ⅹ.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31

Ⅳ.嘌呤与嘧啶 32

Ⅲ.核糖的构造 32

Ⅱ.核酸的水解 32

Ⅴ.核苷酸 33

Ⅵ.核蛋白与病毒 34

Ⅱ.蛋白质 35

Ⅰ.α氨基酸 35

第五节 总结 35

复习题 36

Ⅲ.核蛋白 36

第一节 醣的生成——光合作用 38

第三章 醣 38

第三节 醣的组成关系——水解作用 39

Ⅳ.多醣 39

第二节 醣的分类 39

Ⅰ.单醣 39

Ⅱ.贰醣 39

Ⅲ.叁醣 39

一、葡萄糖 40

Ⅰ.己醣 40

Ⅰ.贰醣的水解 40

Ⅱ.叁醣的水解 40

Ⅲ.多醣的水解 40

第四节 单醣 40

二、果糖 48

四、甘露糖 50

三、半乳糖 50

五、醣的磷酸酯 51

Ⅱ.戊醣 52

第五节 贰醣 53

Ⅰ.麦芽糖 54

Ⅲ.蔗糖 55

Ⅱ.乳糖 55

Ⅰ.糠醛的生成 56

第六节 单醣与贰醣的普通性质 56

Ⅱ.氧化作用 57

Ⅳ.硷的作用 59

Ⅲ.还原作用 59

Ⅴ.脎的生成 60

第七节 参醣 61

Ⅵ.发酵作用 61

Ⅰ.淀粉 62

第八节 多醣 62

Ⅲ.糖元 63

Ⅱ.糊精 63

Ⅶ.壳多糖 64

Ⅵ.果胶 64

Ⅳ.纤维素 64

Ⅴ.菊粉 64

Ⅹ.软骨质 65

Ⅸ.肝素 65

Ⅷ.透明质酸 65

Ⅲ.多醣 66

Ⅱ.贰醣 66

第九节 总结 66

Ⅰ.单醣 66

Ⅰ.真脂分子的构造 69

第二节 真脂 69

第四章 脂肪 69

第一节 脂肪的分类 69

Ⅰ.单纯脂肪 69

Ⅱ.复合脂肪 69

Ⅲ.衍生脂肪 69

Ⅱ.甘油 71

Ⅲ.脂肪酸 72

Ⅳ.不饱和脂肪酸的构造 73

Ⅴ.真脂及脂肪酸的性质 74

第三节 蜡 77

Ⅰ.卵磷脂 78

第四节 磷脂 78

Ⅱ.脑磷脂 79

第五节 醣脂 80

Ⅲ.神经磷脂 80

第六节 固醇 81

第七节 总结 83

Ⅰ.酶学的发展 85

第一节 酶的定义及命名 85

第五章 酶 85

第二节 酶的分类 86

Ⅳ.酶的命名 86

Ⅱ.酶与催化剂的比较 86

Ⅲ.酶的定义 86

Ⅰ.酶的化学本质 88

第三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 88

Ⅱ.酶的组成 89

Ⅰ.酶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90

第四节 酶的理化性质及特异性 90

Ⅱ.酶的特异性 91

Ⅱ.酶作用机构的学说 93

Ⅰ.酶反应的激动能 93

第五节 酶作用的机构 93

Ⅰ.酶反应的平衡 94

第六节 酶反应的可逆性 94

Ⅰ.酶活性被抑制的原因 95

第七节 酶活性的抑制和激动 95

Ⅱ.酶反应的可逆性与酶促合成作用 95

Ⅱ.酶活性被激动的原因 96

Ⅰ.作用物浓度对於酶反应的影响 97

第八节 影响酶反应的因素 97

Ⅳ.温度对於酶反应的影响 98

Ⅲ.反应产物的浓度对於酶反应的影响 98

Ⅱ.酶浓度对於酶反应的影响 98

Ⅴ.酸硷度或pH对於酶反应的影响 99

第十节 酶与环境的关系 101

Ⅲ.酶的应用 101

第九节 酶的制备和应用 101

Ⅰ.酶的制备 101

Ⅱ.酶活性的测定 101

第十一节 总结 102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105

Ⅱ.胃液 106

Ⅰ.唾液 106

第一节 消化液 106

Ⅴ.胆汁 108

Ⅳ.肠液 108

Ⅲ.胰液 108

Ⅰ.醣的消化与吸收 110

第二节 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及吸收 110

Ⅱ.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111

Ⅲ.核酸的消化与吸收 112

Ⅳ.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113

第三节 总结 114

Ⅰ.大肠中细菌的来源和繁殖 117

第一节 肠内的发酵及腐败 117

第七章 腐败及解毒 117

Ⅳ.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细菌分解 118

Ⅲ.脂肪的细菌分解 118

Ⅱ.醣的细菌分解 118

Ⅴ.粪的生成 121

Ⅰ.解毒作用的方式 122

第二节 解毒作用 122

第三节 总结 130

Ⅲ.解毒作用的学说 130

Ⅱ.解毒的处所 130

Ⅱ.生物氧化的特点 135

Ⅰ.氧化与还原 135

第八章 生物氧化 135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特点 135

Ⅰ.氧激活说 136

第二节 生物氧化学说的发展 136

Ⅲ.呼吸传递体的学说 137

Ⅱ.氢激活说 137

第三节 再造的生物氧化反应体系 138

Ⅳ.现代生物氧化反应的基本概念 138

Ⅰ.一酶体系 139

Ⅲ.多酶体系 140

Ⅱ.三酶体系 140

Ⅰ.脱氢酶 141

第四节 脱氢酶、氧化酶及呼吸传递体 141

Ⅱ.辅酶Ⅰ和辅酶Ⅱ的构造和作用 143

Ⅲ.黄酶类 145

Ⅳ.细胞色素 147

Ⅴ.细胞色素氧化酶 148

Ⅵ.多酶体系的作用机构 149

Ⅱ.其他呼吸传递体 150

Ⅰ.其他氧化酶 150

第五节 其他氧化酶及呼吸传递体 150

Ⅱ.过氧化物酶 151

Ⅰ.过氧化氢酶 151

第六节 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151

Ⅰ.高能磷酸键 152

第八节 能的利用与高能磷酸键 152

第七节 水及二氧化碳的来源 152

Ⅱ.高能磷酸键的生成及利用 153

第九节 总结 154

第九章 新陈代谢总论 157

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58

第三节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159

第二节 新陈代谢反应的复杂性 159

第四节 总结 162

Ⅰ.调节血糖浓度的化学及物理机构 164

第一节 血糖的浓度 164

第十章 醣的中间代谢 165

Ⅲ.激素对於血糖调节机构的间接管制 166

Ⅱ.高级神经活动对於血糖浓度的直接管制 166

第二节 耐糖现象 169

Ⅰ.己醣→6磷酸己醣 170

第三节 糖元的生成作用 170

Ⅲ.1磷酸葡萄糖→糖元 171

Ⅱ.6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 171

第四节 糖元异生作用 172

Ⅳ.其他单醣合成糖元的步骤 172

第五节 肝糖元的分解作用 173

Ⅰ.酵解作用的化学步骤 174

第六节 肌糖元的酵解作用 174

Ⅱ.酵解作用的生理意义 178

第七节 酵解作用与肝糖元的异生作用 180

第八节 丙酮酸的氧化及三羧循环 181

Ⅰ.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及草醯乙酸的作用 182

Ⅱ.α酮戊二酸及柠檬酸的作用 183

Ⅴ.三羧循环的构成及意义 184

Ⅳ.草醯乙酸与醋酸的缩合作用 184

Ⅲ.丙酮酸的加CO2作用及氧化脱羧作用 184

第九节 肌肉收缩的化学变化及能的转变 186

Ⅰ.与肌肉收缩有关的物质 187

Ⅲ.与肌肉收缩有关的能量转变 188

Ⅱ.与肌肉收缩有关的化学反应 188

Ⅳ.结论 191

Ⅰ.二氧化碳的生成 192

第十节 二氧化碳的生成及利用 192

Ⅱ.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利用 194

第十一节 发酵作用 195

第十二节 总结 197

Ⅰ.食物脂肪对於体脂性质的影响 200

第二节 脂肪的储存 200

第十一章 脂肪的中间代谢 200

第一节 血液的脂肪含量 200

Ⅱ.体脂的特点 201

Ⅰ.脂肪肝的生成 202

第三节 脂肪肝及抗脂肪肝作用 202

Ⅲ.肥胖 202

第四节 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 203

Ⅱ.抗脂肪肝作用 203

一、饥饿 203

二、糖尿病 203

三、中毒 203

四、胆固醇 203

Ⅲ.脂肪的水解 204

Ⅱ.磷脂化作用 204

第五节 肝脏对於脂肪代谢的功用 204

Ⅰ.脂肪运输的枢纽 204

Ⅰ.Knoop氏苯脂酸实验 205

第六节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205

Ⅳ.减饱和及饱和作用 205

Ⅲ.β氧化作用的中间步骤 208

Ⅱ.Schoenheimer氏同位素实验 208

Ⅰ.酮体的生成 209

第七节 β氧化作用与酮体的生成 209

Ⅱ.醋酸的缩合与酮体的生成 211

第八节 ω氧化作用 212

Ⅲ.生酮作用与抗生酮作用 212

第九节 脂肪酸的合成 213

第十一节 磷脂的新陈代谢 214

第十节 脂肪变醣作用 214

第十三节 脂肪代谢的总结 215

第十二节 胆固醇的新陈代谢 215

第一节 血液的氨基酸含量 217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中间代谢 217

Ⅱ.氮平衡的调节 218

Ⅰ.氮的总平衡、正平衡及负平衡 218

第二节 氮的平衡 218

Ⅰ.体内的分解与合成 219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 219

第四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脱氨基作用 220

Ⅱ.体外的分解与合成 220

Ⅰ.氧化脱氨基作用 221

Ⅱ.氨基移换作用 222

Ⅳ.各种天然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 224

Ⅲ.联合脱氨基作用 224

Ⅰ.尿素的生成 225

第五节 NH3的代谢转变 225

Ⅱ.NH3的储藏 229

第七节 氨基酸与醣的互变 230

Ⅲ.酮酸氧化成CO2及水 230

第六节 酮酸的代谢转变 230

Ⅰ.酮酸变成醣或脂肪 230

Ⅱ.酮酸变成氨基酸 230

第八节 氨基酸与脂肪酸的互变 231

第九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步骤 232

Ⅰ.与肌酸有关的物质 242

第十节 肌酸及肌酸酐 242

Ⅲ.肌酸的来源 243

Ⅱ.肌酸及肌酸酐的排出 243

第十一节 嘌呤化合物及嘧啶化合物的代谢 245

Ⅳ.肌酸及肌酸酐的五变 245

Ⅰ.嘌呤化合物及嘧啶化合物的分解代谢 246

第十二节 总结 247

Ⅲ.尿酸的代谢 247

Ⅱ.体内嘌呤及嘧啶的合成及利用 247

第二节 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250

第一节 新陈代谢的定义 250

第十三章 醣、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250

第三节 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替换平衡及互变平衡 252

Ⅰ.人体的元素组成 254

第一节 总论 254

第十四章 无机盐类及水的代谢 254

一、钙在体内的分布 255

Ⅰ.钙 255

Ⅱ.无机盐类在体内的功用 255

第二节 钙、磷及镁 255

二、钙的吸收与排泄 256

三、成骨作用 257

一、磷在体内的分布 258

Ⅱ.磷 258

四、钙的需要量 258

五、钙的来源 258

Ⅲ.镁 259

五、磷的来源 259

二、磷的吸收与排泄 259

三、磷的需要量 259

四、钙与磷在膳食中的最适宜比例 259

二、钠在体内的功用 260

一、钠在体内的分布 260

第三节 钠、钾及氯 260

Ⅰ.钠 260

Ⅱ.钾 261

三、钠的代谢 261

第四节 碘 262

Ⅲ.氯 262

第五节 氟 263

Ⅰ.铁 264

第六节 铁及铜 264

Ⅰ.锌 265

第七节 锌、钴、锰 265

Ⅱ.铜 265

Ⅰ.水在体内的含量及分布 266

第八节 水的代谢 266

Ⅱ.钴 266

Ⅲ.锰 266

Ⅲ.水在体内的平衡 268

Ⅱ.水在体内的功用 268

Ⅳ.体内水平衡的调节 269

第九节 总结 270

Ⅱ.食物在体外的燃烧热 273

Ⅰ.能的转变 273

第十五章 能的代谢 273

第一节 食物的燃烧热 273

Ⅲ.食物在体内的燃烧热 274

Ⅱ.脂肪的呼吸商 275

Ⅰ.醣的呼吸商 275

第二节 呼吸商 275

Ⅴ.不正常的呼吸商 276

Ⅳ.混合膳食的呼吸商 276

Ⅲ.蛋白质的呼吸商 276

Ⅰ.间接量热法 277

第四节 能代谢量的测定方法 277

第三节 膳食蛋白质含量与尿中氮含量的关系 277

Ⅱ.直接量热法 278

Ⅰ.体外面积的影响 279

第五节 基础代谢 279

Ⅳ.疾病的影响 280

Ⅲ.气候及季节的影响 280

Ⅱ.年龄及性别的影响 280

第六节 食物的特别动力作用 281

第八节 总结——能的总代谢量 282

第七节 劳动对於能代谢的影响 282

第十六章 激素及其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284

Ⅲ.激素的运输、转变与排泄 285

Ⅱ.激素的生成及其分泌 285

第一节 激素的一般概念 285

Ⅰ.激素学的发展 285

Ⅴ.各种内分泌腺及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286

Ⅳ.激素的作用机构 286

Ⅱ.甲状腺激素的化学 287

Ⅰ.甲状腺素对於代谢的影响 287

Ⅵ.激素的制备 287

第二节 甲状腺素 287

Ⅳ.影响甲状腺生成的物质 288

Ⅲ.甲状腺素的生成及分解 288

甲状旁腺素对於代谢的影响 289

第三节 甲状旁腺素 289

Ⅱ.肾上腺素及正肾上腺素的化学 290

Ⅰ.肾上腺素对於代谢的影响 290

第四节 肾上腺素 290

Ⅳ.肾上腺素在体内的转变 291

Ⅲ.肾上腺素及正肾上腺素的生成 291

Ⅲ.胰岛素的作用机构 292

Ⅱ.胰岛素对於代谢的影响 292

第五节 胰岛素 292

Ⅰ.胰岛素的化学 292

Ⅰ.垂体前叶激素 293

第六节 脑下垂体激素 293

Ⅳ.胰岛素的转变 293

Ⅱ.垂体後叶激素 294

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 295

第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295

Ⅱ.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於代谢的影响 297

Ⅲ.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成 298

Ⅰ.化学构造 299

第八节 雄激素 299

Ⅳ.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转变 299

Ⅰ.化学构造 300

第九节 雌激素 300

Ⅱ.雄激素的合成及转变 300

Ⅲ.雌激素的转变 302

Ⅱ.雌激素的合成 302

Ⅰ.化学构造 303

第十节 黄体的激素——妊娠素 303

Ⅳ.非固醇雌激素类物质 303

Ⅲ.妊娠素的分泌及转变 304

Ⅱ.妊娠素的合成 304

第十二节 总结 305

Ⅱ.高血压蛋白元酶 305

第十一节 其它的激素 305

Ⅰ.与消化有关的激素 305

第一节 神经组织 308

第十七章 组织的化学 308

Ⅱ.神经组织的化学组成 309

Ⅰ.神经组织的构造 309

Ⅳ.神经组织的代谢 310

Ⅲ.脑脊髓液 310

第二节 肌肉 312

Ⅰ.横纹肌 313

Ⅱ.软骨 316

Ⅰ.腱及韧带 316

Ⅱ.平滑肌 316

Ⅲ.心脏肌 316

第三节 结缔组织 316

Ⅳ.齿 317

Ⅲ.骨 317

第四节 上皮组织 318

第六节 总结 319

第五节 脂肪组织 319

第一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 322

第十八章 血液化学 322

Ⅰ.血浆蛋白质 324

第三节 蛋白质 324

第二节 水 324

二、纤维蛋白元与血液的凝固作用 325

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离 325

四、清蛋白与渗透压力 327

三、球蛋白与抗体 327

Ⅱ.血球蛋白质 328

五、血浆代替品 328

二、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329

一、血红蛋白的生理功用 329

三、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与胆色素的生成 330

Ⅰ.葡萄糖 331

第四节 不含氮的有机物质 331

Ⅲ.肌酸与肌酸酐 332

Ⅱ.尿酸 332

Ⅱ.乳酸 332

Ⅲ.酮体 332

Ⅳ.酚 332

第五节 非蛋白氮 332

Ⅰ.氨基酸 332

第七节 无机盐 333

第六节 脂肪 333

Ⅳ.尿素 333

Ⅰ.氧气 334

第八节 气体 334

第九节 维生素、激素及酶 335

Ⅱ.二氧化碳 335

第十节 总结 336

第十九章 呼吸化学及酸硷平衡 338

Ⅱ.气体溶解度与分压力的关系 339

Ⅰ.混合气体中气体成分与分压力的关系 339

第一节 气体交换的物理化学 339

Ⅱ.体内各种气体的含量 340

Ⅰ.体内气体的分压力或张力 340

Ⅲ.气体的交换与扩散作用 340

第二节 体内气体的分压力、张力及含量 340

Ⅰ.溶解氧及结合氧 341

第三节 血液中的氧气 341

Ⅲ.肺泡气 341

Ⅳ.氮气 341

Ⅱ.带氧血红蛋白的生成与分解 342

Ⅲ.血红蛋白带氧及脱氧时酸性的改变 343

Ⅰ.溶解的二氧化碳及结合的二氧化碳 344

第四节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344

Ⅱ.血球所含的CO2 345

Ⅲ.血浆所含的CO2 346

Ⅳ.Donnan氏膜平衡 347

Ⅴ.氯离子的转移与CO2的运输 348

Ⅶ.血红蛋白对於输送及中和CO2的作用 349

Ⅵ.血液携带CO2的机构图解 349

第六节 酸硷平衡 351

第五节 呼吸化学总结 351

Ⅰ.缓冲液及缓冲作用 352

Ⅱ.血液中的缓冲体系 354

Ⅳ.肺及肾脏对於酸硷平衡的调节 355

Ⅲ.血红蛋白及氯离子转移与酸硷平衡 355

Ⅰ.酸中毒 356

第七节 酸中毒及硷中毒 356

Ⅳ.血浆的CO2结合量在酸中毒及硷中毒诊断上的应用 357

Ⅲ.酸中毒与硷中毒的补偿作用 357

Ⅱ.硷中毒 357

第八节 总结 359

Ⅱ.尿成分与血浆成分的比较 363

Ⅰ.尿的生成机构 363

第二十章 尿 363

第一节 尿的生成 363

第三节 尿的物理性质 364

第二节 泌尿作用的中枢神经协调 364

第四节 尿的成分 366

Ⅰ.膳食蛋白质含量对於尿成分的影响 369

第五节 膳食与尿成分的关系 369

第六节 饥饿与尿成分的关系 370

Ⅱ.膳食核蛋白含量对於尿成分的影响 370

第七节 尿中的异常成分 372

第八节 尿的沉渣 373

Ⅱ.清除率试验法 374

Ⅰ.酚红法 374

第九节 肾机能的测定 374

第十节 总结 376

第二节 完全膳食应包含的营养素 378

第一节 营养素的定义及功用 378

第二十一章 营养学 378

第三节 空气及水 379

第五节 脂肪的营养性质 380

第四节 醣的营养性质 380

Ⅰ.蛋白质的需要量 381

第六节 蛋白质的营养性质 381

Ⅱ.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82

Ⅲ.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385

Ⅳ.必需氨基酸 386

Ⅲ.维生素的分类 388

Ⅱ.维生素与酶的关系 388

第七节 维生素 388

Ⅰ.维生素的发现简史 388

Ⅳ.维生素A 389

Ⅴ.维生素D 394

Ⅵ.维生素E 397

Ⅶ.维生素K 399

Ⅷ.维生素B1 401

Ⅸ.维生素B2 403

Ⅹ.抗癞皮病维生素 404

Ⅺ.维生素B6 406

Ⅻ.遍多酸 407

ⅩⅢ.生物素 408

ⅩⅣ.对氨基苯甲酸 409

ⅩⅥ.肌醇 410

ⅩⅤ.胆硷 410

ⅩⅦ.叶酸 411

ⅩⅨ.维生素C 412

ⅩⅧ.维生素B12 412

ⅩⅩ.维生素P 415

第八节 总结 416

名词对照表 421

索引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