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文艺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叔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4012609
  • 页数:52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引言 1

绪论 文学的特质 1

第一节 文学属社会意识范畴 1

一、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 2

二、文艺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4

三、怎样看待文艺创作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11

第二节 文学通过审美意象反映社会生活 12

一、审美意象是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12

二、审美意象的特点 18

第三节 文学用语言构造审美意象 29

一、意象的间接性 30

二、概括的广泛性 32

三、思想的丰富性 33

第一编 37

第一章 文学与社会生活 37

第一节 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 37

一、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37

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43

第二节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50

一、文学的审美作用 50

二、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 55

一、作家的阶级性与文学作品的阶级性 60

第二章 文学的基本社会属性 60

第一节 阶级社会中文学的阶级性 60

二、文学阶级性的复杂表现 65

第二节 一定阶级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71

一、政治在经济文化间的中介作用 71

二、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 75

第三节 文学对人性的表现 82

一、人性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83

二、文学应当努力表现人性美 92

第一节 文学的人民性 97

一、“人民性”概念的提出 97

第三章 文学的人民性、党性与服务对象 97

二、文学人民性的内涵 100

第二节 文学的党性 104

一、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 104

二、党性与创作自由 107

三、党性与人民性 110

第三节 文学的服务对象 112

一、文学为人民服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113

二、文学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115

三、文学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 117

第一节 文学的创作过程 125

第一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与作家的审美思维 125

第二编 125

一、审美感受 126

二、艺术构思 128

三、艺术传达 130

第二节 作家的审美思维 133

一、审美思维的性质 133

二、审美思维的特点 137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141

一、创造性劳动与灵感 141

二、灵感的特征 144

三、灵感的实质 148

第二章 艺术典型及其创造 152

第一节 文学的真实性与典型性 152

一、艺术真实 152

二、艺术典型 158

第二节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162

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内涵 162

二、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67

第三节 典型化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172

一、典型化的基本规律 172

二、创造典型的方法 180

一、世界观对创作的制约作用 185

第一节 作家的世界观及其创作 185

第三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185

二、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的矛盾 191

第二节 创作方法的内涵与作用 193

一、创作方法的内涵 193

二、创作方法的作用 195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199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199

一、现实主义的提出及其内涵 200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 201

三、自然主义 207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 210

一、浪漫主义的内涵 211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 212

三、消极浪漫主义 218

第五章 新的文学与新的创作方法 222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学及其新的创作方法 222

一、新的创作方法的提出 222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26

第二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230

一、提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根据 231

二、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238

一、现代派文学的含义及其思想渊源 246

第六章 西方文学中的现代派 246

第一节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渊源与特征 246

二、现代派文学的基本倾向与艺术特征 257

第二节 西方现代派文学举隅 263

一、象征主义 263

二、意识流 267

三、超现实主义 270

四、荒诞派 273

五、黑色幽默 276

第一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283

第一节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内涵 283

第三编 283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 284

二、文学作品的形式 286

第二节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88

一、文学作品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288

二、文学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与积极意义 290

三、文学创作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92

第二章 题材、主题、情节、结构 294

第一节 题材与主题 294

一、题材 294

二、主题 300

三、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305

第二节 情节与结构 306

一、情节 306

二、结构 313

第三章 文学语言 318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一般要求 318

一、文学语言与人民口头语言 319

二、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322

三、文学语言的丰富与提炼 325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语言 328

一、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328

二、人物的语言与叙述人的语言 335

第四章 文学体裁 339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分类 339

一、文学体裁的发展 339

二、文学体裁的分类 344

第二节 文学体裁的基本类型 348

一、诗歌 349

二、散文 355

三、小说 359

四、戏剧文学 362

五、影视文学 369

一、文学风格的一般含义 380

第一节 文学的风格 380

第五章 文学的风格、流派与民族特点 380

二、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383

三、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388

第二节 文学的流派与民族特点 392

一、文学流派的性质与作用 392

二、文学的民族特点及其意义 398

第四编 409

第一章 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 409

第一节 文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409

一、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409

二、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制约作用 413

第二节 社会分工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416

一、社会分工影响文学发展的矛盾二重性 417

二、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420

第二章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422

第一节 文学发展的辩证法 422

一、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 422

二、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 426

第二节 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430

一、为什么要批判继承文学遗产 431

二、怎样批判继承文学遗产 436

第一节 文学鉴赏的性质与特点 443

第一章 文学鉴赏 443

第五编 443

一、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思维活动 444

二、文学鉴赏是欣赏者对作品意象的情感契合 447

三、文学鉴赏是审美意象的再创造 449

第二节 文学鉴赏中的对象与主体 452

一、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453

二、文学鉴赏要求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458

第三节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 461

一、共鸣在文学鉴赏中的意义 461

二、产生共鸣现象的艺术原因与社会原因 466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473

第二章 文学批评 473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与任务 473

二、文学批评的任务 479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483

一、进行文学批评应有明确的标准 483

二、文学批评标准的内涵 485

三、政治标准与文学批评的标准 489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 492

一、文学批评的原则 492

二、文学批评的方法 501

后记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