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2
一 研究背景 12
(一)艾滋病的发现与全球扩散 12
(二)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艾滋病疫情 13
(三)我国艾滋病扩散迅速 14
二 概念界定 15
(一)HIV/AIDS 15
(二)边疆民族社区 16
(三)注射吸毒 16
(四)村医 16
(五)边婚 17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7
(一)国外研究现状 17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实践 22
四 对艾滋病的防控实践 32
(一)重灾区——云南省与河南省 33
(二)一般地区对艾滋病防控的实践 34
五 研究方案设计 35
(一)资料收集方法 35
(二)分析单位 35
(三)抽样方案 36
(四)调查问卷设计 36
六 调查路线 37
(一)调查地区与乡镇 37
(二)访谈对象 38
(三)问卷发放情况 39
第二章 社会控制理论研究 41
一 社会控制及其特点、手段 41
(一)社会控制 41
(二)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 43
(三)社会控制手段 43
(四)社会控制的类型 44
二 西方社会控制理论 46
(一)罗斯(Edward A.Ross)社会控制理论 46
(二)庞德(Roscoe Pound)法社会学视角的社会控制理论 49
(三)斯皮罗(Melford E.Spiro)人类学视角的社会控制理论 50
(四)赫希(Travis Hirschi)犯罪学视角的社会控制理论 51
(五)社会控制论模型 51
三 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 53
(一)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两根主线 54
(二)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模式 57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控制 60
四 对西方社会控制理论与中国社会控制思想的简要分析 64
(一)西方社会控制理论简要分析 64
(二)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简要分析 65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控制思想的创新 66
第三章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艾滋病流行微观分析 68
一 云南边疆跨境民族概况 68
二 调查地区基本概况 70
(一)DH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 70
(二)HH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 70
(三)LC市概况 71
三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艾滋病流行现状实证研究 72
(一)抽样设计及测量 72
(二)跨境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态势及HIV感染者人口学分析 74
(三)AIDS/HIV感染的家庭模式 100
(四)AIDS感染者特征模型分析 105
(五)云南边疆地区防艾模式评价 107
(六)结论与对策 112
第四章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艾滋病流行的宏观社会环境结构分析 115
一 云南边疆AIDS流行地区的不同人群的社会结构特征 115
(一)研究目的与测量方法 115
(二)AIDS人群与普通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 116
(三)AIDS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119
(四)毒品亚文化 120
(五)社会排斥与社会整合 125
二 云南边疆AIDS流行地区个案访谈的综合分析 132
(一)受访HIV/AIDS个案访谈分析 132
(二)受访普通家庭户主个案访谈分析 140
三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艾滋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146
(一)云南边疆跨境民族AIDS流行现状 146
(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AIDS流行趋势与特点 146
四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艾滋病扩散模式 149
第五章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艾滋病的社会控制 153
一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社区的行政环境 153
(一)地理区位环境 153
(二)人文环境 155
(三)经济社会环境 160
二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控制 161
(一)土司制度 161
(二)土司社会的传统社会控制 162
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控制 164
(一)国家在边疆民族社会控制制度的建立 164
(二)对党的朴素情感和传统伦理道德耦合的民族精神有效的实现着对边疆社会的软控制 167
(三)低层次、覆盖面广、相对稳定、有效的社会保障 169
四 改革开放后云南边疆民族社会的社会控制 170
(一)非传统安全因素凸显的边疆社会问题 171
(二)变迁中的少数民族社会 177
五 区域国际合作背景下边疆防控运作机制重构 184
(一)国家强干预措施的实施 184
(二)边疆民族社会防控运作机制的重构 188
第六章 云南边疆民族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鲜活经验及社会控制模式研究 195
一 经验:一个中心、两个坚持、六个结合 195
(一)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95
(二)两个坚持:坚持国内与国外两个战场,坚持禁毒与防艾两条战线 197
(三)六个结合 208
二 艾滋病的防控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四个运行机制耦合联动运作模式 223
(一)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四级网络管理机制 225
(二)以行为干预为主的艾滋病防控与治疗机制 227
(三)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的道德伦理约束机制 231
(四)以生产发展为中心的民生改善机制 234
参考文献 242
附录1图片 247
附录2 AIDS调查问卷 290
附录3普通家庭问卷 301
附录4组织访谈部分 309
附录5不同类型的艾滋感染个案部分 335
后记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