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民间档案 1
折子·存折·存取折 3
银圆时代的厚礼 7
银行行长捐赠的扑满 11
保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15
天津路的“黄牛” 20
来往账目要清楚 26
我们的第五大发明 30
1937年的日历 34
木头乓乓响 37
让我们更方便地用钱 40
摇奖机的趣味细节 43
银行保管箱 48
金锁银锁,咯啦啦一锁 53
远去的钱庄 58
储蓄所的装备 63
钞票不好扎 68
银行人觅宝记 72
第二部分 日常门槛 85
灶披间,七只八只电灯泡 85
阿拉送礼更有礼 93
半两粮票:向左转,向右转 101
阿拉闲话里头有经济 108
面子,多少钱一斤 116
深挖时间,广积金钱 124
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 132
精明“门槛”,穷拓便宜 140
在合理的阳光下选择 148
贴来贴去,贴进贴出 157
婚礼地毯上的经济账 166
现代理财启示录 175
第三部分 熟门熟路 187
寻觅上海老工业的遗留细节 187
上海货何去何从 201
水,流过上海的忧虑 216
什么人在友谊商店掏钱 224
那份幽静,含在嘴里生怕化掉 237
上海:穿越时代横马路 245
漫漫广告路 251
花不语 263
拷机响起来 272
传真火辣辣 281
家庭厨厕乌托邦 290
第四部分老法师说 301
历史:上海人哪里来 301
成为“新上海人”的三条路线 306
政策造就新上海人 310
城市蓝领的吃香程度 313
神兵CF:三十秒钟的艺术世界 320
评弹演员:最后的噔得哩咯噔 336
走近售楼小姐 352
为死者服务的生者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