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货币政策的目标 1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与外延 1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1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外延 1
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9
一、四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10
二、汇率稳定与四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13
第三节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14
一、多重目标 14
二、双重目标 15
三、单一目标 17
四、关于多重目标与单一目标的争论 18
一、货币政策目标与政策组合 20
第四节货币政策目标及其相关问题 20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22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的关系 23
第五节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4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4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目标 25
三、小结 31
第二章货币政策的工具 33
第一节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向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过渡 33
一、直接货币和间接货币政策工具 33
二、直接货币和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 36
三、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向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过渡的配套改革 38
四、世界各国向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过渡的经验 40
五、我国中央银行由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向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过渡 42
第二节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45
一、美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 46
二、英国的法定准备金制度 51
三、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53
第三节再贴现政策 57
一、再贴现政策的发展 57
二、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 58
三、英美再贴现政策的比较 59
四、我国的再贴现政策 60
第四节公开市场业务 62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方式 62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模式 63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效果 64
四、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设施 65
五、对公开市场业务的评价 69
六、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 70
一、建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意义 75
第三章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75
第一节建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意义及其依据 75
二、建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 76
三、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认识 79
第二节长期利率目标的局限性 81
一、费里德曼的理论 81
二、米歇金的理论 85
第三节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89
一、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合理性 90
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局限性 92
第四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适度选择 93
一、普尔的理论 93
二、廷斯莱等人的理论 98
三、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100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现金向货币供应量的转变 102
第五节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02
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实证研究 105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109
第四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14
第一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 114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因 114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应分析 116
第二节凯恩斯的资本费用说 119
一、资本费用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119
二、资本费用说的理论基础 120
三、资本费用说的主要内容 122
四、对资本费用说的评价 123
第三节《拉德克利夫报告》的信用可得性效应说 124
一、信用可得性效应说的理论基础 125
二、信用可得性效应说的基本内容 127
三、对信用可得性效应说的评价 132
第四节托宾的资本供给价格说 133
一、资本供给价格说的理论基础 133
二、资本供给价格说的主要内容 137
三、对资本供给价格说及其理论基础的评价 138
第五节史密斯的传导机制学说 140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原始效应 141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次级效应 143
第六节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学说 144
一、货币学派传导机制学说的理论基础 144
二、货币学派传导机制学说的主要内容 147
三、对货币学派传导机制学说的评价 148
第七节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50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因分析 150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应分析 151
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154
第五章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 155
第一节货币政策与银行稳健经营 155
一、稳健的商业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155
二、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定义及不稳健性的预测 157
三、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 161
四、对我国的启示 165
第二节关于“集约化经营”的理论论证 166
一、关于“集约化经营”的定义 166
二、“集约化经营”的特征 166
三、我国银行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性 168
四、我国银行业“集约化经营”的目标 169
第三节我国银行业集约化经营的现状 171
一、我国银行业集约化经营取得的成果 171
二、我国银行业在集约化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175
第四节我国银行业集约化经营的策略 178
一、我国银行业应通过机构重组,实现商业银行机构的最佳组合,以取得规模金融效益 178
二、对银行内部机构的考核,应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目标,建立“资金转移价格制度” 183
三、向金融市场筹集低成本资金 185
四、拓宽吸存渠道,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增加银行资金来源 187
五、优化资产配置,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协调 188
六、调整信贷经营策略,搞好贷款风险管理,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191
七、健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三性”的最优组合 193
八、强化财务管理,建立与资产负债管理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 196
九、加快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改变收益结构,提高盈利水平 198
十、加速银行信息化进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99
十一、重新设计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实现“银行再造”,为集约化经营开辟新的途径 201
附录A 203
参考书目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