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5
一、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的基本分类 6
(一)直接法 7
(二)间接法 7
(三)非标记抗体桥法(四层法) 8
(四)改良非标记桥法或PAP法(三层法) 8
(五)ABC法 9
二、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0
(一)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 10
(二)免疫酶组织染色法 11
(三)醋酸缓冲液 13
(一)试验计划 14
(二)抗体稀释度 14
三、免疫组化染色基本技术操作和注意事项 14
(三)滴加抗体在玻片上的技术 18
(四)PBS洗涤法 19
(五)湿盒孵育技术 20
(六)抗体孵育时间 20
(七)蛋白酶消化处理 21
(八)光镜控制显色方法 22
四、对照组和染色结果的评价 23
五、固定法和切片制作技术 30
(一)固定法 31
(二)包埋和切片方法 35
六、双重标记染色法 37
(一)单酶法 38
(二)双酶法 40
七、免疫组化染色在电镜观察、培养细胞和 43
整块组织染色方面的技术 43
(一)电子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电镜技术) 43
(二)培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 47
(三)整块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49
第三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外科病理学中的 50
应用 50
一、淋巴组织及其肿瘤 51
(一)正常淋巴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51
(二)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组化染色特点 61
(一)基本原理 63
二、居间纤维分类法 63
(二)免疫组化技术要点 66
(三)居间纤维分类法用例 68
三、酶和激素 81
四、肿瘤胚胎抗原 84
五、肿瘤特异性标记抗原的探索 86
六、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用例 87
第四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肾和皮肤病理方 89
面的应用 89
一、免疫组化技术对肾病的诊断价值 89
(一)免疫复合物肾小球病 91
(二)肾病主要的综合征 97
(四)免疫荧光染色对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100
(三)全身性轻链病(轻链肾病或轻链肾小球硬化) 100
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皮肤病的诊断价值 102
(一)结果评定注意事项 103
(二)细胞间反应 103
(三)基底膜带(BMZ)反应 104
(四)血管反应 106
(五)表皮结构内能结合循环抗体的抗原 106
(六)其他 107
第五章内耳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 110
一、方法学 111
(一)石蜡包埋切片法 111
(二)冰冻超薄切片法 112
(三)Epon等材料包埋后切片法 114
(四)塑料包埋不脱钙颞骨切片法 117
二、免疫组化技术对内耳自身免疫病的研究 119
(五)快速冰冻和冻干切片法 119
(一)设计这项研究的依据 120
(二)建立耳免疫病动物模型的方法 120
(三)主要研究结果 121
三、内耳细胞支架蛋白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124
附录A 常用试剂配方 129
一、缓冲液 129
(一)磷酸缓冲液(PBS) 129
(二)Tris缓冲液 130
(二)4%多聚甲醛 131
(一)10%中性缓冲甲醛液 131
二、固定液配方 131
(三)戊二醛 132
(四)Karnovsky氏固定液 132
(五)B—5固定液 132
(六)Zenker氏固定液 132
(七)Bouin氏固定液 133
(八)甲醛—醋酸—酒精(FAA)固定液 133
(九)Clarke氏固定液 134
(十)Carnoy氏固定液 134
(十一)Heidenhain s Susa固定液 134
(十二)Rossman氏固定液 134
(十三)醋酸—甲醛—盐液 134
(二)3,3’一四盐酸二氨基联苯胺(DAB) 135
四、对比染色用染料 135
三、酶作用底物的配制方法 135
(一)3氨基9乙基咔唑(AEC) 135
五、封固剂 136
六、载玻片涂粘固剂法 137
七、抗体稀释计算法 138
附录B美国部分商品抗体和试剂目录 140
一、Vector Laboratories公司 140
二、Becton Dickinson Monoclonal Center公司 143
三、Ortho Diagnostic Systems公司 147
四、DAKO Corporation公司 148
五、其他 152
参考文献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