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实施手册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雨三主编;本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900639918
  • 页数:526 页
图书介绍:

上卷 3

第一编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体育概述 3

第一节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3

一、人类的活动与体育 4

二、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9

第二节 体育的概念 21

一、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1

二、体育的科学分类 27

三、体育概念的构成体系 34

第三节 体育的功能 36

一、体育的横向功能 36

二、体育的纵向功能 41

第四节 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46

一、体育目的任务概述 46

二、确定体育目的任务的依据 49

三、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52

四、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57

第五节 体育美学与竞赛观赏 65

一、体育中美的意义 65

二、体育与美的关系 66

三、观赏体育比赛的意义 67

四、怎样观赏体育比赛 68

五、观赏体育比赛的修养 70

六、体育手段概述 71

第二章 体育与现代社会 75

第一节 社会体育概论 75

一、社会体育概述 75

二、国外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78

三、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条件 82

四、制约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学因素 85

第二节 体育的内容社会结构 88

一、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 88

二、体育的社会分层 93

三、体育的社会流动 95

四、体育人口 97

第三节 体育的社会控制 101

一、体育中的社会控制 101

二、体育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 103

三、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106

第四节 体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110

一、体育与政治 110

二、体育与经济 115

三、体育与社会发展 119

四、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122

五、体育运动与社会现代化 124

第五节 体育与现代社会 127

一、现代社会与体育文化 127

二、体育是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30

三、契合现代社会的体育 131

四、社会生存环境与体育 133

五、体育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4

六、体育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关系 136

第三章 体育体制 139

第一节 体育体制概述 139

一、体育体制的概念 139

二、体育体制的分类 139

第二节 我国的体育体制 140

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概况 140

二、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 143

三、我国体育体制的基本内容 143

第三节 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 150

一、体育举国体制的特点 150

二、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动因 152

三、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53

四、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趋势 155

第四章 普通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 159

第一节 普通群众体育概述 159

一、普通群众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159

二、体育事业中的群众体育 161

三、群众体育能够发现人才,为高水平竞技体育输送后 162

第二节 我国普通群众体育的发展简况 162

一、新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163

二、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的特点 165

第三节 我国普通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167

一、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社会条件 167

二、200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展望 168

第四节 全民健身事业的基本特征 169

一、全民健身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169

二、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174

三、全民健身事业的基本方针和任务 177

第五节 全民健身计划 181

一、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特点 181

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185

三、全民健身体系与阶段实施计划 193

第六节 全民健身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199

一、全民健身事业的改革 199

二、影响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因素 203

三、全民健身事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趋势 219

第五章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状况介绍 224

第一节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状况综述 224

一、体育观念和体育需求 224

二、体育普及程度 225

三、政府的体育行为 227

四、体育市场 229

六、体育活动 233

七、体质监测 235

八、体育组织 237

九、体育法规 239

十、社会体育 242

十一、体育传媒 244

第二节 国外大众体育活动重点与计划 245

一、欧洲 246

二、非洲 250

三、亚洲 252

四、大洋洲 253

五、北美洲 254

六、南美洲 254

第二编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 257

第一章 体育管理概述 257

第一节 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57

一、体育管理系统 257

二、体育管理的原理和原则 261

三、体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271

第二节 体育管理的基本职能 281

一、计划职能 281

二、组织职能 286

三、控制职能 291

四、决策职能 294

五、创新职能 303

第三节 体育管理体制 311

一、体育管理体制概述 311

二、中国体育管理体制与体制改革 314

三、中国体育管理组织系统 321

第四节 体育财物管理 323

一、体育财物管理概述 324

二、体育资金管理 327

三、体育物资管理 333

第五节 体育信息管理 339

一、体育信息 339

二、体育信息工作 343

三、体育管理信息系统 348

第六节 体育健身与娱乐管理 352

一、体育健身与娱乐管理概述 353

二、体育健身与娱乐的管理原则 356

三、我国体育健身与娱乐的管理 359

第二章 普通群众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 375

第一节 普通群众体育锻炼的组织与制度 375

一、群众体育组织 375

二、我国群众体育的几项基本法规与制度 378

三、群众体育管理骨干的培养 380

第二节 群众体育的发展战略规划与工作计划 381

一、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381

二、群众体育工作计划的制定 383

第三节 群众体育管理体制 385

一、群众体育管理特点 385

二、群众体育管理体制 387

第四节 群众体育管理内容与管理职能的利用 393

一、群众体育政策宣传管理 394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396

三、群众体育活动管理 399

四、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和经费 402

第五节 群众体育管理评价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05

一、群众体育管理评价的目的 405

二、群众体育管理评价内容 406

三、群众体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06

四、群众体育管理评价注意事项 410

第六节 群众体育的实施与检查 411

一、日常群众锻炼活动的组织实施 411

二、节假日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412

三、群众性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 412

四、群众体育工作的检查、评比、奖励 414

第七节 影响群众体育开展的因素 415

一、影响体育人口增长的制约因素 415

二、影响群众体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因素 416

第八节 各类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418

一、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的管理 418

二、城市社区体育管理 421

三、农村体育管理 423

第三章 普通人群体育运动训练管理 426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体制 426

一、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类型 426

二、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结构与特征 427

三、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改革 429

第二节 运动训练管理过程 430

一、运动训练管理过程的基本模式 430

二、衡量训练管理科学性的几项指标 431

第三节 教练员的管理 433

一、教练员在运动训练管理中的作用 434

二、教练员的职责与素质 435

三、教练员的选拔与使用 436

四、教练员的人际关系与协调 438

第四章 普通人群体育竞赛活动的管理 441

第一节 运动竞赛管理体制 441

一、运动竞赛管理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441

二、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发展与运作 442

第二节 管理职能在运动竞赛管理中的运用 443

一、计划职能在运动竞赛管理中的运用 443

二、组织管理职能在运动竞赛过程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450

第三节 运动竞赛管理效果的评价 470

一、运动竞赛管理工作评价的内容 471

二、运动竞赛管理效果的评价方法 472

第五章 普通人群体育积极分子的管理 473

第一节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473

一、《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473

二、《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体育法规制度 474

三、《制度》的基本性质 475

四、《制度》的主要内容 476

第二节 运动员、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 491

一、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491

二、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 492

第三节 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制度 495

第六章 群众体育宣传管理 502

第一节 群众体育宣传简介 502

一、体育宣传的目的 502

二、体育宣传的内容 503

三、体育宣传的特点和要求 504

第二节 群众体育宣传的组织 505

一、体育宣传的组织方法 505

二、体育宣传工作者和宣传机构 506

三、体育宣传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507

第三节 运动竞赛过程中的宣传 508

一、体育比赛的现场转播 508

二、大型运动会的宣传工作 509

三、报道运动竞赛的方式 509

四、报道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方式 510

五、赛场突发事件的宣传引导方式 511

第四节 体育科普宣传和体育新闻报道 511

一、体育科普宣传 511

二、体育新闻报导 512

第五节 群众体育的宣传手段 515

一、体育报刊 516

二、标语和口号 517

三、板报文章 519

四、体育播音 519

五、体育摄影 520

六、电化手段 522

中卷 527

第三编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原理与身体健康 527

第一章 身体锻炼概述 527

第一节 身体锻炼的概念与特点 527

一、身体锻炼 527

二、身体锻炼的特点 530

第二节 身体锻炼与增进健康 531

一、健康 532

二、健康程度 534

第三节 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 536

一、体质 536

二、体力 538

第四节 现代生活特征与身体锻炼 542

一、现代生活的特征 543

三、身体锻炼的必要性 545

第二章 身体锻炼的科学基础 548

第一节 身体锻炼的生物学基础 548

一、影响人体发展的生物过程 548

二、身体锻炼的生物进化论机制 549

三、身体锻炼的人体遗传学机制 549

四、身体锻炼的生理生化基础 550

五、身体锻炼的生长发育机制 552

六、身体锻炼的防治疾病机制 552

第二节 身体锻炼的心理学基础 554

一、参加身体锻炼的动机与兴趣 554

二、参加身体锻炼的习惯养成和意志品质培养 554

第三节 身体锻炼的美学基础 555

一、人体美的基本含义 555

二、身体锻炼增进人体美的基本原理 558

第三章 身体锻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559

第一节 身体锻炼的原则 559

一、主动性原则 559

二、针对性原则 562

三、全面性原则 564

四、适量性原则 565

五、持续性原则 567

第二节 身体锻炼的内容 568

一、身体锻炼内容的分类 569

二、身体锻炼内容的选择 570

第三节 身体锻炼的方法 571

一、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 571

二、国内外流行的锻炼方法 573

第四章 身体锻炼效果 577

第一节 身体锻炼效果 577

一、身体锻炼的生物效果 577

二、身体锻炼的教育、心理效果 581

第二节 身体锻炼效果的相关因素 587

一、日光、空气、水与身体锻炼 587

二、营养 590

三、环境与身体锻炼 593

四、生活习惯 594

第三节 锻炼效果检查评价的理论 597

一、检查评价的意义与要求 597

二、检查与评价方法 598

三、评价标准及其分类 601

四、评价指标分类与选择 602

第四节 实用评价标准及其说明 603

一、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 603

二、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评价标准 604

三、体重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607

四、青少年身体素质评价参考标准 610

五、自我身体能力检查评价的简易方法与标准(适合成年人) 611

六、12分钟跑步测验标准 614

第五章 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616

第一节 锻炼前的准备和锻炼的过程 616

一、运动前的身体状况检查 616

二、准备合适的运动服装 616

三、挑选适当的运动鞋 617

四、运动过程的三个阶段 618

五、运动前后的热身练习和放松练习 619

第二节 运动锻炼的环境因素 621

一、高温环境因素与运动 621

二、低温、大风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与运动 623

第三节 运动负荷的施加原则和方法 625

一、超负荷原则 625

二、专门性原则 626

三、循序渐进原则 626

四、应用上述原则的要诀 627

第四节 身体适应力的测试与评估 629

一、学会自我测试非常必要 629

二、身体适应力的测试结果重在自身对比 630

三、身体适应力的评估应当全面 630

第五节 身体姿势与腰背及颈部疾病 631

一、人体静态姿势 632

二、腰背和颈部疾病 635

三、腰背和颈部疾病的预防 637

四、人体动态姿势 638

第六节 纠正姿势和保护颈背部的运动锻炼 641

一、运动与颈背部疾病 641

二、保持良好姿势和保护颈背部的基本练习 642

第七节 安全地运动 649

一、关于安全运动的几个概念 649

二、风险动作和替换练习 651

三、如何避免风险动作 655

第八节 制定锻炼计划与坚持运动 656

一、制定健身计划的步骤 656

二、实施健身计划贵在有恒 658

第六章 不同对象的身体锻炼 664

第一节 不同职业者的身体锻炼 664

一、脑力劳动者的身体锻炼 664

二、农民的身体锻炼 665

三、工人的身体锻炼 665

第二节 两个特殊时期妇女的身体锻炼 667

一、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身体锻炼 667

二、妇女更年期的身体锻炼 668

第三节 残疾人的身体锻炼 669

一、残疾人和残疾人体育概况 669

二、开展残疾人体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669

第七章 不同年龄阶段体育 671

第一节 婴幼儿期体育 671

一、婴幼儿身心特征与体育 671

二、婴幼儿体育内容 674

三、婴幼儿体育的问题与指导要点 675

第二节 儿童期体育 676

一、儿童身心生长发育的一般特征 676

二、不同环境的体育及意义 678

三、儿童期体育的内容及指导要点 678

第三节 少年期体育 680

一、少年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680

二、少年期体育及特点 681

三、少年期体育指导要点 681

第四节 青壮年期体育 683

一、青壮年期的身心特征 683

二、青壮年期体育的必要性 683

三、青壮年体育指导要点 684

第五节 中年期体育 685

一、中年期身体特征与体育 685

二、中年期体育内容 688

三、身体锻炼的指导要点 688

第六节 老年期体育 689

一、老年期身体、心理的一般特征 689

二、老年期体育的必要性 690

三、老年期体育指导要点 691

第八章 体育锻炼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 693

第一节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693

一、直接原因 693

二、诱因 695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 696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重点 696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基本方法 697

第三节 常见的运动损伤 698

一、肌肉拉伤 698

二、肌肉挫伤 699

三、韧带损伤 700

四、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701

五、腰扭伤 702

六、骨折 703

七、肌肉痉挛 703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 704

一、康复训练的目的 704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 705

三、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705

第九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706

第一节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706

一、体育锻炼可促进心理健康 706

二、决定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 708

第二节 应激的征兆和模式 708

一、应激的定义 708

二、应激的征兆 709

三、应激源类型 710

四、应激模式 710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应激控制 711

一、减少应激 711

二、A型人格和B型人格者的行为模式与锻炼的关系 712

三、锻炼的时间控制 713

第四节 应对应激的放松方法 717

一、自身训练 717

二、呼吸锻炼 718

四、表象训练 719

五、休息和睡眠 720

第十章 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721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概述 721

一、心脏的功能 721

二、常见心血管疾病 722

第二节 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725

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725

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729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730

一、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的防治 730

二、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的防治 731

第十一章 体育锻炼与社会健康 732

第一节 社会健康概述 732

一、社会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732

二、社会健康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733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社会健康 733

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733

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能 734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促进社会健康的作用 736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交往 736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737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竞争意识 737

第十二章 体育锻炼与环境 738

第一节 热环境中的体育锻炼 738

一、体育锻炼期间热量的散发 739

三、热环境中体育锻炼的服装 741

四、体育锻炼中的热习服和热伤害 741

第二节 冷环境中的体育锻炼 742

一、体育锻炼期间热量的维持 742

二、冷环境中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743

三、冷环境中体育锻炼的服装 744

四、冷习服 744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海拔高度 745

一、高海拔地区体育锻炼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745

二、高原习服 745

三、高海拔反应与预防 746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空气污染 746

一、空气污染对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 746

二、体育锻炼中对付污染的策略 747

第十三章 营养与体能和健康 749

第一节 基础营养 749

一、三大营养素 749

二、微量营养素 753

三、水 754

第二节 健康膳食指导 755

一、营养素与健康 755

三、应该避免的食物 756

四、特殊的膳食补充 758

第三节 营养与体能 759

一、糖与体能 759

二、蛋白质与体能 760

三、维生素与体能 760

四、抗氧化剂与体能 761

第四节 安全食物——热门话题 761

一、食物感染 761

二、食物添加剂 762

三、绿色食品 762

四、被照射过的食品 762

五、用抗菌性和激素治疗过的动物 762

第十四章 体育锻炼、饮食与体重控制 764

第一节 身体成分简介 764

一、脂肪细胞 764

二、儿童体脂 765

三、成人体脂分布 765

第二节 能量需求的平衡 765

一、能量平衡 766

二、体重控制的“置点”理论 770

第三节 稳妥控制体重 771

一、食欲扮演的角色 771

二、药物不是万能的 772

三、身体活动有多大帮助 773

四、饮食计划是否需要 774

第十五章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和方法 775

第一节 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 775

一、超负荷原则 775

二、循序渐进原则 777

三、专门性原则 778

四、恢复性原则 778

五、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 779

六、大小运动负荷相结合原则 780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 780

一、运动处方的组成 781

二、强调因人而异 783

第三节 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 784

一、步行锻炼法 785

二、跑步锻炼法 787

三、游泳锻炼法 789

四、跳绳锻炼法 791

五、有氧操锻炼法 791

六、自行车锻炼法 793

第四编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的内容与方法 797

第一章 基本运动能力锻炼 797

第一节 走步健身运动 797

一、健身走的基本原理 798

二、健身走基本技术与锻炼方法 800

三、健身走锻炼计划 802

四、健身走锻炼处方 804

五、健身走自我评价标准 808

第二节 跑步健身运动 809

一、健身跑前自我检验 809

二、跑步时人体的能量消耗 811

三、健身跑步技术要领 812

四、健身跑的运动负荷 814

五、健身跑练习方法 816

六、健身跑锻炼处方 818

第三节 跳跃健身运动 821

一、跳跃动作技术原理 821

二、健身跳练习方法 822

三、健身跳锻炼处方 824

四、健身跳自我评价标准 827

第四节 投掷健身运动 828

一、投掷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828

二、健身投常用锻炼方法 830

三、健身投锻炼处方 833

四、健身投自我评价标准与测试量表 835

第五节 走、跑、跳、投综合健身法 836

一、10分钟综合健身法 837

二、20分钟综合锻炼处方 839

三、30分钟综合锻炼处方 840

四、减肥、长胖、增高锻炼处方 841

五、综合锻炼处方注意事项 845

第二章 现代健身锻炼方法 848

第一节 平衡健身法 848

一、平衡健身法的产生 848

二、平衡健身法的特征 849

三、平衡健身法的实施要点和形式 849

第二节 有氧锻炼法 852

一、什么是有氧锻炼法 852

二、有氧锻炼项目 852

第三节 健美锻炼法 857

一、健美运动 857

二、健美操 862

第四节 循环锻炼法 865

一、循环锻炼法的由来与特点 865

二、循环锻炼法示例(图2-8) 865

第五节 自然力锻炼 866

一、返璞归真的健身思想 866

二、沐浴 867

第六节 水冰运动 869

一、水冰运动健身价值 869

二、学会实用游泳 869

三、冬泳 872

四、雪上之趣 873

五、滑冰之乐 874

第七节 健身运动处方 875

一、运动处方的由来 875

二、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 876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要求 876

第三章 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 880

第一节 传统功法 880

一、五禽戏 880

二、易筋经 883

三、八段锦 886

四、练功十八法 890

五、导引养生功 904

第二节 太极运动 911

一、简化太极拳 911

第四章 体操健身锻炼方法 948

第一节 体操的锻炼价值 948

一、体操对机体务器官系统的锻炼价值 948

二、体操对人体健美的锻炼价值 949

三、体操对人体心理的锻炼价值 949

第二节 体操的锻炼方法 950

一、单杠 950

二、双杠 953

三、技巧 955

四、支撑跳跃 959

五、青春健美操 960

第五章 球类运动健身锻炼方法 977

第一节 篮球 977

一、概况 977

二、规则简介与场地设施 978

三、基本技术、战术与练习技巧 980

四、观看与欣赏 987

第二节 排球 988

一、概况 988

二、规则简介与场地设施 988

三、基本技术、战术与练习技巧 990

四、观看与欣赏 998

第三节 足球 998

一、概况 998

二、规则简介及场地设施 1000

三、基本技术和练习技巧 1003

四、基本战术及流派打法 1010

五、观看与欣赏 1011

第四节 羽毛球 1012

一、概况 1012

二、规则简介与场地设施 1012

三、基本技术、战术与练习技巧 1014

四、观看与欣赏 1018

第五节 乒乓球 1019

一、概况 1019

二、规则简介与场地器材设施 1020

三、基本技术与练习技巧 1021

四、基本战术 1028

五、观看与欣赏 1029

第六节 网球 1030

一、概况 1030

二、规则简介与场地设施 1031

三、基本理论和动作技术 1034

四、观看与欣赏 1039

下卷 1041

第六章 田径健身锻炼方法 1041

第一节 田径的锻炼价值 1041

一、田径的健身价值 1041

二、田径的锻炼优势 1042

第二节 田径的锻炼方法 1042

一、走的锻炼方法 1042

二、跑的锻炼方法 1044

三、跳的锻炼方法 1048

四、投的锻炼方法 1051

第七章 游泳健身锻炼方法 1057

第一节 游泳的锻炼价值 1057

一、游泳对人体的作用 1057

二、游泳运动的分类 1057

第二节 游泳的锻炼方法 1058

一、熟悉水性 1058

二、蛙泳的锻炼方法 1060

三、自由泳的锻炼方法 1063

四、蝶泳的锻炼方法 1067

五、仰泳的锻炼方法 1069

六、游泳应注意的事项 1071

第三节 水上救护 1071

一、游泳救护中的专项游泳技术 1071

二、常用的解脱方法 1076

三、常用的拖带方法 1077

四、岸边急救 1078

第八章 攻防格斗健身锻炼方法 1079

第一节 攻防格斗的锻炼价值 1079

第二节 拳击 1080

一、概述 1080

二、拳击的基本技术 1080

第三节 跆拳道 1087

一、概述 1087

二、跆拳道的基本技术 1088

三、跆拳道实战步伐 1094

第四节 散手 1101

一、概述 1101

二、预备式与基本步法 1101

三、拳法技术 1103

四、腿法技术 1105

五、侧弹腿 1106

六、防守技术 1108

第五节 防身术 1112

一、概述 1112

二、基本方法 1112

第九章 体育休闲与娱乐 1125

第一节 舞蹈 1125

一、体育舞蹈 1125

二、迪斯科 1136

第二节 旅游 1144

一、旅游活动简介 1144

二、旅游活动注意事项 1146

第三节 其他休闲体育活动 1152

一、台球 1152

二、轮滑 1160

三、保龄球 1167

四、毽球 1174

第十章 普通人群运动处方 1182

第一节 运动处方简介 1182

一、运动处方 1182

二、运动处方的发展概况 1183

三、运动处方的原理 1184

四、运动处方的分类 1185

五、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186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1187

一、运动处方六要素 1187

二、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流程 1192

第三节 运动处方举例 1194

一、高血压病运动处方 1194

二、冠心病运动处方 1197

第十一章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的误区 1211

第一节 运动常识的误区 1211

第二节 运动营养的误区 1230

第三节 运动方法的误区 1237

第四节 环境与健身的误区 1240

第五节 女性健身的误区 1244

第六节 儿童锻炼的误区 1247

第十二章 健身锻炼中的医学监督 1257

第一节 体育卫生 1257

一、个人卫生 1257

二、心理卫生 1260

三、不良嗜好对健康的影响 1260

四、运动环境卫生 1261

五、女性体育卫生 1265

六、游泳的一般卫生知识 1266

第二节 运动负荷与疲劳 1266

一、运动负荷的意义及测定 1266

二、疲劳与过度疲劳 1268

第三节 健身锻炼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1271

一、肌肉酸痛 1271

二、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271

三、运动性昏厥 1272

四、运动中腹痛 1272

五、肌肉痉挛(抽筋) 1272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1273

一、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273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1274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方法 1274

四、运动损伤的急救 1276

第五节 健身锻炼中的医学监督与运动处方 1280

一、锻炼中的自我监督 1280

二、运动处方 1281

第六节 健身锻炼与营养 1284

一、运动对饮食的基本要求 1285

二、各类运动的营养特点 1286

三、比赛期的营养 1287

第七节 运动与减肥 1288

一、肥胖的定义 1288

二、人体组织的成分 1292

三、体脂过多的害处 1293

四、运动减肥 1293

第五编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与达标 1303

第一章 身体素质概述 1303

第一节 身体素质的概念 1303

第二节 身体素质的意义 1304

一、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能力 1304

二、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 1305

三、有利于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 1306

四、有利于在训练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 1306

五、有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1307

第三节 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1308

第四节 各项身体素质的关系 1310

第五节 发展身体素质应注意的一般问题 1313

一、充分发挥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主观作用 1313

二、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训练应注意全面发展 1313

三、身体素质训练要有计划,循序渐进,注意安全 1313

四、结合专项技术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1314

五、身体素质训练要体现个体化特点 1314

第二章 体育锻炼与考试 1315

第一节 锻炼与提高 1315

第二节 准备参加考试 1321

第三节 参加体育考试 1323

第三章 如何跑得更快 1329

第一节 短跑 1329

第二节 长跑 1333

第三节 跑步项目的专门性练习及辅助性练习 1335

第四章 如何跳得更高更远 1361

第一节 跳高 1361

第二节 跳远 1364

第三节 跳跃项目的专门性练习及辅助性练习 1368

第五章 如何投得更远 1389

第一节 推铅球 1389

第二节 投掷项目的专门性练习及辅助性练习 1393

第六章 身体柔韧性训练 1412

第一节 柔韧素质的概念及意义 1412

一、柔韧素质的概念 1412

二、柔韧素质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413

第二节 柔韧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1414

第三节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分析 1415

一、骨关节结构 1415

二、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 1416

三、关节周围组织的大小 1416

四、年龄与性别 1417

五、疲劳程度 1417

六、温度 1417

七、神经过程转换的灵活性 1418

八、活动水平 1418

九、心理因素 1418

第四节 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1418

一、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1419

二、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1419

三、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1419

四、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1421

第五节 发展柔韧素质的注意事项 1424

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424

二、柔韧性练习要因项因人而异 1424

三、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与力量素质发展相适应 1424

四、柔韧素质的发展要兼顾相互关联的身体各个部位 1425

五、柔韧素质练习要注意外界温度与练习的时间 1425

六、柔韧性练习之后应结合放松练习 1425

七、柔韧素质的发展要从小培养 1425

八、柔韧练习时要防止受伤 1425

第七章 力量素质的训练 1427

第一节 力量素质概述 1427

一、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 1427

二、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 1428

三、力量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1428

四、力量素质是衡量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各运动项目选择人材的重要依据 1428

第二节 力量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1429

一、最大力量的概念及特点 1429

二、相对力量的概念及特点 1430

三、速度力量的概念及特点 1430

四、力量耐力的概念及特点 1431

第三节 影响力量素质的因素分析 1431

一、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因素 1431

二、肌肉的形态,组织结构 1433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1436

四、营养系统的供能能力 1437

五、心理因素 1437

六、训练因素 1438

七、其他因素 1439

第四节 力量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1440

一、力量素质练习的基本手段 1440

二、力量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与特征 1441

三、最大力量的训练 1442

四、速度力量的训练 1446

五、力量耐力的训练 1447

六、发展肌肉力量的具体方法 1450

第五节 发展力量素质的注意事项 1455

一、力量素质的发展要全面而又有重点 1455

二、练习时要使肌肉充分拉长和收缩,练习后要使肌肉充分放松 1455

三、进行力量练习时,要全神贯注,念动一致,注意安全 1456

四、紧密结合专项特点安排力量训练,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规格 1456

五、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1456

六、训练中要采用大负荷与循序递增负荷 1457

七、力量素质训练要系统科学安排,不间断 1457

八、要偏重摆动的动力性练习 1458

第八章 速度素质的训练 1459

第一节 速度素质的概念及意义 1459

一、速度素质的概念 1459

二、速度素质的意义 1459

第二节 速度素质的种类与特点 1461

一、反应速度的概念与特点 1461

二、动作速度的概念及特点 1462

三、位移速度的概念及特点 1462

第三节 影响速度素质的因素分析 1463

一、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分析 1463

二、影响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的因素分析 1464

第四节 速度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1466

一、反应速度的练习 1467

二、动作速度的练习 1469

三、位移速度的练习 1470

四、发展速度素质的具体方法 1472

第五节 发展速度素质的注意事项 1482

一、发展速度素质应注意其年龄特征 1482

二、注意合理安排速度素质练习的顺序与时间 1483

三、注意以发展力量和柔韧等来促进速度素质 1483

四、注意速度练习时人体处在适宜的工作状态 1483

五、发展速度素质应重视肌肉放松 1484

六、正确预防和消除“速度障碍” 1484

七、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的专项进行 1484

第九章 耐力素质的训练 1485

第一节 耐力素质的种类和特征 1485

第二节 影响无氧和有氧能力水平的因素 1487

一、影响无氧能力水平的因素 1487

二、影响有氧能力水平的因素 1488

第三节 耐力素质的发展 1492

一、一般耐力素质的发展 1492

二、专项耐力的发展 1492

第四节 耐力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1496

一、耐力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 1496

二、耐力素质练习的基本手段 1499

第五节 耐力素质测验项目——800米跑的技术 1501

一、800米跑的特点 1501

二、800米跑的技术 1502

第六节 耐力素质测验项目——800米跑的训练 1505

一、800米跑的专项素质训练 1505

二、800米跑的速度训练 1506

三、800米跑的耐力训练 1506

四、800米跑的身体训练 1510

五、800米跑的技术训练 1512

六、800米跑的战术训练 1512

七、800米跑的心理训练 1513

八、800米跑的智能训练 1513

九、800米跑的恢复训练 1513

十、800米跑的高原训练 1514

第七节 耐力素质练习时应注意事项 1518

一、耐力素质练习的基本要求 1518

二、耐力素质练习时应注意事项 1519

第十章 灵敏素质训练 1522

第一节 灵敏素质的概念及意义 1522

一、灵敏素质的概念 1522

二、灵敏素质的意义 1523

第二节 灵敏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1523

第三节 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分析 1524

一、解剖因素 1524

二、生理因素 1525

三、年龄、性别 1527

四、疲劳程度 1527

五、情绪 1527

六、其他身体素质发展水平 1528

七、运动技术的熟练及运动经验的丰富 1528

八、气温 1528

第四节 灵敏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1528

一、灵敏素质练习的主要手段 1528

二、灵敏素质练习的途径 1529

三、发展灵敏素质的具体方法 1530

第五节 发展灵敏素质的注意事项 1535

一、练习方法、手段应多样化并经常改变 1535

二、掌握本专项一定数量的基本动作 1535

三、抓住发展灵敏素质的最佳时期 1535

四、灵敏素质练习时应注意消除练习者的紧张心理状态 1535

五、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1536

六、灵敏素质的练习应有足够的间歇时间 1536

七、应结合专项要求进行训练 1536

第十一章 达标比赛训练 1537

第一节 跑 1537

一、迎面接力赛(棒) 1537

二、往返接力赛(棒) 1537

三、迎面拍球接力赛(篮球) 1538

四、往返拍球接力赛(篮球) 1538

五、迎面男女拍球、持球接力赛(篮球) 1539

六、往返男女拍球、持球接力赛(篮球) 1539

七、托球接力赛(乒乓球、棒球) 1539

八、30米钓鱼跑 1540

九、50米障碍跑 1540

十、男女种花、献花接力赛 1540

第二节 跳 1541

一、夹包跳高 1541

二、夹包跳绳 1542

三、夹包掷远 1542

四、夹包掷准 1542

五、夹包接力跳(25~50米) 1543

第三节 投掷 1543

一、投包掷准 1543

二、投包障碍 1544

三、投包掷远 1544

四、投靶心 1545

五、投筐 1545

六、投背筐 1546

七、1分钟计时投包 1546

八、抢包赛 1547

第四节 其他类 1548

一、角力 1548

二、拉重物 1548

三、运重物 1548

四、静力赛 1549

五、大力神 1549

六、自行车慢赛 1550

七、自行车绕杆赛 1550

八、自行车计时赛 1550

九、拆装自行车比赛 1551

十、自行车运物赛 1551

十一、1分钟跳绳比赛(单人) 1551

十二、双人跳绳比赛 1552

十三、八字团体跳绳比赛 1553

十四、两人“三腿”跑 1553

十五、推铁圈比赛 1554

十六、赶球赛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