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章 汲冢竹书的发现与整理 1
第一节 汲冢的发现与盗掘 1
一 汲冢的发现年代 1
(一)汲冢发现年代诸说 1
(二)学者对汲冢发现年代的探讨 7
(三)汲冢发现年代辨析 13
二 汲冢地望考 15
(一)文献记载汲冢的地望 15
(二)汉晋以来汲县的地理沿革 18
(三)汉晋汲城故城的位置 27
(四)汲冢地望辨析 31
三 汲冢的盗掘者与盗掘方式 38
(一)汲冢的盗掘者 38
(二)盗掘方式 42
第二节 汲冢的形制与出土遗物 42
一 汲冢的形制 42
二 汲冢出土遗物 46
(一)青铜器 47
(二)玉器 50
(三)简牍 52
第三节 汲冢墓主身份分析 52
一 汲冢墓主诸说 52
二 汲冢墓主的身份辨析 61
第四节 汲冢竹书的整理 66
一 汲冢竹书的整理方式与成果 66
二竹简形制 69
三 字体 72
四 篇数 75
第五节 汲冢竹书篇目考证 77
一 史书类 79
二 《易》类 86
三 丛书类(《杂书》) 92
四 其他类 97
第六节 小结 102
第二章 《竹书纪年》学术史与本书的研究方法 104
第一节 总结《竹书纪年》学术史的必要性与方法 104
一 清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学术史的总结与问题 104
(一)清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学术史的总结 104
(二)撰写完备的《竹书纪年》学术史的必要性 106
二《竹书纪年》学术史总结的方法 108
第二节 晋代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110
一 晋代至明代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110
二 清代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165
三 近人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287
四 海外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371
(一)欧美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371
(二)日本学者对《竹书纪年》的认识与研究 420
第三节 晋代以来学者关于《竹书纪年》认识与研究之分析 441
一 关于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与考正 441
(一)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与考正 441
(二)晋代《竹书纪年》的整理质量 442
二 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 444
三 关于《竹书纪年》的流传 446
(一)关于《竹书纪年》流传的研究方法 446
(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及原因 446
(三)今本《竹书纪年》出现时代及来源 448
四 关于《竹书纪年》的真伪 451
(一)晋至明正德学者对《竹书纪年》的真伪认识 452
(二)明嘉靖以来学者对《竹书纪年》的真伪认识 455
(三)晋以来《竹书纪年》真伪研究阶段分析 481
五 关于厨师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与价值 490
(一)古本《竹书纪年》的性质 490
(二)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 493
(三)关于古本《竹书纪年》异说的讨论 497
六 关于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与价值 500
(一)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 500
(二)今本《竹书纪年》的价值 501
七关于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 507
(一)前人辑佚古本《竹书纪年》的状况 507
(二)前人辑佚古本《竹书纪年》存在的问题 508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510
一 学者以往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510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511
第三章 《竹书纪年》版本考 513
第一节 晋代以来《竹书纪年》的版本 513
一 晋隋时期《竹书纪年》的整理、考正、注释、校勘与版本 513
(一)荀勖与和峤整理《竹书纪年》 516
(二)挚虞撰定官书与卫恒考正汲冢书 526
(三)束晳考正汲冢书与学者论辩 533
(四)杜预、续咸注释《竹书纪年》 547
(五)徐广校本《汲冢纪年》 549
(六)《隋书》所载《纪年》与《竹书同异》 553
二 唐宋时期《竹书纪年》版本考 556
(一)《唐志》所载《纪年》 556
(二)张昌宗《古文纪年新传》 558
(三)《太平御览》所引《纪年》 560
(四)《资治通鉴外纪》所引《纪年》 565
(五)《东观馀论》记录的《师春书》杂抄《纪年》 568
(六)《中兴馆阁书目》、《宋史》所载三卷残本《纪年》 573
三 明清时期今本《竹书纪年》版本 576
(一)今本《竹书纪年》的版本 576
(二)今本《竹书纪年》出现年代分析 585
第二节 《竹书纪年》东周部分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问题 589
一 关于《竹书纪年》东周部分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关系的争议 590
二 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分析 596
三 今本《竹书纪年》晋魏纪年、周王纪年与版本分析 607
第三节 《竹书纪年》的称谓与版本等问题 609
一 学者对于《竹书纪年》称谓的疑惑 609
二《竹书纪年》的称谓与版本考析 611
(一)《竹书纪年》的称谓解析 611
(二)《竹书纪年》的称谓考实 613
(三)由称谓论《竹书纪年》的版本 638
三《竹书纪年》与其他汲冢书的区别 638
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异文与版本问题 651
一《纪年》部分之同异 652
二《纪令应》部分之同异 668
三《杂事》部分之同异 670
第五节 小结 672
第四章 《竹书纪年》流传考 675
第一节 关于分析《竹书纪年》流传的方法 680
一 学者以往研究《竹书纪年》流传方法存在的问题 680
二 研究《竹书纪年》流传的有效方法 680
(一)充分合理地利用书目 680
(二)古文献征引例的分析与应用 681
第二节 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683
一 西晋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 683
二 东晋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 701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 713
一 南朝《竹书纪年》的流传 713
二 北朝《竹书纪年》的流传 722
第四节 隋唐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 734
一 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734
二 唐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738
(一)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741
(二)唐玄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759
(三)唐肃宗至德以后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775
(四)五代时《竹书纪年》的流传 780
第五节 宋元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 780
一 宋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780
(一)太祖至真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782
(二)仁宗、英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802
(三)神宗至钦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805
(四)高宗时学者著述著录与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823
(五)孝宗、光宗时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836
(六)宁宗以后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856
二 元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888
第六节 明清时期《竹书纪年》的流传 900
一 明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900
(一)洪武至正德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901
(二)嘉靖至崇祯学者著述征引《竹书纪年》分析 906
二 清代《竹书纪年》的流传 923
第七节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条文考 929
一 南北朝时期《纪年》亡佚条文 929
二 唐代《纪年》亡佚条文 930
三 北宋时期《纪年》亡佚条文 934
四 南宋时期《纪年》亡佚条文 939
第八节 小结 942
第五章 古本《竹书纪年》分析 944
第一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考析 944
一《中兴馆阁书目》所载古本《竹书纪年》的三个部分 947
二《纪年》、《纪令应》与《杂事》内容解析 957
(一)《纪年》 957
(二)《纪令应》 958
(三)《杂事》 962
(四)《纪年》、《纪令应》、《杂事》之间的关系 965
三 古本《竹书纪年》的结构价值分析 967
(一)复原古本《竹书纪年》 967
(二)正确解读古本《竹书纪年》 970
(三)区别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 971
第二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卷数与字数分析 973
一 古本《竹书纪年》的卷数 973
(一)古本《竹书纪年》卷数的不同记载 973
(二)学者关于《竹书纪年》原简卷数的探讨 975
(三)古本《竹书纪年》原简卷数辨析 979
二 古本《竹书纪年》各部分对应的卷次分析 980
三 古本《竹书纪年》的字数 983
第三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 986
一 古本《竹书纪年》的起止 986
二 古本《竹书纪年》的纪年与建正 988
三 古本《竹书纪年》所载晋、魏事与晋、魏以外事 989
四 古本《竹书纪年》与汲冢出土《纪年》简牍的关系 992
五 古本《竹书纪年》荀勖、和峤注 993
六 晋至元学者征引古本《竹书纪年》特点 996
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考 1000
一 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资料来源分析 1000
(一)关于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资料来源的争议 1000
(二)古本《竹书纪年》夏纪资料来源分析 1008
(三)古本《竹书纪年》商纪资料来源分析 1015
(四)古本《竹书纪年》周纪资料来源分析 1023
二 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资料来源分析 1031
(一)古本《竹书纪年》晋纪资料来源分析 1031
(二)古本《竹书纪年》魏纪资料来源分析 1053
三《纪令应》部分资料来源分析 1075
四《杂事》部分资料来源分析 1081
(一)古本《竹书纪年》五帝事迹资料来源分析 1082
(二)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杂事资料来源分析 1085
五 古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总体考察 1091
第五节 古本《竹书纪年》性质考论 1093
一 关于古本《竹书纪年》性质的争议 1093
(一)古本《竹书纪年》正史说 1093
(二)古本《竹书纪年》非当时正史说 1097
(三)古本《竹书纪年》私修史书说 1098
(四)其他说 1101
二 古本《竹书纪年》性质考析 1101
(一)古本《竹书纪年》性质分析 1101
(二)古本《竹书纪年》正史论 1103
第六节 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分析 1108
一 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的价值分析 1108
(一)学者对古本《竹书纪年》夏商周纪价值的争议 1108
(二)古本《竹书纪年》夏纪的价值分析 1112
(三)古本《竹书纪年》商纪的价值分析 1115
(四)古本《竹书纪年》周纪的价值分析 1117
二 古本《竹书纪年》晋魏纪的价值分析 1120
(一)古本《竹书纪年》晋纪的价值分析 1120
(二)古本《竹书纪年》魏纪的价值分析 1125
三《纪令应》部分资料价值分析 1132
四《杂事》部分资料价值分析 1133
五 对古本《竹书纪年》价值的整体评价 1136
第七节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年代与原因 1137
一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年代 1137
(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诸说 1137
(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年代分析 1140
二 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 1141
(一)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诸说 1141
(二)古本《竹书纪年》亡佚的原因分析 1143
第八节 小结 1145
第六章 今本《竹书纪年》分析 1149
第一节 今本《竹书纪年》成书时代分析 1149
第二节 今本《竹书纪年》资料来源考 1161
一 今本《竹书纪年》五帝纪资料来源分析 1162
二 今本《竹书纪年》夏纪资料来源分析 1183
三 今本《竹书纪年》商纪资料来源分析 1218
四 今本《竹书纪年》周纪资料来源分析 1266
第三节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与疏漏 1406
一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与采用 1406
二 今本《竹书纪年》对古本《竹书纪年》辑佚之疏漏 1427
第四节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对照 1436
一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著述之比较 1436
二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系年比较 1444
三 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文字之比较 1464
第五节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之讹误 1479
一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系年之讹误 1479
二 今本《竹书纪年》采古本《竹书纪年》以外文献文字之讹误 1485
第六节 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分析 1490
一 学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认识与分析 1490
(一)学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认识 1490
(二)今本《竹书纪年》性质诸说分析 1491
(三)今本《竹书纪年》辨伪的理论与方法 1492
二 今本《竹书纪年》的性质 1511
(一)今本《竹书纪年》是晋至宋时期著述征引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和补充本 1511
(二)今本《竹书纪年》是杂抄百家的未修稿本 1511
(三)今本《竹书纪年》是伪托沈约注的伪书 1519
(四)今本《竹书纪年》是古本《竹书纪年》的对立物 1524
(五)今本《竹书纪年》是伪书中的伪书 1525
第七节 今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分析 1526
一 学者对于伪书及今本《竹书纪年》价值的认识 1526
二 今本《竹书纪年》可利用价值分析 1528
第八节 小结 1530
第七章 结语 1533
一 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 1533
二 关于《竹书纪年》的流传 1535
三 关于对古本《竹书纪年》分析 1536
四 关于对今本《竹书纪年》分析 1539
附录 1542
古文献征引目 1542
近人论著征引目 1612
《竹书纪年》年表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