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依法行政基本内涵 1
二、依法行政的内容 2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素 3
(一)行政主体 3
(二)依法行政的法 3
(三)行政权的取得和行使 3
(四)行政行为 3
(五)行政责任 4
四、依法行政的意义 4
(一)保证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4
(二)保证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4
(三)保证提高行政效率 4
(四)保证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 4
第二节 依法行政主要依据 5
一、法律依据 5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5
(二)地方组织法 5
(三)国家其他法律 5
(四)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 6
(五)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6
(六)在与我国特别行政区或国外组织的交往中,依法行政还要尊重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或国际条约 6
二、文件依据 7
第三节 依法行政推进路径 10
一、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10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责 11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1
(三)实现职能转型 11
(四)推进行政管理方式改革 11
二、培育和提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 11
(一)不断培育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提高依法行政意识 11
(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11
(三)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12
三、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 12
(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2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12
(三)改进政府立法 13
(四)推进信息公开 14
(五)妥善处理争议纠纷 15
四、理顺执法体制,重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17
(一)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17
(二)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执法 17
(三)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8
(四)改进执法方式方法 18
(五)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 18
(六)改革行政执法体制 18
五、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完善监督机制 19
(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 19
(二)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19
(三)做好内部行政层级监督 19
(四)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19
(五)做好行政应诉工作 19
第四节 依法行政基本策略 20
一、搭建三个平台,为依法行政构筑坚强的基石 20
(一)宣传教育平台 20
(二)组织领导平台 20
(三)工作保障平台 21
二、把握四个环节,为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环境 22
(一)权力在细节上规制 22
(二)决策在合法中进行 23
(三)执法在规范中开展 23
(四)纠纷在秩序中化解 24
三、突出五大重点,为依法行政提供强大的动力 25
(一)领导推动 25
(二)制度推动 25
(三)典型推动 26
(四)压力推动 26
(五)文化推动 26
第五节 依法行政基本要求 27
一、合法行政 27
(一)合法行政的内涵 27
(二)合法行政的要求 27
二、合理行政 27
(一)合理行政的内涵 27
(二)合理行政的要求 27
三、程序正当 28
(一)程序正当的内涵 28
(二)程序正当的要求 28
四、高效便民 28
(一)高效便民的内涵 28
(二)制约高效便民的因素 28
(三)实现高效便民的具体措施 28
五、诚实守信 28
(一)诚实守信的内涵 28
(二)诚实守信对行政机关的要求 29
六、权责一致 29
(一)权责一致的内涵 29
(二)实现权责一致的具体要求 29
第二章 行政决策 30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30
一、行政决策含义 30
二、行政决策特点 30
(一)特定性 30
(二)权威性 30
(三)广泛性 31
(四)约束性 31
(五)法律性 31
(六)非营利性 31
(七)不易衡量性 31
三、行政决策要素 31
(一)决策主体 31
(二)决策客体 31
(三)决策信息 32
(四)决策理论与方法 32
(五)决策效果 32
四、行政决策类型 32
五、行政决策依据 34
(一)法律和法规 34
(二)决议和命令 34
(三)方针和政策 34
(四)公众意愿和需要 35
六、行政决策主要表现形式 35
(一)行政法规 35
(二)国家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35
(三)部门规章 35
(四)地方性法规 35
(五)地方政府规章 36
(六)地方规范性文件 36
(七)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36
第二节 行政决策要求 36
一、行政决策指导思想的要求 37
二、行政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37
三、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要求 38
四、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要求 39
第三节 行政决策原则 40
一、系统原则 40
二、科学原则 40
三、民主原则 41
四、法治原则 41
五、信息原则 41
六、预测原则 41
七、可行原则 41
八、择优原则 41
九、动态原则 42
十、创新原则 42
十一、程序原则 42
第四节 行政决策方法 42
一、信息采集与获取方法 42
(一)视察 42
(二)汇报 42
(三)统计 42
(四)检查 43
(五)社会调查与研究 43
(六)民意测验法 43
(七)网络信息采集法 43
二、预测的方法 43
(一)定量预测方法 43
(二)定性预测方法 44
三、方案设计与抉择方法 44
(一)头脑风暴法 44
(二)名义群体法 44
(三)德尔斐法 45
(四)特性列举法 45
四、决策实施与完善方法 45
第五节 行政决策制度建设 46
一、信息公开制度 46
二、公众参与制度 47
三、听证制度 47
四、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47
五、风险评估制度 48
六、合法性审查制度 49
七、集体决策制度 50
八、监督制度 50
九、责任追究制度 51
第六节 行政决策体系 52
一、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52
二、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52
三、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53
四、行政决策执行系统 53
五、行政决策监督系统 53
第七节 行政决策程序 54
一、信息收集阶段 54
二、拟订方案阶段 55
三、抉择方案阶段 55
四、实施反馈阶段 56
五、评估决策阶段 56
第三章 行政许可 63
第一节 概述 63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 63
二、行政许可的特征 64
(一)依申请的行为 64
(二)管理型的行为 64
(三)外部性的行为 64
(四)准许特定的行为 64
(五)要式行政行为 64
三、行政许可的原则 64
(一)合法原则 64
(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64
(三)便民原则 65
(四)救济原则 65
(五)信赖保护原则 65
(六)不得转让原则 65
(七)监督原则 65
四、行政许可的种类 66
(一)普通许可 66
(二)特许 66
(三)认可 66
(四)核准 66
(五)登记 67
五、行政许可的设定 67
(一)设定原则 67
(二)设定事项 68
(三)设定权分配 68
六、概念辨析 69
(一)非行政许可审批 69
(二)备案 69
(三)确认 70
(四)登记 70
第二节 实施主体 71
一、概述 71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 71
(二)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71
(三)被委托的行政机关 71
二、相对集中许可 72
三、集中(统一)办理行政许可 73
(一)一个窗口对外 73
(二)集中办理 73
第三节 实施程序 74
一、申请与受理 74
(一)申请 74
(二)受理 74
二、审查与决定 75
(一)审查 75
(二)决定 75
三、时限与听证 76
(一)时限 76
(二)听证 76
四、变更与延续 77
(一)变更 77
(二)延续 77
五、特别规定 78
六、费用 78
七、撤销与注销 78
(一)撤销 78
(二)注销 79
第四节 行政许可法律责任 80
一、行政许可机关及工作人员法律责任 80
(一)行政法律责任 80
(二)刑事法律责任 80
二、行政许可申请人及被许可人法律责任 80
(一)行政处罚 80
(二)限制申请人申请资格 80
(三)刑事法律责任 81
第四章 行政处罚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行政处罚概念 85
二、行政处罚特征 85
(一)目的的惩戒性 85
(二)实施主体的行政性 85
(三)法律关系的外部性 86
(四)违法行为的确定性 86
(五)结果的损益性 86
三、行政处罚原则 86
(一)处罚法定原则 86
(二)公正、公开原则 86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86
(四)无救济即无处罚原则 87
(五)适应性违法原则 87
(六)一事不再罚原则 87
(七)民事、刑事责任适用原则 87
四、行政处罚种类 87
(一)警告 88
(二)罚款 88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88
(四)责令停产停业 88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及有关证照 88
(六)行政拘留 88
(七)其他行政处罚 89
五、行政处罚设定 89
(一)设定原则 89
(二)设定权 89
六、概念辨析 90
(一)刑罚 90
(二)行政强制执行 90
(三)行政处分 90
第二节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 90
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 90
二、相对集中处罚权 91
三、授权实施行政处罚 91
四、委托实施行政处罚 91
第三节 管辖和适用 92
一、管辖 92
(一)地域管辖 92
(二)职权管辖 92
(三)级别管辖 92
(四)转移管辖 93
(五)移送管辖 93
(六)指定管辖 93
(七)共同管辖 93
(八)集中管辖 93
二、适用 93
(一)普通情形 94
(二)从轻、减轻处罚情形 94
(三)不予、免予处罚情形 94
(四)从重、加重处罚情形 94
(五)单处、并处情形 95
三、追究时效 95
第四节 行政处罚程序 95
一、简易程序 95
二、一般程序 96
(一)立案 96
(二)调查取证 96
(三)决定 97
(四)送达 97
三、听证 97
四、执行 98
第五节 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责任 98
一、行政机关法律责任 98
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责任 98
第五章 行政强制 102
第一节 行政强制概念 102
一、行政强制的界定 102
(一)行政强制措施内涵 102
(二)行政强制执行内涵 102
二、行政强制的特征 103
(一)行政强制措施特征 103
(二)行政强制执行特征 103
(三)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共性和区别 103
三、行政强制原则 104
(一)合法性原则 104
(二)适当原则(比例原则) 104
(三)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104
(四)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牟取私利原则 104
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强制中的程序权力和权利救济 104
五、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和联系 104
(一)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和联系 104
(二)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和联系 105
六、行政强制主要种类 105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主要种类 105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主要种类 105
第二节 行政强制依据 106
一、法律依据 106
(一)行政强制基本法 106
(二)相关法律 106
二、行政法规 106
三、地方性法规 106
第三节 行政强制设定与实施要求 107
一、行政强制设定要求 107
(一)行政强制措施设定要求 107
(二)行政强制执行设定要求 107
(三)行政强制地方立法 107
二、行政强制实施要求 108
(一)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要求 108
(二)行政强制执行实施主体要求 108
三、行政强制程序要求 108
(一)行政强制措施程序要求 108
(二)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程序要求 111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113
第四节 行政强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5
一、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5
(一)主体问题 115
(二)程序问题 115
(三)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权问题 116
(四)行刑衔接问题 116
二、行政强制执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6
(一)执行主体的问题 116
(二)执行程序中的问题 116
第六章 行政征收 121
第一节 行政征收概论 121
一、行政征收概念 121
(一)行政征收内涵 121
(二)行政征收特征 121
二、行政征收原则 122
(一)公平、公正原则 122
(二)效率原则 122
(三)费用抵偿原则 123
(四)对等给付原则 123
三、行政征收内容 123
(一)行政征税 123
(二)行政收费 125
(三)滞纳金 125
四、行政征收分类 126
(一)因使用权而引起的征收 126
(二)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 126
(三)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 126
五、行政征收方式 126
(一)行政征收的行为方式 126
(二)行政征收的计算方式 127
六、行政征收程序 127
七、行政征收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128
(一)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128
(二)行政征收与行政征购 128
(三)行政征收与行政没收 128
第二节 现阶段行政征收存在的问题 129
一、行政征收主体不规范 129
二、行政征收的行为方式、程序不完善 129
三、减征、免征的条件、范围和程序不明确 129
四、缺少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征收决定的法律救济 130
第七章 行政复议 134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论 134
一、行政复议概念 134
二、行政复议特征 134
三、行政复议与其他救济方式的区别 135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135
(二)行政复议与信访的区别 135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的区别 136
四、行政复议依据 137
(一)法律、行政法规 137
(二)国家法规性文件 137
(三)地方性法规、规章 137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一般规定 138
一、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138
(一)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138
(二)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138
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139
(一)一般申请期限 139
(二)特殊申请期限 139
(三)起始日的确定 139
(四)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时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 139
(五)关于申请期限的其他规定 140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 140
(一)申请人 140
(二)被申请人 140
(三)第三人 141
(四)代理人 141
四、申请行政复议的方式 142
(一)书面申请方式 142
(二)口头申请方式 143
五、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应负的举证责任 143
(一)申请人应当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 143
(二)申请人的举证义务 144
(三)申请人不能举证的后果 144
六、行政复议管辖 144
(一)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管辖 144
(二)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管辖 145
(三)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管辖 145
(四)对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管辖 145
(五)指定管辖 146
七、行政复议申请转送 146
(一)行政复议申请转送的含义 146
(二)适用转送的行政复议申请 146
(三)转送时应注意的问题 146
八、行政复议申请受理 147
(一)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的处理方式 147
(二)行政复议申请材料的补正 147
(三)多头申请行政复议的处理 147
(四)上级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受理行为的监督 148
九、具体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 148
(一)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148
(二)可以停止执行的情形 148
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 148
(一)人员要求 148
(二)审查方式 148
(三)审查步骤 148
(四)行政复议听证 149
(五)行政复议申请的撤回 150
(六)行政复议的和解 150
(七)行政复议调解 150
(八)行政复议机关对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处理 150
(九)行政复议的中止 150
(十)行政复议的终止 151
十一、行政复议决定 151
(一)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 151
(二)行政复议机关直接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 152
(三)行政复议机关直接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 152
(四)行政复议过程中国家赔偿问题的处理 152
(五)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期限 153
(六)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153
十二、复议前置和终局复议 154
(一)复议前置 154
(二)终局复议 155
十三、行政复议法律责任 156
(一)行政复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156
(二)被申请人的法律责任 156
(三)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156
第三节 行政复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57
一、如何把好立案关 157
(一)进行案外和解 157
(二)申请人坚持要求复议的,进行审查,看其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157
二、申请人采用口头方式申请行政复议时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注意的问题 160
(一)关于委托代理人进行口头申请的问题 160
(二)关于打电话申请行政复议的问题 160
三、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做好的有关工作和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160
(一)向被申请人送达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 160
(二)确定是否需要停止执行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160
(三)选择好审理方式 160
(四)注意全面收集和审查证据 161
(五)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161
(六)注意收集有利于申请人的免责事实、减轻或从轻情节 161
(七)撰写行政复议审查报告、代拟行政复议决定 161
(八)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 163
(九)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63
(十)准备应诉或跟踪执行情况 164
(十一)应当鼓励调解、和解和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164
(十二)注意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164
四、行政复议中需要注意的有关期限问题 165
(一)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 165
(二)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期限 165
(三)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 165
(四)协商确定受理机关和指定确定受理机关的期限 166
(五)将复议申请材料发送被申请人的期限和被申请人答复的期限 166
(六)审理期限 166
(七)中止原因未消除导致终止审理的期限 167
(八)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 167
(九)纠正违法行为或做好善后工作的期限 167
(十)有关期限中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区分 167
五、复议过程中审查行政程序合法性应当考虑的因素 167
(一)行政执法机关的管辖权问题 167
(二)行政执法机关的调查或者听证程序完备与公正问题 168
(三)正确区分基本程序与非基本程序 168
(四)正确区分外部行政程序与内部行政程序 168
(五)正确区分羁束行政程序与自由裁量行政程序 168
(六)正确区分重大程序瑕疵与轻微程序瑕疵 169
(七)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169
(八)按规定送达行政执法决定 169
六、行政复议过程中有关法律文书的出具问题 169
第四节 行政复议新体制探索 169
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缘由 169
二、行政复议体制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170
(一)体制创新试点情况 170
(二)行政复议体制创新的三种模式 171
三、在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下政府法制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 172
(一)为政府从社会各界人士中遴选复议委员会委员当好参谋助手 172
(二)协助政府制定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性文件 172
(三)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172
(四)调查案件的基本事实 172
(五)提出案件处理初步意见 172
(六)向行政复议委员会报告需要议决的行政复议案件调查和初审工作情况 172
(七)具体办理行政复议委员会议决事项 173
(八)主持行政复议调解工作 173
(九)承办其他事务性工作 173
第八章 行政调解 176
第一节 行政调解概述 176
一、概念 176
二、范围 176
(一)可纳入行政调解范围的行政争议 177
(二)可纳入行政调解范围的民事纠纷 178
(三)不宜纳入行政调解范围的争议纠纷 178
三、特征 179
(一)因行政管理关系而进行的民事居中调解 179
(二)因行政领导、监督关系而进行的行政争议调解 179
四、原则 180
(一)自愿原则 180
(二)合法原则 180
(三)平等原则 180
(四)积极主动原则 180
五、辨析 180
(一)行政调解与行政疏导的关系 180
(二)行政调解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181
(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关系 181
六、依据 182
(一)法律直接规定的行政调解 182
(二)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调解 183
(三)规章规定的行政调解 183
(四)其他规定 184
第二节 行政调解工作要点 185
一、行政调解工作要求 185
(一)职责分工 185
(二)程序规则 186
(三)行政调解流程图 187
二、行政调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87
(一)坚守调解底线,坚持依法调解 187
(二)不要因为行政调解而影响申请人或第三人申请行政复议、仲裁或提起诉讼的时效 188
(三)行政争议调解不成功的,不必然引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188
(四)注意民事居中调解和行政争议调解在方式和内容上的差异 188
(五)善用调解技巧 189
(六)注意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189
(七)不宜过于攀比行政调解的数量和成功率 189
(八)发挥好政府法制办的牵头作用 189
第九章 备案审查 195
第一节 备案审查概论 195
一、备案审查概念 195
(一)备案审查的内涵 195
(二)备案审查的特征 195
二、备案审查原则 196
(一)合法性原则 196
(二)合理性原则 196
(三)程序正当原则 196
(四)要件齐备原则 197
(五)有错必纠原则 197
(六)“三统一”原则 197
三、备案审查对象 198
(一)地方规章 198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198
四、备案审查程序 199
(一)地方规章备案审查程序 199
(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程序 200
第二节 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202
一、制定的必要性 202
二、制定的依据 202
三、制定的程序 202
(一)地方规章制定程序 202
(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204
第三节 现阶段备案审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7
一、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中的问题 207
二、制而不备的问题 208
三、报备的及时性和规范化的问题 208
第四节 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对策建议 208
一、提高对备案审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09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不报备或不及时报备以及报备不规范的问题 209
三、加强监督,强化对问题文件的纠正措施 209
四、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力量的建设 210
第十章 行政执法监督 212
第一节 行政执法监督概念 212
一、监督主体 212
二、监督依据 213
三、监督对象 213
四、监督内容 213
第二节 行政执法监督管辖 214
一、属地管辖 214
二、级别管辖 214
三、共同管辖 214
第三节 行政执法监督方式 215
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215
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215
(一)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前提和基础 215
(二)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关键和抓手 216
(三)严格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核心和落脚点 216
三、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217
(一)评查范围 217
(二)评查内容 217
(三)评查标准 217
(四)评查结果运用 217
四、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和重大行政强制决定备案 217
(一)关于“重大”的标准尚不明确 218
(二)关于行政强制的备案范围 218
(三)关于有案不备的问题 218
五、处理群众举报、控告和投诉 218
第四节 行政执法监督重点 219
一、合法性监督 219
(一)行政执法资格是否合法 219
(二)实体是否合法 220
(三)程序是否合法 220
二、合理性监督 221
(一)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是否平等对待所有当事人 221
(二)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否符合法律目的 222
(三)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否必要、适当 222
(四)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实现行政目的 222
第五节 行政执法监督程序 223
一、立案 223
二、审查 223
三、决定 223
(一)责令自行纠正 224
(二)撤销 224
(三)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24
(四)督促其履行或者责令限期履行 224
四、送达 224
五、执行 224
第六节 行政执法监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5
一、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监察的关系 225
二、行政执法监督决定的法律效力 226
三、聘请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的问题 226
第十一章 专门监督 228
第一节 行政监察 228
一、行政监察的含义 228
二、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 229
(一)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原则 229
(二)实事求是原则 229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29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29
(五)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229
三、行政监察的地位 229
(一)行政监察在国家监督体系中有着其他监督方式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 229
(二)行政监察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230
四、行政监察的作用 230
五、行政监察组织 230
(一)行政监察组织的领导管理体制 230
(二)我国现行行政监察组织的机构设置 231
(三)行政监察管辖 231
六、行政监察职权 232
(一)检查权 232
(二)调查权 232
(三)建议权 232
(四)处分权 232
七、行政监察程序 233
(一)检查职责的履行 233
(二)控告、检举的受理 233
(三)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 233
(四)申诉的受理 233
第二节 审计监督 234
一、审计监督的含义 234
二、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 234
(一)依法审计原则 234
(二)独立审计原则 234
(三)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原则 234
三、审计监督的地位 235
(一)审计监督法律地位高 235
(二)审计监督是独立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 235
(三)审计监督具有行政执法和法律监督的双重职能 235
四、审计监督的作用 235
五、审计监督机关 235
(一)中央国家审计机关 236
(二)地方国家审计机关 236
(三)派出机关 236
六、审计监督职权 236
七、审计监督程序 237
第三节 专门监督的法律依据 238
一、行政监察的法律依据 238
(一)宪法 238
(二)法律 238
(三)行政法规 238
(四)监察部规章 238
(五)其他部门规章 239
二、审计监督的法律依据 239
(一)宪法 239
(二)法律 239
(三)行政法规 239
(四)其他有关审计监督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239
(五)其他法律、法规 239
第四节 专门监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40
一、监察管辖权与案件查办权问题 240
二、监察对象的管辖与监察事项的管辖问题 240
三、监察机关受理申诉的范围问题 240
四、财政审计监督查出的问题处罚不严问题 241
第十二章 行政应诉 244
第一节 行政应诉概述 244
一、概念 244
二、特征 244
三、主体 245
四、辨析 245
(一)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245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246
(三)行政调解与行政应诉 246
第二节 行政应诉工作要点 247
一、行政应诉工作要求 247
(一)被告的权利与义务 247
(二)行政应诉各阶段工作要点 249
(三)行政诉讼流程图 255
二、行政应诉中应注意的问题 256
(一)举证责任 256
(二)法庭答辩方法和技巧 257
(三)行政应诉中容易败诉的情形 258
(四)行政诉讼中的调解 259
附录:地方依法行政工作主要依据 267
第一部分 宪法、部分法律和行政法规 26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6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8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30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30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19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331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339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346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357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363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376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382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88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396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399
十六、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404
十七、法规规章备案条例 409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412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420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429
二十一、信访条例 435
二十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443
二十三、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451
第二部分 国务院有关文件 454
一、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决定 454
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457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460
四、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468
五、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474
六、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通知 481
七、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 485
八、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488
九、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通知 491
十、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通知 494
十一、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通知 497
十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 499
十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504
十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 508
第三部分 部分省(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文件选编 513
一、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 513
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 518
三、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 541
四、江苏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546
五、重庆市行政复议工作基本规范 554
六、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559
七、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 567
八、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 572
九、四川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 577
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