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一个音乐理论难题的历史追问 1
第一章 价值概念的哲学反思 19
第一节 价值概念取域 20
一、价值主体界定与价值研究论域 20
二、音乐价值主体 24
第二节 以人为主体的价值概念 26
一、属性论价值论 28
二、关系论价值论 31
三、综合论价值论 42
第三节 本书价值论立场 47
一、关系论价值论立场 47
二、“价值”定义的中立性 53
第二章 音乐价值的实现:认知与评价(上) 57
第一节 音乐的价值何以可能 57
一、音乐的认知 58
二、音乐的评价 61
第二节 音乐的感觉与评价 66
一、音乐的感觉 66
二、听感觉层次的音乐评价 82
第三节 音乐的知觉与评价 89
一、音乐的知觉 89
二、听知觉层次的音乐评价 109
第三章 音乐价值的实现:认知与评价(下) 123
第一节 音乐感知过程中的感情体验、联想想象与评价 123
一、音乐感知过程中的感情体验与联想想象 123
二、伴随音乐感情体验、联想想象的评价 135
第二节 音乐的分析与评价 147
一、音乐的分析 147
二、伴随音乐分析的评价 166
第三节 音乐“认知—评价”心理结构及其意向性本质 177
一、音乐“认知—评价”心理结构 178
二、音乐认知、评价活动的意向性本质 182
第四章 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音乐作品质量评价 196
第一节 “音乐价值客观性”概念辨析 197
一、“音乐价值客观性”的各种含义 197
二、“音乐价值客观性”含义辨析 202
第二节 音乐作品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标准 209
一、“质量”的定义 209
二、音乐作品的质量及其评价:基本预设与立场 218
三、音乐作品质量评价的标准:前人的观点 241
四、音乐作品质量评价的标准:本书的观点 253
第三节 音乐作品质量比较的若干结果 260
一、高度相似的音乐作品的质量比较 261
二、部分相似的音乐作品的质量比较 287
三、高度相异的音乐作品的质量比较 303
四、再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312
余论:走向有限相对主义的必然性 315
参考文献 327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