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庐剧声腔系统概述 1
一、庐剧主调声腔系统 1
(一)二凉 2
(二)三七 2
(三)寒腔 3
(四)端公调 3
(五)老生调 3
(六)小生调 3
(七)衰调 3
(八)丑调 3
二、庐剧花腔声腔系统 3
三、庐剧声腔系统的基本结构 4
(一)寻板 4
(二)抹拐 5
(三)伸腔 5
(四)连词 8
(五)过台 9
(六)吆台 11
四、庐剧声腔系统的板式特征 14
(一)起板与落板 14
1.顶板起腔 14
2.眼上落腔 14
〈1〉字落板 15
〈2〉腔落眼 15
(二)破板与抢板 16
1.破板 16
2.抢板 17
3.迟拍 18
五、庐剧声腔系统的基本节奏特征 19
(一)短促、密集式 20
1.对称式 20
2.前密后疏式 21
3.前疏后密式 21
4.前后皆疏中密式 21
5.前后皆密中疏式 22
(二)切分、顿逗式 23
1.切分式 23
2.顿逗式 25
(三)强起、眼接、弱落式 27
六、庐剧声腔系统的基本旋律特征 27
(一)五声音阶 27
(二)邻音级进 27
(三)邻音大跳 31
1.邻音六度大跳 32
2.邻音七度大跳 32
3.邻音九度大跳 32
4.邻音十度大跳 33
5.邻音十四度大跳 33
6.非邻音大跳 33
〈1〉同音八度大跳 33
〈2〉纯十一度大跳 33
〈3〉纯十二度大跳 33
(四)连续下行与强调主音 34
(五)重复、变奏与模进 36
七、庐剧声腔系统的常用装饰音 38
1.倚音 38
2.颤音 40
3.滑音 41
八、庐剧声腔系统的语言衬字、衬词、衬腔 42
(一)庐剧声腔系统的语言 42
(二)庐剧声腔系统的衬字、衬词、衬腔 43
1.曲首衬腔 43
2.字间衬腔 44
3.句间衬腔 44
〈1〉帮腔 44
〈2〉吆台 44
〈3〉连腔形式的衬字 44
〈4〉句尾衬腔 46
〈5〉曲尾衬腔 46
九、庐剧声腔系统的调式色彩 49
(一)平行交替调式 49
(二)三重交替调式 51
(三)单一性调式 54
(四)不同宫音系统的调式转调 55
1.不同调式的上五度关系转调 55
2.不同调式的下五度关系转调 56
十、庐剧主调声腔系统的唱腔曲牌关系(兼述花腔声腔系统) 57
(一)“二凉”与“寒腔”、“小生调”的唱腔曲牌关系 57
(二)“三七”与“寒三七”、“小生三七”的唱腔曲牌关系 59
(三)行当专用调的唱腔曲牌关系 61
(四)“二凉类”、“三七类”及行当专用调类的关系 63
1.“寒腔”是“三七”唱腔曲牌的反调 63
2.“小生调”是“小生三七”唱腔曲牌的反调 66
附:庐剧主调系统曲牌关系示意图 68
(五)与主调系统并列的花腔系统 68
[中部(上)]庐剧主调唱腔曲牌分析 72
一、二凉 72
(一)“二凉”唱腔曲牌谱例 72
(二)“二凉”唱腔曲牌分析 73
1.表现功能 73
2.起落板规律 73
3.基本形式的变化 73
〈1〉寻板与散板 73
〈2〉起板句的变化 74
〈3〉下句的变化 78
〈4〉连词 81
〈5〉过台与吆台 85
4.特性音调 95
〈1〉羽调式的特性音调及其变体 95
〈2〉徵调式的特性音调及其变体 97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98
二、三七 104
(一)“三七”唱腔曲牌谱例 104
(二)“三七”唱腔曲牌分析 105
1.表现功能 105
2.起板与接唱规律 105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05
〈1〉寻板、帮腔与抹拐 105
〈2〉起板句的变化 106
〈3〉下句的变化 108
〈4〉上句的变化 110
〈5〉连词 111
〈6〉过台与吆台 113
4.特性音调 120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22
(三)“三七”唱腔曲牌的反调“寒三七” 126
1.“寒三七”唱腔曲牌谱例 126
2.“寒三七”唱腔曲牌分析 127
〈1〉表现功能 127
〈2〉起板与接唱规律 127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27
〈4〉特性音调 133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33
(四)“三七”唱腔曲牌的男腔“小生三七” 135
1.“小生三七”唱腔曲牌谱例 135
2.“小生三七”唱腔曲牌分析 135
〈1〉表现功能 135
〈2〉起板与接唱规律 136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36
〈4〉特性音调 143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44
三、寒腔(东流调) 146
(一)“寒腔”唱腔曲牌谱例 146
(二)“寒腔”唱腔曲牌分析 147
1.表现功能 147
2.起板与接唱规律 147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47
〈1〉寻板与散板 147
〈2〉起板句与上句的变化 148
〈3〉下句的变化 151
〈4〉连词 152
〈5〉过台与吆台 157
4.特性音调 162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63
四、端公调 166
(一)“端公调”唱腔曲牌谱例 166
(二)“端公调”唱腔曲牌分析 167
1.表现功能 167
2.起板与接唱规律 167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67
〈1〉上句的变化 167
〈2〉下句的变化 169
〈3〉连词 170
4.特性音调 174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75
五、老生调(行当专用调) 176
(一)“老生调”唱腔曲牌谱例 176
(二)“老生调”唱腔曲牌分析 177
1.表现功能 177
2.起板与接唱规律 177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77
〈1〉起板句的变化 177
〈2〉下句的变化 178
〈3〉小过台 179
〈4〉大过台 180
4.特性音调 181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81
六、小生调(行当专用调) 183
(一)“小生调”唱腔曲牌谱例 183
(二)“小生调”唱腔曲牌分析 184
1.表现功能 184
2.起接规律 184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84
〈1〉寻板 184
〈2〉起板句与上句的变化 184
〈3〉下句的变化 186
〈4〉连词 187
〈5〉小过台 189
〈6〉大过台 190
4.特性音调 191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191
七、衰调(行当专用调) 193
(一)“衰调”唱腔曲牌谱例 193
(二)“衰调”唱腔曲牌分析 194
1.表现功能 194
2.起接规律 194
3.基本形式的变化 194
〈1〉寻板 194
〈2〉起板句与上句的变化 194
〈3〉下句的变化 198
〈4〉连词 199
〈5〉小过台 199
〈6〉大过台 201
〈7〉吆台 203
4.特性音调 204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204
八、小丑调(行当专用调) 206
(一)“小丑调”唱腔曲牌谱例 206
(二)“小丑调”唱腔曲牌分析 207
1.表现功能 207
2.起接规律 207
3.基本形式的变化 207
〈1〉起板句与上句的变化 207
〈2〉下句的变化 208
〈3〉连词 210
〈4〉小过台 210
〈5〉大过台 211
〈6〉吆台 212
4.特性音调 212
5.唱词的节奏安排(附表) 213
[中部(下)]庐剧花腔常用唱腔曲牌分析 216
一、对药调 216
(一)“对药调”唱腔曲牌谱例 216
(二)“对药调”唱腔曲牌分析 216
1.抒情性“对药调”(一板一眼,中慢速度) 217
2.欢快性“对药调”(一板一眼,中等速度) 218
3.叙事性“对药调”(一板三眼,稍快速度) 219
二、担水调 221
(一)“担水调”唱腔曲牌谱例 221
(二)“担水调”唱腔曲牌分析 222
(三)“担水调”唱腔曲牌的基本形式 223
1.对比式两段体结构 223
2.再现式三段体结构 223
三、三赶调 225
(一)“三赶调”唱腔曲牌谱例 225
(二)“三赶调”唱腔曲牌分析 225
四、拦马调 226
(一)“拦马调”唱腔曲牌谱例 226
(二)“拦马调”唱腔曲牌分析 227
五、采茶调 231
(一)“采茶调”唱腔曲牌谱例 231
(二)“采茶调”唱腔曲牌分析 231
六、打桑调 232
(一)“打桑调”唱腔曲牌谱例 232
(二)“打桑调”唱腔曲牌分析 233
七、长工调 234
(一)“长工调”唱腔曲牌谱例 234
(二)“长工调”唱腔曲牌分析 235
八、讨学钱调 236
(一)“讨学钱调”唱腔曲牌谱例 236
(二)“讨学钱调”唱腔曲牌分析 236
(三)“讨学钱调”唱腔曲牌的表现形式 236
1.对称式的上下句结构 236
2.对比式的上下句结构 237
3.强化终止式 239
九、看相调 239
(一)“看相调”唱腔曲牌谱例 239
(二)“看相调”唱腔曲牌分析 240
十、打补钉调 240
(一)“打补钉调”唱腔曲牌谱例 240
(二)“打补钉调”唱腔曲牌分析 241
十一、扒沙调 244
(一)“扒沙调”唱腔曲牌谱例 244
(二)“扒沙调”唱腔曲牌分析 244
(三)“扒沙调”唱腔曲牌的基本结构与变化 245
1.对比性的起落句结构形式 245
2.四句体的结构形式 246
3.多句体的结构形式 246
4.“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结构形式 247
十二、骂鸡调 248
(一)“骂鸡调”唱腔曲牌谱例 248
(二)“骂鸡调”唱腔曲牌分析 249
十三、铺床调 250
(一)“铺床调”唱腔曲牌谱例 250
(二)“铺床调”唱腔曲牌分析 250
十四、放鹦哥调 252
(一)“放鹦哥调”唱腔曲牌谱例 252
(二)“放鹦哥调”唱腔曲牌分析 253
十五、薛凤英调 255
(一)商调式“薛凤英调”唱腔曲牌谱例 255
(二)商调式“薛凤英调”唱腔曲牌分析 255
(三)羽调式“薛凤英调”唱腔曲牌分析 260
(四)徵调式“薛凤英调”唱腔曲牌分析 261
十六、剪花调 262
(一)“剪花调”唱腔曲牌谱例 262
(二)“剪花调”唱腔曲牌分析 263
十七、点大麦调 264
(一)“点大麦调”唱腔曲牌谱例 264
(二)“点大麦调”唱腔曲牌分析 264
十八、赶路调 267
(一)“赶路调”唱腔曲牌谱例 267
(二)“赶路调”唱腔曲牌分析 268
[下部]庐剧新腔 273
一、庐剧新腔概述 273
二、庐剧新腔选段(吴正明作曲) 275
(一)现代戏《霓虹灯下的哨兵》(1977年) 275
记得家乡那一晚(春妮唱段) 275
针线包(陈喜、春妮唱段) 279
(二)古装戏《红楼梦》(1978年) 281
想当初(贾宝玉唱段) 281
(三)现代戏《妈妈》(1981年) 285
摇篮歌(贺冬兰唱段) 285
想不到奇耻大辱从天降(贺秉忠唱段) 287
踏遍青山去找党(巧姑唱段) 290
荷包相配人团圆(贺冬兰唱段) 293
(四)古装戏《莫愁女》(1982年) 296
耳边喜乐一阵阵(莫愁唱段) 296
(五)古装戏《点状元》(1984年) 299
春风得意千花放(徐建业唱段) 299
小店从此有名气(春喜唱段) 301
望窗外(陈氏唱段) 304
后退一步道路宽(周正贤唱段) 306
(六)现代戏《她从迷雾中走过》(1987年) 308
我错在哪?(玉人唱段) 308
(七)现代戏《野菊花》(1989年) 310
我又喊你田队长(秀姑唱段) 310
(八)现代戏《祥林嫂》(1990年) 311
十一岁婆婆领我到你家(祥林嫂唱段) 311
也怪我心太软(祥林嫂唱段) 313
(九)现代戏《杜鹃啼血》(2010年) 315
泪水潸潸流不尽(娟子唱段) 315
杜鹃花上点点红(娟子唱段) 317
难开口来要开口(娟子唱段) 319
家乡依然好风光(娟子唱段) 321
后记 325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