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学术前史 2
三 关于“社会类群” 16
四 角色理论与皇帝规范 16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 23
第一章 “问题皇帝”:明代皇帝的群体特征 27
第一节 明代皇帝的趋向性特征 27
一 政治低能化 28
二 行为个性化 31
三 平民化趋向 36
第二节 明代“问题皇帝”及其表征 45
一 皇帝分类及划分标准 45
二 明代皇帝执政群像图 48
三 “问题皇帝”的共性特征 55
第二章 储君生存环境的险恶 62
第一节 父皇漠视与疑忌 62
一 皇帝限制储权打击皇储 62
二 皇帝助推皇子争宠 65
三 父子之情缺失 66
第二节 生母失宠无力护佑 71
一 后权式微,废后频繁 71
二 太子生母势单力薄 77
三 宠妃恃宠争权,迫害太子 79
第三节 人格畸变 84
一 父子交恶 85
二 性格软弱多疑 87
三 极度压抑导致心理疾病 92
第三章 皇位继承制度的负面效应 98
第一节 明代的皇位继承及其特征 98
一 明代皇位继承情况 98
二 超稳定性特征 100
第二节 皇位继承超稳定性的潜在危害 103
一 皇储才能素质低下 103
二 皇储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104
三 皇储忽视修炼君德 106
第三节 皇帝寿龄特征及其影响 108
一 明代皇帝的寿命 108
二 英年早逝对皇帝身心的影响 113
三 短寿对王朝政治的负面作用 117
第四章 教育与祖训规制失效 122
第一节 皇帝储君教育的缺失 122
一 皇储教育的制度缺陷 124
二 明代讲官教导之误 132
三 实际学习情况及效果 144
第二节 皇帝对于祖训规制的逆反 151
一 繁琐祖训对皇帝的束缚 153
二 不立宰相的祖制助长皇帝荒政怠政 161
第五章 皇权制约机制低效 168
第一节 完备的监察体系与有限的监察效率 168
一 监察部门缺乏对皇帝的逆向监督 169
二 制度缺位 172
三 监察官员屈从皇帝意志,改节变志 173
第二节 悖论:成熟文官制度的缺失 176
一 文官制度对皇帝的束缚 177
二 文官制度助推“问题皇帝”的生成 182
第六章 臣属之误 193
第一节 官员之误 193
一 官员倨傲劝谏,致皇帝不满抵触 193
二 大臣唯唯诺诺,致使皇帝失望消沉 198
三 官员舍本求末,致皇帝厌烦疏离 200
四 大臣顽固教条,致皇帝逆反排拒 204
五 臣属对皇帝之包容,纵恶行 207
第二节 宦官近侍之误 215
一 宦官弄权 216
二 近侍之惑 228
第七章 “问题皇帝”与王朝命运 230
第一节 怠政与王朝行政效率的低下 231
一 “问题皇帝”长年荒政怠政 231
二 皇帝选官不当,缺官不补 234
三 皇帝不作为致文官集团因循守旧 237
第二节 家国利益与一己之私的倒置 243
一 财政危机不改奢靡之风 243
二 侵夺国库,充实内库 244
三 搜刮民脂民膏 246
第八章 “问题皇帝”与政风、士风的转变 253
第一节 官员:改节、无为、颓废、党争 253
一 皇帝以个人好恶选用臣属,致官员曲意奉上 253
二 皇帝打击报复犯颜直谏者,致官员不敢任事 256
三 皇帝改变言路风格,造成言官蜕变 260
四 官员转向“逐利” 263
五 明廷朋党之争 266
第二节 士人:隐逸、适意、谈禅、怪诞 273
一 绝意仕途 275
二 归隐山林 278
三 修禅习道,清谈风盛 281
四 尚奇慕异,狂狷怪诞 286
第九章 “问题皇帝”与社会大众生活的互动 294
第一节 导淫 295
一 皇帝恣情纵欲 295
二 皇戚官员渔色成风 298
三 民间淫风盛行 301
第二节 逐利 304
一 皇帝聚敛财富 304
二 官员求财敛财 305
三 百姓逐利好伪之风盛行 306
第三节 导奢 309
一 皇帝生活奢靡 310
二 民间奢靡僭越成风 311
三 社会风气的恶化 316
第四节 引领服饰时尚 319
一 服饰规制与民众认同 319
二 皇帝“效应”引领服饰风尚 322
三 皇宫与民间服饰的交流与呼应 325
第十章 明代皇帝与文学艺术 330
第一节 皇帝与戏曲、小说 330
一 皇帝好戏 331
二 皇帝喜读通俗小说 337
三 皇帝喜好对市民文化的影响 338
第二节 皇帝与瓷、画艺术 346
一 统治风格与瓷器风格 346
二 皇帝对书画的影响 349
第三节 皇帝与公众舆论的互动 351
一 皇帝的无为助推公共舆论趋向自由 351
二 邸报讹言传播迅速 355
三 皇帝对文化思潮的影响 356
结语 361
附录一 明代后妃情况一览 373
附录二 明代重要后妃的相关资料 375
附录三 明代皇子寿命情况 378
参考文献 381
后记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