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3
一、为何要专门探讨中国哲学的知识线索 3
二、中国哲学的知识线索即自然观念早在起源阶段就已经形成 8
三、中国早期自然观念与哲学发生发展及最终成型的基本轮廓 11
四、早期中国自然哲学的主要问题和特征 15
五、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19
第一编 前提:人类观念起源的普遍状况 25
第一章 以二分、类分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25
一、思维与观念萌芽的初始知识背景 25
二、二分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29
三、类分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33
第二章 以方位以及天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39
一、方位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39
二、世界范围天观念萌芽的基本状况 43
三、相关的神灵观念与巫术观念 48
第二编 概述:远古至春秋时期知识的发展及与观念的关系 55
第三章 远古至春秋时期的总体知识线索 55
一、远古时期的知识线索 55
二、三代至春秋时期的知识线索 58
第四章 由知识而观念 64
一、知识与经验 64
二、从知识的角度看与观念的关系 66
三、从观念的角度看与知识的关系 70
第三编类、象、数观念 77
第五章 分类活动与“类”观念的产生 77
一、由采集、狩猎而观察 77
二、由观察而分辨 79
三、三代农耕时期的分类活动与观念 82
四、春秋时期知识活动中的“类”观念 84
五、三代至春秋时期社会管理中的分类意识 87
第六章 “类”概念的确立与比类思维 90
一、春秋时期语词中的“类”观念 90
二、“类”概念及种属观念的形成 94
三、向比类思维与观念的延伸 98
第七章 “象”观念的形成 102
一、辨物与候物:“象”观念的知识起点 102
二、“象”知识与观念的延伸 105
三、“象”概念的形成 107
第八章 “数”观念的形成 110
一、记数与计数:“数”观念的知识起点 110
二、乐律:影响“数”观念的重要知识活动 113
三、“数”概念的形成及广泛应用 116
四、本原或结构意义的“数”概念 117
第四编 阴阳、五行观念 123
第九章 从二分知识和观念到“阴阳”语词及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23
一、早期中国二分对立观念中的知识因素 123
二、原始农耕、医疗活动中的平衡观念 126
三、三代时期二分对立观念的发展及对立甚至“阴阳”语词的出现 128
四、《易经》—、--符号及转化思想的知识背景 130
五、关于太极图知识线索的推测 133
六、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阴阳”概念的确立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135
七、“阴阳”观念与概念的形上性质 136
第十章 方位知识与观念:“五行”观念的源头 139
一、早期中国“四方”图式观念中的知识因素 139
二、三代时期“四方”观念的延续 142
三、三代时期“四方”观念的固化和拓展 145
四、由“四方”而“五方”的观念变化 147
第十一章 “五行”观念及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51
一、“五行”观念的产生 151
二、“五行”观念产生的“五材”知识背景 155
三、“五行”观念产生的“五星”知识背景 157
四、“五星”、“五材”知识和观念的综合与“五行”概念的确立 160
五、“五行”的本原与图式问题 162
第五编 气与中、和观念 171
第十二章 关于“气”观念产生的猜测 171
一、现有关于“气”观念的基本认识 171
二、由观念而语词的哲学判断 174
三、由观念而语词的历史考察 176
第十三章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气”观念与概念 179
一、由“二气”概念而“六气”概念 179
二、自然之气:“地气”与“天气”概念 181
三、生命之气:“血气”与“志气”概念 182
四、“气”的通畅平和 184
五、“气”与本原问题 185
第十四章 “中”、“和”观念的发生与发展 187
一、对称观念即“中”观念的萌芽 187
二、“中”观念的延展及其相应的背景 190
三、音律知识与“和”观念的形成 192
四、“和”观念的延展及其相应的背景 196
第六编 天人观念 201
第十五章 原始与三代时期的自然“天人”观念及“时”、“宜”观念 201
一、远古时期的宗教“天人”观 201
二、远古时期自然“天人”观的萌芽及“时”、“宜”观念的萌芽 202
三、三代时期自然“天人”观的发展及“时”、“宜”观念的形成 205
四、“时”、“宜”语词或概念的确立 207
第十六章 春秋时期的自然“天人”观念及“时”、“宜”观念 211
一、春秋时期自然“天人”观中“时”观念与概念的发展 211
二、春秋时期自然“天人”观中“因”、“宜”观念与概念的发展 215
三、“天人”语词或概念的出现及其重大意义 217
第七编 天观念 223
第十七章 原始时期的“天”观念 223
一、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天”观念起源的基本认识 223
二、宗教之“天”的萌芽 225
三、知识之“天”的萌芽 227
第十八章 夏商时期的“天”观念 231
一、夏代的“天”知识与观念 231
二、商代的“天”知识与观念 234
三、殷商时期的双重至上概念问题 236
四、传天数者 240
第十九章 西周与春秋时期的“天”观念 243
一、周人的宗教之“天” 243
二、“天命” 245
三、周人的自然之“天” 248
四、春秋时期的自然之“天” 249
五、天官之职 252
六、自然之“天”的一般和形上意义 254
第八编 天象、天数知识与观念 259
第二十章 “天象”知识与观念 259
一、“天象”知识的发生 259
二、“天象”知识的发展 261
三、“星象” 263
四、“天象”观念与语词 266
第二十一章 “天数”知识与观念 270
一、“天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70
二、“天数”观念与语词 274
三、“十二”:“天数”知识与观念的典型例证 276
四、“天数”观念与“天道”观念的关系 278
第九编 天道与法则观念 283
第二十二章 “道”语词及观念的形成 283
一、知识:“道”的初始 283
二、道德:“道”的延伸 284
三、法则与言说:“道”的成型 286
第二十三章 自然“天道”观念的形成 289
一、由“天命”而“天道” 289
二、自然“天道”观的形成 291
三、自然“天道”的基本法则:周期性与物极必反 293
四、自然“天道”观形成的意义及其形上性质 295
五、“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97
第二十四章 自然法则观念的广泛形成 301
一、法则观念及其语词的生成 301
二、普遍自然法则观念的广泛形成 304
三、普遍自然法则观念中的形上内容 307
四、由自然法则而社会法则 308
第十编 巫术孑遗与无神论观念 317
第二十五章 巫术孑遗的占卜因素 317
一、占卜活动及其对于“命”观念的意义 317
二、占卜与“象” 320
三、占卜与“阴阳”、“八卦” 322
四、占卜的“知识”身份 324
第二十六章 巫术孑遗的其他表现 327
一、“五行”比附即“比类”、“附数”中的神秘色彩和巫术孑遗 327
二、“气”观念中的神秘性质 330
三、自然知识及法则中的神秘内容 331
四、巫术孑遗的根本原因 334
第二十七章 春秋时期无神论观念的萌芽及其理性意义 337
一、无神论观念的萌芽 337
二、无神论观念与知识理性和政治理性 340
三、无神论观念及其理性精神的不足 343
第十一编 诸子的开端 349
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中的知识内容 349
一、管子与《管子》 349
二、相对可靠的文献材料 350
三、更为大胆的推理和猜测 353
第二十九章 孔子关于知识的看法 356
一、孔子知识观消极的一面 356
二、孔子知识观有价值的另一面 358
三、在与知识相关的天命、鬼神、占卜问题上的态度 360
第三十章 孙子与范蠡思想中的知识线索 363
一、“阴阳”、“五行”思想运用中的知识线索 363
二、孙子的军事思想及其知识依据 366
三、孙子论地理 369
四、范蠡论天道 372
第十二编 老子的自然与形上哲学 379
第三十一章 老子哲学的知识线索(上)——以天道观与宇宙论为中心的考察 379
一、老子其人及知识背景 380
二、“道”源自天道观即规律问题 382
三、“道”导出宇宙论即本原问题 386
四、其余相关问题 391
五、形下与形上:由科学之“道”而哲学之“道”,哲学之“道”与科学之“道”无际 393
第三十二章 老子哲学的知识线索(中)——以“道法自然”为中心的考察 398
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自然”不是什么 398
二、“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 400
三、以自然之性为性 403
四、以自然之利为利 406
五、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之“道”而社会之“道” 409
第三十三章 老子哲学的知识线索(下)——以对立观念和辩证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411
一、“万物负阴而抱阳” 411
二、“明道若昧” 414
三、“知雄守雌” 417
四、“为而不恃” 419
五、由自然而社会 420
第三十四章 老子与道家的知识观及其神秘主义问题 424
一、老子对知识与智慧、技术与技艺的看法 424
二、李约瑟论道家思想与儒家、法家思想的界分 425
三、李约瑟有关道家神秘主义的论述及其问题 428
四、道家思想中神秘主义的真实含义 432
第十三编 综合与概括:中国哲学范型的确立 437
第三十五章 自然哲学问题与概念群的形成(上)——以类、象、阴阳、五行以及多样性和本原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437
一、以阴阳对立为中心的观念、问题、概念群 437
二、以五行图式为中心的观念、问题、概念群 439
三、适宜性、差异性观念及其问题 441
四、类、象、数等观念与问题的关联性 443
五、与本原问题有关的观念、概念 445
第三十六章 自然哲学问题与概念群的形成(下)——以天、天数、天道、自然法则以及变易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448
一、天:知识与观念的递进式发展及相关概念群的形成 448
二、以天道和道为中心的法则观念的内涵 451
三、变易性观念及其问题 452
四、对立转化观念与天道循环观念的连接或统合 453
五、天人关系问题: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455
第三十七章 与自然哲学相关的思维和方法 459
一、以知识或经验积累为基石和平台 459
二、提炼、归纳与概念 460
三、直觉与概念 462
四、逻辑思维与方法的萌芽 464
五、类比与类推 466
六、辩证与整体思维的形成 468
第十四编 对照与比较: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 475
第三十八章 参照: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进程与问题 475
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进程与概貌 475
二、希腊自然哲学所涉及的问题 478
三、关于希腊自然哲学的评价 481
第三十九章 比较:中国与希腊哲学各自的兴趣和特征 485
一、早期中国与希腊自然哲学的共同之处 485
二、早期中国与希腊自然哲学的不同之点 487
三、希腊或西方哲学并非是衡量哲学的圭臬或标准 491
第四十章 批评,也作为结语:针对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评价 497
一、引子 497
二、黑格尔关于东方哲学的一般认识 498
三、黑格尔关于中国哲学的一般认识 502
四、关于孔子 503
五、关于道家和老子 506
六、关于老子及中国哲学的增补内容 509
七、结语 512
后记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