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是诸子百家——毛泽东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先秦子学 1
品读卷 3
我读了“六年孔夫子”(品读史之一) 3
从《论语类钞》到《讲堂录》(品读史之二) 11
义理以《论语》为主干(品读史之三) 15
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品读史之四) 18
从《论语》谈到“朱注”(品读史之五) 23
《论语新探》“有些新的见解”(品读史之六) 27
应用卷 35
学而篇第一 3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5
我幼年学的是“学而时习之” 36
开头学的是“学而时习之” 38
不是讲“学而时习之” 40
吟诵“学而时习之” 42
学习应和独创相结合 44
读的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 47
有朋自远方来 49
吾日三省吾身 52
修养功夫和自省功夫 53
盖叫天《“吾日三省吾身”》更好些 55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8
语曰,过则勿惮改 60
革命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 63
礼之用,和为贵 66
统一战线“目前是和为贵” 67
求达“和为贵”之目的 69
孔夫子打麻将——和为贵 70
重庆谈判反复强调“和为贵” 72
还是平和好,只要和了就行了 79
我们跟台湾“和为贵” 80
《论语》上说“言可复也” 83
“贫而乐”是蠢话 85
为政篇第二 89
无不一言以蔽之 89
“不相信”七十而不逾矩 9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93
三十而立“靠不住” 94
快四十的人早该“立”了 95
才而立之年就这么泄气 97
三十未立,四十半惑 98
五十搞出一个大寨来 100
转告他“六十而耳顺” 102
七十岁还是会逾矩的 104
“不相信”七十而不逾矩 106
二千年来之学者“学而不思” 10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0
对外宾宣传要“知之为知之” 111
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 112
你这个人很实在 114
“不知为不知”,可赞 115
父慈子孝是孔夫子的辩证法 118
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21
孔子之“百世可知” 124
八佾篇第三 127
是可忍,孰不可忍 127
蒋台军“是可忍,孰不可忍” 128
血吸虫“是可忍,孰不可忍” 130
子入太庙,每事问 133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134
“每事问”是一种美德 13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38
我们共产党人既往不咎 139
既往不咎是我们的一贯政策 141
党的政策是“既往不咎” 143
既往不咎,意见保留 145
里仁篇第四 147
孔子尝言志矣 147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0
国民党人“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0
中国胜利,英国一则以惧,一则以喜 152
批斯大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4
讷于言而敏于行 157
孔子之训,讷言敏行 157
你的名字就叫“敏” 159
公冶长篇第五 161
叫作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161
宰予昼寝 165
这是宰予的理论 166
学学“宰予昼寝” 168
对军阀要“听其言,观其行” 17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3
喜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人 174
不耻下问,先做学生 175
要学孔夫子不耻下问 176
三思而后行 178
孔夫子提倡“再思” 179
慎之又慎,三思而行 180
雍也篇第六 182
有颜回者好学 182
夫子以好学称颜回 183
颜子则早夭矣 184
冉求好义与原宪知耻 187
学颜子之箪瓢 190
革命不能文质彬彬 193
敬鬼神而远之 195
鲁迅对这种人敬鬼神而远之 197
我说就是“敬鬼神而远之” 198
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 200
孔子之言谓博学于文 203
述而篇第七 20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5
福泽谕吉有诲人不倦之志 206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207
徐海东“学而不厌” 209
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211
柳亚子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213
与汪东兴谈默而识之 214
然而甚矣吾衰矣 216
送先生一块猪肉才能上学 219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221
临事而惧与慎重选举 222
陈毅“临事而惧”是优点 223
临事而惧,这是好的 225
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矣 227
假我数年,卒以学易 230
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 233
“生而知之”不可信 234
人是学而知之 235
哪里有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呀 236
我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237
学而知之与生而知之 239
三人行必有我师 241
“三人有师”与不耻下问 242
三人行必有我师,向人学嘛 243
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善而从 244
交友可择善而从之 246
泰伯篇第八 248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48
朱德临大节而不辱 250
可不要按孔夫子的“由之”去做 253
才难,不其然乎 256
现在这样“才难”的时候 257
地方必有才难之叹 259
邓小平“人才难得” 261
子罕篇第九 265
客观地看问题即“四毋” 26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67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不足畏矣 270
续范亭“有松柏气节” 273
足于共学适道 276
乡党篇第十 280
圣人之自卫其生也 280
先进篇第十一 284
“过犹不及”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284
答复子路和冉有不一样 289
颜渊篇第十二 29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2
抗战时期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适当 29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用同一阶级 295
我睡觉也不愿被人打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297
“内省不疚”是孔夫子的实话 299
四海之内皆兄弟 302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305
当时收地租大概是收百分之二十左右 306
百姓是社,君是国家 308
还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老话 310
君君臣臣的事 312
仁者爱人,君子固穷 315
子路篇第十三 319
正名是观念论 319
樊迟请学稼 324
孔子不喜欢生产运动 325
不大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 326
给毛岸英讲樊迟学稼的故事 327
欲速则不达 330
文化教育工作不要犯盲动主义 331
欲速不达,先学楷书 332
医生看病要防止欲速不达 334
欲速则不达,不如慢一点 335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338
先生一言兴邦 339
一言兴邦是精神变物质 341
言必信,行必果 343
共产党的“言必信,行必果” 344
应该言必信,行必果 344
奉劝江青要言行信果 345
你还缺一个“狂者进取” 348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 351
宪问篇第十四 354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54
知仁勇古称三达德 355
昏乱的道德观 356
卫灵公篇第十五 359
本人“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359
仁人害仁成仁 363
杀身成仁之事 364
真正诚心救国之志士仁人 365
言不及义 368
言不及社会主义 368
没有要点,言不及义 370
孔夫子“就是有党” 373
安见温饱之不可以谋也 375
关于“君子谋道不谋食” 375
不是处在“学也禄在其中”的时代 377
当仁不让,有求必应 380
孔子的有教无类 383
季氏篇第十六 386
季氏将伐颛臾 386
反共顽固派的“季孙之忧” 388
不患寡而患不均 389
既来之,则安之 391
阳货篇第十七 394
诗可以兴观群怨 394
说孔子“患得患失” 397
反对饱食终日的亡国现象 399
微子篇第十八 402
往者不可咎,来者犹可追 40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405
脱离实际,四体不勤 406
孔夫子教学也有问题 407
不要求全责备 409
子张篇第十九 412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412
君子恶居下游 413
桀纣之恶,未有如此之甚也 415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416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419
我们一定要请他更正 419
改也,人皆仰之 422
尧曰篇第二十 425
存亡绝续 425
民族国家存亡绝续之日 426
现在是中国存亡绝续的关键 427
不是“不教而诛” 430
主要参考书目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