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重拾被遗忘的记忆 1
第一章 一战硝烟随枪而起 5
第一节 萨拉热窝事件——刺客时代的到来 5
第二节 众多矛盾和疏忽凑在一起的火苗 8
第三节 创剧痛深的战争最终全面爆发 11
第二章 中国态度的考量 14
第一节 北洋政府在一战爆发之始的反应 14
第二节 中德两国秘密商谈交还青岛之事 19
第三节 认识一战前的日本:中国必须补好的一课 21
第三章 日德青岛战役 25
第一节 日本《宣战诏书》将战火烧到中国 25
第二节 日德青岛战役扫描 35
第三节 青岛陷落的悲哀 45
第四章 难言之痛的苦涩 53
第一节 日本阴谋炮制《二十一条》 53
第二节 刻骨铭心的“五九”国耻日 61
第三节 乱世下的洪宪一梦 64
第五章 北洋政府紊乱的外交与内政 67
第一节 美国参战对中国的影响 67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参战的角色转变 70
第三节 中国与德国绝交的博弈 75
第四节 从府院之争看一战对北洋政府的影响 78
第六章 中国介入一战 87
第一节 中国为何敢向德国宣战 87
第二节 孙中山对中国参战的态度 91
第三节 督办参战事务处及西北筹边使署之始末 94
第四节 “以工代兵”替代策略纵横谈 100
第七章 地狱之火熄灭后的中国 108
第一节 一战主要战役以及被遗忘的空战中国飞行员 108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 116
第三节 一战结束后中国社会的整体反映 120
第八章 从思想觉醒到革命曙光 132
第一节 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觉醒 132
第二节 在失望与希望之间的巴黎和会 136
第三节 没有一战,何谈五四? 145
第九章 民族精神推进了革命模式 153
第一节 一战对中国社会氛围和思想情绪的影响 153
第二节 救亡图存革命模式递进的嬗变 158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64
第十章 让世界倾听到中国声音 167
第一节 对外来殖民的厌倦以及民族工业短暂的“黄金时期” 167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山东悬案”的解决 175
第三节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83
第四节 从青岛主权回归对寻求国家认同的思考 186
第五节 战争、革命、和平的拷问 197
附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中国大事记(1914—1922) 201
主要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