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争鸣 1
“民国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思考&刘勇 张弛 1
“民国文学”视角的有效性及其反思&田文兵 赵学勇 9
民国文学研究 17
多重文化传统的融会冲撞与中国新诗的诞生&李怡 17
殖民主义的“恶之花”——“满映”部分日本电影人的历史评价&逄增玉 26
民国文学观念与西南联大研究新视角&李光荣 38
“文武双全”与“延安文学”——“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圈”的形成&周维东 47
近代中国文化场域的变迁与知识主体的重构&张意 69
共和国文学研究 81
《文艺报》“新英雄人物”讨论的前前后后&张均 81
边地风景体验与现代诗歌的诗性构成——以1950年代云南军旅诗人为例&马绍玺 92
知识的负累——论1980年代文学中乡村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刘汀 101
路遥的体验式现实主义与人民性&白浩 116
在时代大潮中捕捉知青生命的多频光谱——论张抗抗知青小说的生命意识&汪树东 125
论当下农民工书写的美学缺失&江腊生 程丽华 135
经典重读 143
“病”态的先锋:重读《沉沦》&贾振勇 143
纪弦的现代主义诗作&(台湾)孟樊(陈俊荣) 156
反“东方主义”的西藏叙事:论《尘埃落定》&张柠 李慧君 174
论“江南三部曲”与《红楼梦》——以“江南三部曲”超现实空间的建构为考察对象&周新民 朱旭 183
新锐视角 196
“英雄”的传奇——黄震遐《陇海线上》的白俄叙事&杨慧 196
光影的精神现象分析——都市风景视域下的新感觉派小说&张妮 毛迅 210
汉画像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孙伟 220
电影《白毛女》在日本的放映活动及其影响——以1950年代为中心&[日本]盖晓星 234
开拓中西文化交流的空间——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在美国的接受研究&张睿睿 244
巴蜀文学研究 255
“并非无故代地主说情也”——1951年川西土改前李劼人书信中的“退押”问题&贺宏亮 255
“误记”与郭沫若诗学观&周文 276
“古诗今译”与中国现代文学——以郭沫若《卷耳集》为考察中心&王学东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