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帝国 1
告别帝国 2
我们的“公元” 7
人格与国格 11
城邦:希腊文化的关键词 13
两种“罗马的遗产” 17
基督教: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 21
我们需要知道一点纽曼 27
《历史哲学》仍然可读 33
哲人的误视:罗素的“中国之问题” 38
走出中国的“中世纪” 41
E时代的考据之魅 46
景风东扇 57
景风东扇第一叶 58
利玛窦进京四百周年感言 61
曝一点清史的真料 65
读《心史丛刊》兼议清史难读 68
“圣学”与外语 75
翻不了的和珅案:兼谈新清宫戏得失 79
乾隆皇帝与和珅“同志” 86
外眼看中国:阿罗姆画中的明清社会 90
版画里的历史 102
那时代还不是上海 106
墓前遐思 109
徐光启墓前遐思 110
顾炎武:性情中人 119
“百年之子”马相伯 123
李鸿章的“痞子腔”(外七篇) 134
不学有术袁世凯 147
翻译的自尊:读《清史稿·辜鸿铭附传》述感 149
“超越东西方”的吴经熊 156
重建“公共性”:“文人论政”的近代轨迹 159
“与官不做,遇事生风”:黄炎培“在民间” 166
“我们的赫德” 177
“中西医的调人”德贞 181
一抹残阳:李叔同的“三个境界” 188
“恩人饶家驹” 191
诗无达诂 195
诗无达诂 196
经筵讲“四书” 200
京畿消夏造大园 202
谁先抢了圆明园 205
“乡下人的老例”:新读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210
熊十力先生《乾坤衍》读后 214
历史活着 217
历史活着 218
从“军绅”到“党国” 224
当“崇拜”成为“记忆” 230
“党国一体”的先行者 242
历史与意识形态之间 256
“戊戌变法”与士大夫命运(外一篇) 261
费慰梅眼中的梁思成 266
海外学人的心境 270
最难忘情是中国 274
史家的不幸与幸 277
志在“科学的中国近代史” 282
后记 284
新版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