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运载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有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2790264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海洋运载装备工程与科技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包括国家战略需求、国内发展现状、国际发展趋势和经验、主要差距和问题、发展战略和任务、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推进发展的重大建议等;第二部分是海洋运载装备工程与科技五个专业领域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研究,包括海洋运输装备、船舶动力与自动化、海洋渔船装备、海洋安全保障装备、海洋科学研究运载装备等。本书对海洋工程与科技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可供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及社会公众等作参考。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运载工程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3

第一章 中国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的战略需求 3

一、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是我国提升海洋空间拓展能力的基础 3

二、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是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 4

三、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的保证 4

四、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4

五、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思路的重要抓手 4

第二章 中国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的发展现状 6

一、中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 6

(一)世界第一的产业规模 6

(二)日益增强的开发能力 9

(三)不断完善的产品谱系 10

二、中国渔船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 11

(一)近海渔船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11

(二)近海渔船装备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11

(三)远洋渔船装备设计建造能力不断增强 13

(四)高端渔船装备研制刚刚起步 13

三、中国海上执法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 14

(一)小吨位执法船数量众多,大吨位远洋执法船数量有限 14

(二)海上特种执法装备正在开展研究 14

四、中国海洋科考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 14

(一)海洋调查船经历了建造高峰和平稳期,正进入新的建造时期 14

(二)深海载人潜器技术取得突破,深海空间站研发已取得重要进展 16

(三)具有自主设计建造自主无人潜器等深海作业装备的能力 16

第三章 世界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18

一、世界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发展现状 18

(一)世界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发展的现状 18

(二)世界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21

(三)各类运载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 24

二、面向2030年的世界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发展趋势 34

(一)绿色化 35

(二)集成化 36

(三)智能化 37

(四)深远化 39

三、国外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40

(一)欧洲——欧盟提出“LeaderSHIP 2015”和LeaderSHIP 2020”欧盟造船计划 40

(二)日本——40年三阶段科研计划(2008—2020,2021—2040,2041—2050) 41

(三)韩国——提出“绿色增长计划” 42

(四)美国——“综合深水技术” 43

第四章 中国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面临的主要问题 46

一、中国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发展的主要差距 46

(一)缺乏核心关键技术 46

(二)关键配套能力薄弱 46

(三)高端产品总体设计能力偏低 46

(四)系统集成能力较差 47

(五)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 47

二、中国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 47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47

(二)前瞻性的技术开发欠缺 47

(三)标准建立和品牌建设重视不够 48

(四)产业链发展不均衡 48

(五)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大联盟 48

(六)没有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国家优势 49

三、各类海洋运载装备与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 49

(一)我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 49

(二)我国海洋渔船装备与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 52

(三)我国海洋执法装备与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 60

(四)我国海洋科考装备与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 62

第五章 中国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与重点 65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65

(一)战略定位 65

(二)战略原则 65

(三)发展思路 65

二、战略目标 66

(一)2020年 66

(二)2030年 67

(三)2050年 69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 69

(一)总体任务 69

(二)近期重点任务 69

四、发展路线图 70

(一)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路线图 72

(二)我国海洋渔船装备发展路线图 73

(三)我国海洋执法装备发展路线图 74

(四)我国海洋科研运载装备发展路线图 74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77

一、做好战略统筹,启动重大工程 77

二、自主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 77

三、以南海开发为契机,实现陆海统筹发展 77

四、搭建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平台 78

五、加大海洋运载装备基础科技的投入力度 78

六、加强标准研究和品牌能力建设 79

第七章 重大海洋运载工程与科技专项建议 80

一、深海空间站工程 80

(一)深海空间站工程的必要性与意义 80

(二)深海空间站工程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技术 81

(三)预期目标 82

二、海洋绿色运载装备科技专项 83

(一)海洋绿色运载装备科技专项的必要性 83

(二)海洋绿色运载装备科技专项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技术 84

(三)海洋绿色运载装备科技专项的预期目标 85

第二部分 海洋运载工程发展战略研究专业领域报告 89

专业领域一:中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89

第一章 中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 90

一、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90

二、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是建设世界造船强国与航运强国的基础 90

三、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对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91

四、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是尽快提高深海资源开发能力的支撑 91

五、发展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是发展海军装备和维护安全的军民共用途径 92

第二章 中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的现状 93

一、经济规模快速扩大 93

(一)造船产量持续增长 93

(二)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93

(三)船舶出口持续增长 94

(四)船舶配套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95

二、开发能力显著增强 96

三、产品谱系不断完善 96

四、主流船厂基本建立了现代造船模式 97

第三章 世界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98

一、世界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与主要特点 98

(一)绿色概念引领船舶技术发展 98

(二)气候变化催生冰区船舶研发热 100

二、面向2030年的世界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趋势 102

(一)2030年航运业技术发展预测 102

(二)世界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趋势 104

三、国外典型案例 109

(一)欧洲——欧盟提出“LeaderSHIP 2015”欧盟造船计划 109

(二)日本——40年三阶段科研计划(2008—2020,2021—2040,2041—2050) 110

(三)韩国——提出“绿色增长计划” 111

第四章 中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3

一、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 113

二、极地与深海资源开发的竞争意识薄弱 113

三、船舶配套业滞后于造船业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 114

四、绿色船舶技术尚未开展系统研究 114

第五章 中国海洋运输装备与科技发展战略与任务 116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116

(一)战略定位 116

(二)战略原则 116

(三)发展思路 116

二、战略目标 116

(一)2020年(进入海洋强国初级阶段) 116

(二)2030年(建设中等海洋强国) 117

(三)2050年(建设世界海洋强国) 117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 117

(一)总体任务 117

(二)重点任务 118

四、发展路线图 131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133

一、关于绿色船舶开发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133

(一)制定统一的绿色船舶研发战略规划 133

(二)建立开放式合作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133

(三)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134

(四)主动参与国际新标准的制定 134

(五)加强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 134

(六)鼓励国内外的合作交流 134

二、关于基础共性研究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135

(一)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 135

(二)搭建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平台 135

(三)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135

第七章 重大海洋运输工程与科技专项建议 136

一、重大海洋运输装备工程 136

(一)海洋绿色运输装备工程的必要性 136

(二)海洋绿色运输装备工程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技术 136

(三)海洋绿色运输装备工程的预期目标 137

二、海洋运输重大科技专项 138

(一)船舶设计与运营能效指数(EEDI、EEOI)技术专项 138

(二)基于实船测试的船舶可靠性设计新技术体系专项 138

(三)船舶节能环保动力设备技术专项 138

(四)船舶节能环保配套设备技术专项 138

(五)绿色内河船及江海直达运输船标准船型系列研发专项 139

(六)船舶新型能源动力技术专项 139

专业领域二:中国船舶动力与自动化发展战略研究 142

第一章 国际船舶动力和自动化发展趋势 145

一、国际船舶动力和自动化总体情况 145

二、主要国家发展情况 151

(一)日本——船用柴油机设计和制造强国 151

(二)韩国——船舶柴油机制造大国 152

(三)欧洲——垄断船舶柴油机研发技术 153

(四)美国——船舶高速柴油机和电力推进技术强国 153

三、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155

四、船舶动力和自动化发展需求 157

(一)海洋运输船 157

(二)科学研究船舶 157

(三)海洋安全保障船 158

(四)海洋工程运输船 158

(五)大型客船和豪华邮轮 158

(六)远洋渔船 158

第二章 国内船舶动力和自动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60

一、国内船舶动力和自动化发展现状 160

(一)产能快速提升,基本满足国内造船配套需要 160

(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具备自主研发高指标中速机的能力 161

(三)产业布局逐步合理,产品谱系不断完善,主机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163

二、存在的问题 164

(一)研发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164

(二)主机二轮配套研发能力薄弱、专业化程度较低,核心配套部件受国外控制 165

(三)技术储备不足,影响未来发展 167

(四)产业布局零乱,低水平重复和追求短期利益并存 167

第三章 发展战略思路 168

一、发展思路 168

二、发展目标 168

三、发展方向和方式 169

第四章 发展重点 171

一、产品类 171

(一)低速柴油机 171

(二)中速柴油机 171

(三)高速柴油机 171

(四)气体燃料(柴油/LNG)发动机 171

二、关键技术类 172

(一)高效燃烧、排放和振动噪声控制技术 172

(二)高增压技术 172

(三)多种燃料发动机技术 172

(四)电力和混合推进系统技术 173

(五)船舶动力总能利用技术 173

(六)关键制造和工艺技术 173

三、配套部件及分系统技术 174

(一)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174

(二)智能化电控系统 174

(三)船舶动力用增压器 175

(四)船舶柴油机排放后处理装置 175

(五)安全自动监测和防护装置 176

(六)重要附件 176

第五章 发展路线图 177

一、船用低速机 177

二、船用中速机 177

三、船用高速机 178

四、气体燃料(柴油/LNG)发动机 179

五、关键技术 179

六、配套部件及分系统 180

第六章 重大工程与重大技术专项 181

一、高指标船舶动力研发平台建设工程 181

(一)建设目标 181

(二)建设内容 181

(三)研究方向 182

二、电力和混合推进装置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工程 182

(一)建设目标 182

(二)建设内容 183

(三)研究方向 183

三、关键和核心配套部件研发专项 183

(一)研究目标 183

(二)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 184

第七章 政策措施建议 186

一、着力提升我国船舶动力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186

二、研究制定我国船舶动力自主发展重大工程和技术专项 186

三、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符合行业健康发展的产品和产业标准 187

四、制定船舶动力自主发展的扶持政策 187

五、培育并提升配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87

专业领域三:中国海洋渔业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190

第一章 海洋渔业装备组成 191

一、海洋渔船 191

二、配套设备 192

(一)捕捞设备 192

(二)探渔设备 193

(三)鱼加工设备 193

(四)制冷和深冷系统 193

(五)液压系统和起重机设备 193

(六)自动监控和报警系统 193

第二章 我国海洋渔业装备发展现状及问题 194

一、中国海洋渔业装备发展现状 194

(一)近海渔船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197

(二)近海渔船装备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197

(三)远洋渔船装备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198

(四)初步具备远洋渔船装备设计建造能力 200

(五)高端渔船装备研制刚刚起步 200

二、我国海洋渔业装备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

(一)近海渔业装备整体水平落后 201

(二)近海渔业装备发展缺乏科学指导 202

(三)远洋渔业高端装备依赖进口 205

(四)远洋渔业装备研发严重滞后 207

第三章 国外发展形势与趋势 209

一、国外海洋渔业装备发展现状 209

(一)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渔业装备发展 210

(二)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渔业装备 213

(三)形成多学科领域的联合研发模式 215

(四)国际知名制造商占据关键配套市场 216

(五)海洋渔船装备营运模式向全产业链发展 216

二、国外海洋渔业装备发展趋势 216

(一)大型化 217

(二)专业化 217

(三)自动化 218

(四)信息化 218

(五)高效、节能环保 219

第四章 战略需求 221

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亟须发展海洋渔业装备 221

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迫切需要发展海洋渔业装备 222

三、安全能耗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实施渔船升级改造 223

四、满足国际安全环保要求,必须加快提升海洋渔业装备整体性能 223

五、加强远洋渔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提升远洋渔业装备整体水平 224

六、发展海洋渔业装备,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5

七、发展海洋渔业装备,具有重要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意义 226

第五章 渔业装备发展战略 227

一、发展思路 227

二、发展总体目标 227

三、发展重点领域 228

(一)大型远洋渔业装备研发设计制造 228

(二)远洋渔业综合补给加工仓储船 231

(三)大型远洋渔业综合基地 231

(四)近海渔船升级改造及标准化 233

(五)渔船安全环保和高效节能技术 234

(六)先进渔机和渔具等捕捞装备 236

四、发展路线图 239

(一)近海渔业装备 240

(二)中远海渔业装备 240

五、工程科技专项 240

(一)大型远洋专业化渔船研发专项 240

(二)玻璃钢等新型材料渔船研制专项 241

(三)高效节能船型技术专项 241

(四)先进渔机和渔具研发专项 241

(五)先进探鱼和捕鱼设备研发专项 241

(六)系列标准化渔船研发专项 242

第六章 措施与保障 243

一、构建“中国海洋渔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43

二、成立不同层级(国家层面、省市地方层面)的研发平台 243

三、形成若干海洋渔业装备产业园区 243

四、加大联合研发项目的科研投入 244

五、加大基础保障设施的建设 244

六、培育海洋渔业综合捕捞龙头企业 244

七、鼓励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拓展产业链 244

八、完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 245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45

专业领域四:中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247

第一章 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的现状与战略需求 248

一、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的战略需求 248

(一)我国的海洋国土主权从南到北面临严重挑战,需要海洋安全保障装备来保护 248

(二)国家海洋权益屡遭侵犯,迫切需要安全保障装备来维护 249

(三)我国海洋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海洋安保装备来保障 249

二、我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 250

(一)我国小吨位执法船数量较多,大吨位的远洋执法船数量有限 250

(二)部分海上特种保障发展刚刚起步,部分能力发展较快 250

(三)海上执法装备建设步伐加快,但缺乏装备体系建设的科学论证和统筹规划 252

第二章 我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53

一、安全保障装备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我国所有海域安保需求 253

二、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海洋安全保障装备持续发展能力弱 254

三、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装备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当前的迫切需求 254

四、部分海上特种保障能力发展较快,但总体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255

第三章 国外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256

一、国外海洋安全保障装备的整体发展态势 256

(一)美、日、韩、澳等海军强国组建单一建制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支高效、精练的海上安全保障力量 256

(二)海洋安全保障装备成体系发展,满足不同海洋安保需求 257

(三)重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海洋安全保障装备的升级换代 262

(四)加强海洋安全保障装备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安保装备的技术水平 264

(五)重视发展海上特种保障装备,提升海上综合安全保障能力 264

二、国外海洋执法装备的技术特点 268

(一)满足快速反应的需要 268

(二)满足执法和准军事行动的态势感知需要 268

(三)满足长时间海上执法的需要 269

(四)满足执行多种任务的需求 269

第四章 我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战略定位、目标与重点 270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270

(一)战略定位 270

(二)发展思路 270

二、战略目标 271

(一)近期目标(2013—2015年) 272

(二)中期目标(2016—2020年) 274

(三)远期目标(2021—2030年) 275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 275

(一)战略任务 275

(二)发展重点 276

第五章 我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路线图 286

第六章 我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体系设想 291

一、空中装备 291

(一)卫星 292

(二)固定翼巡逻机 292

(三)舰载直升机 292

(四)舰载无人机 293

二、海上执法与保障装备 293

(一)海上执法装备 293

(二)保障装备 301

三、水下安保装备 306

第七章 重大海洋工程——我国海上执法船装备体系及大型浮式保障基地 309

第八章 重大科技专项 311

一、执法船标准化及高性能中远海执法船研制专项 311

二、执法船用攻防装备研发和应用 311

三、水下安保体系研制专项 312

四、海洋环境监测治理装备研制专项 312

第九章 我国海洋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发展对策与措施建议 313

一、结合需求长远规划,建立完善的海上安保体系 313

二、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安全保障装备与科技的研发和建设 313

三、走系列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促进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313

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成果转化 314

五、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314

专业领域五:海洋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316

第一章 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需求 316

一、海洋资源探测与开发、资源管理的需求 316

二、海洋科技发展的需求 317

三、建设海洋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的需求 317

第二章 国外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现状 319

一、发展现状 319

(一)海洋调查船 319

(二)深海空间站 328

(三)水下无人潜航器 337

二、发展特点 349

(一)海洋调查船 349

(二)深海空间站 355

(三)水下无人潜航器 356

第三章 我国海洋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358

一、海洋调查船 359

(一)发展现状 359

(二)存在的问题 363

二、深海空间站 366

(一)深海空间站研发刚刚起步,正逐步形成完整的发展目标 366

(二)深海载人潜器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技术指标居世界前列 367

三、水下无人潜航器 368

(一)具有自主设计建造遥控潜器、自主无人潜器等深海作业装备的能力 368

(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发展研究缺乏统一规划,一些专项技术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 368

第四章 我国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战略思路与总目标 369

一、发展思路 369

(一)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顶层协调机构和投资平台” 369

(二)形成“一个完整的科考装备体系” 369

(三)完善“一个资源共享使用平台” 370

(四)有针对性地重点发展一批关键技术 370

二、总目标 370

第五章 我国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体系设想 372

一、调查船系列 373

(一)极地考察船 373

(二)远洋调查船 373

(三)近海调查船 373

(四)沿岸调查船 373

二、深海空间站系列 373

(一)载人深潜器 373

(二)小型深海移动空间站 374

(三)深海空间站 374

三、水下无人潜航器系列 375

第六章 我国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重点 376

一、调查船领域 376

(一)船型设计技术 376

(二)动力定位技术 376

(三)配套设备 376

二、深海空间站领域 377

(一)深海空间站总体技术 377

(二)超大潜深结构安全性与设计技术 377

(三)非常规外形线型与水动力性能技术 377

(四)深海空间站作业潜器搭载与收放设计技术 377

三、水下无人潜航器 378

(一)导航定位技术 378

(二)通信技术 378

(三)能源与推进技术 378

(四)自主控制技术 379

第七章 我国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路线图 380

第八章 重大工程专项——深海空间站 382

一、深海空间站工程的必要性与意义 382

二、重点内容与关键科技问题 382

(一)深海空间站工程的重点内容 382

(二)深海空间站工程的关键技术 383

三、预期目标 383

第九章 我国科学研究运载装备发展对策与建议 385

一、调整海洋科学研究运载装备管理与使用体系 385

(一)明确装备发展需求,统筹各单位的装备需求,制定顶层发展计划 385

(二)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批量研制建造科考船并出资支持其运行维护 385

(三)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海洋科学研究运载装备高效利用 385

二、加强海洋科研运载装备设计、建造和配套产业等工业基础能力建设 385

三、尽快开展深海空间站重大科技工程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