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视野下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4209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在国际传播理论的研究框架下,借鉴“把关人”理论,并融合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媒介经营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展开研究。本书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从历史的视角对美国华语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二是本书根据美国华语电视的特点,参考“把关人”等相关理论,建立了海外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基础模型。三是本书从美国华语电视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对外传播的策略,为我国对外电视的内容编排、路径选择、产业经营和传播策略等方面提供借鉴。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一 研究目的 2

二 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5

一 文献综述 5

一 概念的界定 8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11

一 研究思路 11

二 理论框架 13

第四节 本书结构、创新点与难点 18

一 本书结构 18

二 创新点与难点 19

第一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 21

一 内容分析法概述 21

二 研究对象 25

三 数据库与样本选取 32

四 类目建构与分析 33

第二节 深度访谈法 47

一 深度访谈法概述 47

二 访谈对象 48

三 访谈提纲 50

四 访谈内容整理与分析 51

第二章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背景 53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的美国华语电视 53

一 美国华文媒体内容模式的特点 53

二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特点 58

第二节 现实视角下的美国华语电视 69

一 客户——广告客户和受众 71

二 供方、产业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中国媒体 72

三 其他的产业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 76

四 替代品——网络媒体 7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78

第三章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构建 80

第一节 国际传播模式与“把关人”模式 80

一 国际传播模式 80

二“把关人”理论模式 82

第二节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构建 84

一 国际传播和“把关人”模式与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 84

二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构建 86

三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内涵 99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02

第四章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节目解析 103

第一节 美国中文电视的节目分析与内容模式 104

一 节目构成 107

二 节目编排 111

三 节目来源 114

四 新闻类节目的报道主题与关注地域 117

五 内容模式分析 124

第二节 美国KTSF26台的节目分析与内容模式 126

一 节目构成 131

二 节目编排 134

三 节目来源 138

四 新闻类节目的报道主题与关注地域 141

五 内容模式分析 14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50

第五章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受众解析 152

第一节 美国华语电视的受众定位 153

一 受众定位 153

二 受众内容需求与收视习惯 154

第二节 美国华人受众的群体差异性和华语电视内容模式 157

一 源于移民时间的群体差异 157

二 源于移民籍贯的群体差异 159

三 源于移民职业的群体差异 162

四 源于移民语言的群体差异 163

五 源于政治的群体差异 166

第三节 美国华人受众的代际差异和华语电视内容模式 168

一 移民人口结构变化与代际差异的产生 168

二 代际差异与华语电视内容模式 172

第四节 美国华人受众的共性和华语电视内容模式 176

一 拥有接近的文化“码本” 176

二 拥有相近的解码方式 17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80

第六章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市场解析 181

第一节 美国华语电视市场的特点 181

一 市场规则 183

二 节目传输方式 185

三 市场竞争 190

第二节 美国华语电视的市场特点与内容模式 195

一 市场特点对内容模式的影响 195

二 应对市场特点的策略 198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02

第七章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与我国对外传播 204

第一节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存在的不足 204

一 节目内容方面的问题 204

二 传播渠道方面的问题 207

三 传播体制方面的问题 207

第二节 海外华语电视对于中国对外传播的意义 208

一 扩大传播范围 210

二 增强传播效果 213

第三节 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与我国对外电视传播 214

一 加强节目针对性 215

二 增进交流与合作 218

三 避免“政治化”美国华语电视媒体 22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22

结语 224

主要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