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印度佛教之部 1
一、论十二因缘 2
二、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5
(一)大乘佛教的兴起 5
(二)关于“大乘”的名称 6
(三)现代学者论大乘佛教 7
(四)大乘佛教的空论的特色 9
(五)大乘佛教论佛身 10
(六)大乘经论论大乘佛教 12
(七)结论:不舍世间的特色 13
三、佛三身说 17
四、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20
(一)资料问题与研究限度 20
(二)空的表面的矛盾性 22
(三)空是自性的否定 23
(四)双边否定 24
(五)空空逻辑与无住 25
(六)即非的诡辞 26
(七)对世界的态度 27
(八)关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9
(九)关于“空相”问题 30
(十)关于“空中无色”与“无无明尽” 31
五、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 37
(一)逻辑与中论 37
(二)是——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38
(三)思想律 39
(四)三段论 40
(五)两 难 42
(六)四句的矛盾 44
(七)四句的辩证意义 45
(八)其 他 47
六、龙树之论空假中 53
(一)空假中偈 53
(二)空与性 54
(三)假 名 55
(四)中 道 57
(五)二 谛 59
(六)两谛不离 60
七、否定式与中观辩证法有关年代的话 63
(一)中观派的立场——“空” 64
(二)真理的两个层次 67
(三)现象世界的不确定性 70
(四)空之悖论 70
(五)讹辩法与语义悖论 72
(六)否定的两面 74
(七)“神秘主义”与中观派 76
八、唯识宗转识成智理论之研究绪论 81
九、陈那的逻辑 174
(一)印度逻辑研究的方法论 174
(二)三支作法的基本构想 179
(三)因的三相说 184
(四)九句因说 186
(五)喻与似喻 192
十、法称的认识论 199
(一)绪 言 199
(二)正确的知识的泉源——知觉与推理 202
(三)知觉的真伪 204
(四)知觉的要素 208
(五)知觉的特性 214
(六)知觉的种类 216
(七)似知觉而实非知觉的东西 221
(八)“知觉的要素”补遗——知的自证性 222
十一、Pratyaksa与知觉 228
十二、“爱”的讨论 233
(一)佛法中的“爱”的本义 233
(二)辱佛与诬经 237
(三)赖皮格局 249
(四)通义的“爱”不是哲学观念 251
十三、印度佛教哲学名相选释 258
第二篇 中国佛教之部 295
十四、龙树与天台哲学 296
(一)三观与三谛 296
(二)三观、三谛与空假中偈 298
(三)三智与无我智 300
(四)相即与不离 303
(五)关于四教四门 304
十五、天台宗哲学名相选释 309
十六、龙树与华严哲学 343
(一)空与缘起的关系 343
(二)龙树的空义与法藏的解空 345
(三)八不缘起与六相缘起 347
(四)相即相入 350
(五)事事无碍与两谛不离 352
十七、华严宗的相即逻辑 358
十八、达摩禅 364
(一)达摩的资料 364
(二)理入与真性 366
(三)如来藏思想与《楞伽经》 368
(四)四行 370
(五)即清净心是佛 371
(六)舍妄归真及壁观 372
(七)结论 374
十九、从哲学与宗教看寒山诗 379
(一)寒山的生命情调 380
(二)寒山诗所表现的思想 384
(三)寒山诗与禅 387
二十、禅佛教哲学术语选释 392
二十一、佛教的真理观与体用问题 416
(一)两个根本的问题 416
(二)真理的称呼及其空寂性格 416
(三)从三法印到一法印 418
(四)真理的实现与世界 421
(五)真理的功用 422
(六)空寂之性如何能有功用? 425
(七)本迹义的体用关系 427
(八)含藏义的体用关系 430
(九)逻辑义的体用关系 431
(十)反 思 434
二十二、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 438
(一)良知的道德涵义及其发现 438
(二)良知的普遍性与恒照性 440
(三)良知即天理 441
(四)良知的实体义:存有论的依据 443
(五)灵知是超越的主体性 444
(六)灵知的普遍性与常照性 445
(七)灵知的空寂性与妙用 447
(八)“灵”的涵义 450
(九)灵知的存有论与宇宙论的涵义 452
(十)省 察 454
附录 457
1.The Arguments of Nāgārjuna in the Light of Modern Logic 457
2.Nāgārjuna on Emptiness,Provisional Nameand1 the Middle Path 481
3.Nāgārjuna and T'ien-t′ai Buddhism 496
4.Nāgārjuna and Hua-yen Buddhism 515
出版后记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