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绪言 11
0.1人行桥的困惑 11
0.2作为公共视域的人行桥 13
0.2.1城市交通的空间理论 13
0.2.2桥梁形态与桥梁造型 15
0.2.3桥梁美学与桥梁文化 16
0.3艺术视野的建立 17
1人行桥的历史 22
1.1萌芽 22
1.1.1天生桥 22
1.1.2木桥和石板桥 22
1.1.3缆索承重桥 24
1.1.4拱结构和拱桥 25
1.2发展 26
12.1大型桥梁的探索 26
1.2.2 宗教的影响 29
1.2.3城市生活的需要 31
1.3沉寂 36
1.3.1工业革命的影响 36
1.3.2钢铁的普及 36
1.3.3短暂的辉煌 39
1.4复兴 41
1.4.1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42
1.4.2城市标志与符号 44
2人行桥的视觉语言 49
2.1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 49
2.1.1点 50
2.1.2线 51
2.1.3面 52
2.2人行桥的视觉空间 52
2.2.1空间造型中的构成 53
2.2.2人行桥的空间构成 55
2.3人行桥的视觉设计原则 56
2.3.1几何 56
2.3.2尺度 59
2.3.3色彩 63
2.3.4 秩序 64
2.3.5 光影 71
3个体体验的范式 78
3.1空间的理解 78
3.1.1概念的空间 78
3.1.2感官的空间 81
3.1.3抽象的空间 83
3.2个体的体验 84
3.2.1身体的运动 85
3.2.2身体的参与 86
3.3体验场景——人行桥作为一种参与式环境 88
3.3.1特殊的体验场景 88
3.3.2封闭型场景 90
3.3.3街道型场景 90
3.3.4广场型场景 91
3.4“彼空间”与“他空间” 93
3.4.1空间并叙 95
3.4.2空间插叙 96
3.4.3空间断叙 98
3.4.4空间倒叙 98
4集体意识的集合 104
4.1人行桥的多重本体 104
4.1.1人行桥的通过功能 104
4.1.2人行桥的休闲功能 104
4.1.3人行桥的眺望功能 106
4.1.4人行桥的象征功能 106
4.2集体意识的象征意向 106
4.2.1隐喻式象征 109
4.2.2氛围象征 110
4.2.3 历史诠释象征 111
4.3集体意识的抽象意向 112
4.3.1再现式抽象 114
4.3.2表现式抽象 118
5历史文化的积淀 125
5.1人行桥的历史性 125
5.1.1历史性的解读 126
5.1.2文化认知的新途径 127
5.1.3文化的符号 129
5.2历史上的异样 131
5.2.1“异样”的来源 131
5.2.2解读“异样” 133
5.2.3创造下一个经典 135
5.3与历史文化的共生 138
5.3.1纪念过去 139
5.3.2叙述现在 140
6当代人行桥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144
6.1结构的艺术——施莱希的人行桥设计 144
6.1.1风格形成的原因 146
6.1.2代表作品评析 151
6.1.3后续的设计实践 152
6.2诗意的空间——卡拉特拉瓦的人行桥设计 154
6.2.1风格形式的原因 155
6.2.2代表作品评析 159
6.2.3后续的作品 162
6.3自由形式的人行桥设计 163
6.3.1下意识书写与自由绘画 163
6.3.2盖里的“自由设计” 164
6.3.3哈迪德的“自由塑形” 168
6.3.4关于自由形式人行桥的思考 169
7结语 173
参考文献 177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