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唐诗影响下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之家族性特色 5
第二节 唐诗影响下的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的动因与蒙汉文化交流关系 9
第一章 奇崛蒲松龄创作中受到的唐诗影响 22
第一节 蒲松龄诗歌中的唐诗接受 22
第二节 蒲松龄赋中的唐诗影响 29
第三节 蒲松龄词对唐诗的接受 32
第二章 学者博明的唐诗传承 34
第一节 宦海颠沛的博明 34
第二节 《西斋偶得》中的唐诗接受 37
第三节 博明创作中因袭的唐风 41
第三章 天才梦麟文学绮梦中的唐诗因子 50
第一节 梦麟诗歌思想内容中的唐诗传承 50
第二节 梦麟诗歌艺术风格的唐诗影响 56
第四章 杰出学者法式善及其家族的唐诗接受 64
第一节 法式善诗论中的唐诗观 66
第二节 法式善诗作的唐诗接受 74
第三节 法式善家族创作中所受到的唐诗影响 84
第四节 来秀词中的唐诗轨迹 89
第五章 唐诗对和瑛家族的文学创作的影响 92
第一节 和瑛与他的《易简斋诗钞》 92
第二节 和瑛《西藏赋》中的唐诗影响 101
第三节 和瑛家族文学中的唐诗接受 104
第六章 明安后裔的家族性唐诗接受 113
第一节 博卿额诗歌中的唐音 113
第二节 国柱、国栋兄弟对唐诗的传承 117
第七章 清前期唐诗接受史上的吉光片羽 123
第一节 色冷、嵩贵诗作中的唐风 123
第二节 松筠对唐诗时政特色的传承 127
第三节 清前期蒙古族诗人断章的唐韵流风 131
第八章 变动的道咸间托浑布、花沙纳、恩孚的唐诗接受 135
第一节 托浑布对唐诗的袭风 135
第二节 花沙纳的唐诗接受 140
第三节 恩孚的唐诗接受 142
第九章 不幸文人柏葰及孙崇彝的唐诗接受 146
第一节 柏葰诗歌中的唐风 146
第二节 柏葰赋的唐诗接受 152
第三节 崇彝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 153
第四节 崇彝词对唐诗的接受 160
第十章 晚清恭钊、瑞洵和锡缜、锡纶家族诗词创作的唐诗接受 164
第一节 恭钊诗歌中的唐诗传承 164
第二节 唐诗对恭钊词作的影响 171
第三节 瑞洵对唐诗的接受 174
第四节 锡缜诗歌中的唐诗余韵 176
第五节 锡缜词的唐诗接受 186
第六节 锡纶诗歌中的唐影 188
第十一章 清后期八旗驻防起家诗人瑞常、贵成、清瑞、白衣保、倭仁、恩泽、成多禄等创作的唐诗接受 192
第一节 杭州驻防起家的瑞常和贵成 194
第二节 京口驻防清瑞的唐诗接受 201
第三节 荆州驻防起家的白衣保和恩泽的唐诗范式 203
第四节 河南驻防出身的倭仁诗歌中的唐诗品格 211
第五节 吉林驻防起家的成多禄的唐诗沾溉 213
第十二章 咸同光时期杜甫诗歌影响下的叙事诗人柏春和延清 217
第一节 杜甫诗歌叙事手法对柏春的影响 217
第二节 杜甫对延清诗歌创作的影响 222
第十三章 晚近诗人三多、升允的唐诗接受 245
第一节 三多诗歌的唐诗接受 245
第二节 三多词的唐诗接受 263
第三节 升允诗歌中的唐风 267
第十四章 清代蒙古族女性创作中的唐诗接受 271
第一节 有意工文章的那逊兰保 271
第二节 闲阶爱月明的成堃 281
第十五章 晚清俊彦残编中的唐诗接受 282
第一节 光宣诗影中的唐诗接受 282
第二节 晚清余晖中的王者诗思 285
结语 290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