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哲学语言对于哲学思维导向关系的确立 1
第一节 语言与思维的相关性 2
一、语言优于思维说 5
二、思维优于语言说 10
三、语言与思维“曲线会合”说 17
四、简短结论 19
第二节 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规范作用 21
一、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物化规范” 22
二、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引导规范” 25
三、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固化规范” 28
第三节 哲学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导向论 30
一、语言对于艺术思维的导向作用 31
二、语言对于宗教思维的导向作用 42
三、语言对于科学思维的导向作用 53
四、哲学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导向作用 64
第一章 语言与哲学 87
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导源 87
一、“前文字”时期的语言 88
二、语言:原始文字 91
三、语言:表意文字 94
四、语言:表音文字 97
第二节 语言是哲学的原点 100
一、哲学是什么 101
二、哲学的意味:理性 105
三、“宇宙理性”的哲学原点:语言 113
第三节 语言的生长与哲学的形成 118
一、纯交际语言—超理性思维 119
二、象形语言—低级直觉理性思维 121
三、意象语言—高级直觉理性思维 123
四、抽象语言—理性思维 127
第二章 哲学语言 132
第一节 哲学语言与诸类语言的差异性 132
一、日常语言与哲学语言 133
二、文学语言与哲学语言 147
三、科学语言与哲学语言 158
第二节 哲学语言的特性 175
一、哲学语言是“完整的语言符号形式” 178
二、哲学语言是概念化的语言 181
三、哲学语言具有分析性和批判性 183
四、哲学语言具有多元性和合理冲突性 187
第三节 哲学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多重作用 191
一、哲学语言是哲学思维的“载体” 191
二、哲学语言是构成哲学思维活动的“支点” 193
三、哲学语言是哲学思维主体间交往的“中介” 195
第三章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方式 200
第一节 语言与思维方式 200
一、语言的变迁促成思维方式的选择 201
二、语言的差异性导引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207
三、语言的发展影响思维方式的变化 212
四、语言与思维方式的“相对世界”和“绝对世界” 218
第二节“确意语言”与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219
一、“确意语言” 220
二、“确意语言”对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 223
三、西方哲学语言的哲学思维方式 234
第三节“会意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 237
一、“会意语言” 237
二、“会意语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 243
三、中国传统哲学语言的哲学思维方式 254
第四章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实践基础 257
第一节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自然的实践”基础 258
一、“自然的实践”基础与文化氛围 258
二、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自然性” 262
第二节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自主的实践”基础 273
一、“自主的实践”基础与文化氛围 274
二、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主体性” 278
第三节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创新的实践”基础 290
一、“创新的实践”基础与文化氛围 291
二、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主体间性” 298
第五章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历史性 311
第一节 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历史相应性 311
一、语言与思维历史发展的相应性 311
二、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历史发展的相应性 314
第二节 哲学语言的历史是哲学思维的发展史 319
一、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相应性的历史反观 319
二、哲学语言的“历史意义” 334
第三节 哲学语言的开放性与哲学思维的进步 337
一、语言的限制与创造 337
二、哲学语言的开放性促使哲学思维的进步 349
主要参考文献 356
主要人名对照表 363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