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 精装珍藏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大一主编;黄峻,马长生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168530
  • 页数:5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华医学会组织国内最具权威的专家共同编写,准确的介绍了心血管病学的总论和心血管病近年来的新进展和新理论,以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主线,以提高专业人员理论与实际水平为目标进行全面阐述。全面介绍了心血管病学临床最先进的理论、最先进技术和技能。本书是中高级职称人员临床工作、科研、带教和临床教学重要内容。也是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应试者考前复习指导用书;本书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是高年资护理人员必备案头书。

第1章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预防 1

一、代表心血管疾病流行程度的主要指标 1

二、中国人群冠心病的流行程度和分布特征 2

三、中国人群脑卒中的流行程度和分布特征 3

四、心血管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 5

五、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及趋势的预测 6

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7

第2章 心脏解剖学 10

一、心包 10

二、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10

三、心腔 10

四、心壁 12

五、冠状血管 12

六、大血管 13

七、先天性心脏病的命名和分类 14

第3章 心血管生理学 16

第一节 心血管功能简介 16

一、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6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7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19

四、血管生理 19

第二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2

一、神经调节 22

二、体液调节 24

第4章 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学 26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 26

一、DNA、RNA和蛋白质 26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27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9

一、分子遗传的一般原则 29

二、单基因心血管疾病 30

三、多基因心血管疾病 31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32

一、治疗要点 32

二、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33

三、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34

第5章 心血管疾病的体格检查 36

一、脉搏 36

二、心前区搏动 37

三、心音 38

四、特殊疾病 42

第6章 心脏影像诊断学 43

第一节 心脏X线检查 43

一、心脏X线平片 43

二、心血管造影 43

第二节 心脏CT检查 45

一、CT硬件和基本原理 45

二、检查要点 45

三、心血管CT表现 46

第三节 心脏MRI检查 47

一、MRI基本原理 47

二、心脏MRI的安全性 48

三、心血管MRI表现 48

第四节 心血管核医学检查 49

一、心肌灌注显像 49

二、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53

三、放射性核素心脏功能显像 54

第五节 超声心动图 57

一、基本工作原理、诊断技术与正常参考值 57

二、临床适应证的选择 59

三、心脏疾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 59

四、已知心脏疾病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 60

五、常用的超声心动图特殊检查适应证 62

六、超声心动图新技术 63

第7章 心血管疾病常用无创诊断技术 65

第一节 心电图 65

一、心电向量环与临床心电图形成 65

二、心电图导联与心电轴 65

三、正常心电图 67

四、心室肥大与心房肥大 68

五、心肌缺血 69

六、心肌梗死 70

七、心肌炎与心肌病 71

八、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71

九、心律失常 71

十、心脏起搏心电图 74

第二节 运动试验 76

第三节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79

一、动态心电图系统的基本构成 79

二、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80

三、动态心电图的分析技术 80

四、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 81

第四节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82

一、动态血压监测设备 82

二、诊断标准 82

三、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83

四、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局限性 84

五、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 85

第8章 心脏生化标志物检测 87

一、心脏生化标志物的概念和分类 87

二、炎性标志物 88

三、心功能指标 89

四、心肌坏死指标 90

五、代谢类急性心脏事件标志物 92

六、凝血功能相关指标 93

七、心脏标志物即时检测 94

第9章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97

第一节 传统危险因素 97

第二节 新的危险因素 99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危险因素 101

第四节 生活方式改变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102

第10章 高血压病 104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104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117

第11章 冠状动脉疾病 126

第一节 稳定型心绞痛 126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3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 133

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41

三、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46

第三节 心肌梗死并发症 156

一、心力衰竭 156

二、心律失常 157

三、低血压和休克 158

四、心脏破裂 158

五、心室膨胀瘤 160

六、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及梗死后综合征 161

七、附壁血栓形成和栓塞 161

第12章 心力衰竭 165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165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184

第13章 心律失常 191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机制 191

第二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 199

第三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 207

第14章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213

第一节 心房扑动 213

第二节 心房颤动 215

第15章 心脏性猝死和心肺复苏 225

第16章 晕厥 240

第一节 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242

第二节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244

第三节 作为原发病因的心律失常 244

第四节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246

第五节 非晕厥发作病因(误诊为晕厥) 246

一、脑血管病“晕厥” 246

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晕厥” 247

三、精神和神经疾病所致的“晕厥” 247

第17章 基因相关的心律失常 249

第一节 Brugada综合征 249

第二节 长QT综合征 257

第三节 其他 263

第18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265

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检查 265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282

第三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 290

一、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290

二、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295

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297

四、临时心脏起搏器 308

五、特殊功能的人工心脏起搏器 309

第19章 心脏瓣膜病 311

第一节 二尖瓣疾病 311

一、二尖瓣狭窄 311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316

第二节 主动脉瓣膜病 319

一、主动脉瓣狭窄 319

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24

第三节 三尖瓣疾病及肺动脉瓣疾病 328

一、三尖瓣疾病 328

二、肺动脉瓣疾病 334

第20章 心内膜炎 339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339

第二节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348

第21章 心肌病 350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351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356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360

第四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361

第五节 未定型心肌病 363

一、心室肌致密化不全 363

二、线粒体病累及心脏 365

第六节 围生期心肌病 365

第七节 酒精性心肌病 367

第八节 药物性心肌病 369

第22章 心肌炎 370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370

第二节 立克次体性心肌炎 376

第三节 细菌性心肌炎 376

第四节 锥虫病 377

第23章 心包炎 379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379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382

第24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385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 385

一、房间隔缺损 385

二、室间隔缺损 386

三、动脉导管未闭 387

四、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 387

五、心内膜垫缺损 388

六、肺静脉和体静脉异位引流 389

七、其他瓣膜病病理生理学特征 389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 391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 397

第四节 动脉导管未闭 403

第五节 其他先天性心脏病 409

一、单纯肺动脉瓣狭窄 409

二、Ebstein畸形 410

三、主动脉缩窄 410

第25章 外周血管病 413

第一节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413

第二节 血栓性静脉炎 421

第26章 肺动脉栓塞 427

第27章 肺动脉高压 435

第28章 主动脉疾病 447

第一节 主动脉瘤 447

第二节 主动脉夹层 453

第29章 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诊断和治疗技术 459

第一节 冠状动脉造影 459

第二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72

第三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89

第四节 心脏导管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505

一、右心导管术 508

二、左心导管术 514

第五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515

第六节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519

第七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导管介入治疗 523

第八节 心包穿刺及引流术 533

第九节 心肌活检术 535

第30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处理 540

一、PCI相关的血栓形成及治疗 540

二、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544

三、PCI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545

四、他汀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 548

五、病例 549

第31章 心血管疾病合并的非心血管问题 551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合并肾脏疾病 551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疾病 554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与消化道疾病 557

一、胃食管反流病 557

二、胡桃夹食管 559

三、弥漫性食管痉挛 559

四、贲门失弛缓 559

五、功能性胸痛 560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560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564

一、关于精神心理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的可能机制 565

二、情感障碍的识别 566

三、双心医学的治疗模式 567

第32章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571

一、病理生理机制 571

二、抗血栓形成药物 572

三、心脏疾病中的抗血栓治疗和溶栓治疗 575

四、总结 579

附录A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心血管内科专业——副高级) 581

附录B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心血管内科专业——正高级)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