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儿童文学”的新界说 1
上编 宏观研究 13
第一章 “五四”以前中国儿童文学的态势 13
一 寻找共识 13
二 古道树下的童话记忆 15
三 近代儿童文学景观 27
第二章 “五四”:中国儿童文学的转型 32
一 历史提供的发展契机 32
二 儿童观的改变与儿童本位的倡导 36
三 “五四”儿童文学概貌 41
第三章 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 55
一 都有童心似火烈 55
二 《小说月报》与儿童文学 60
三 20年代崛起的丰碑 63
第四章 现代儿童文学的外来影响 69
一 域外来风 69
二 输入火种:新的题材与内容 70
三 文体革新:横的借鉴与纵的传承 77
第五章 流派:文学的自身选择和时代规范的交错 87
一 多样的流派 87
二 稻草人主义的文化精神 92
三 教育主义的来龙去脉 105
第六章 新时期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建设 123
〔附〕近十年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交流 140
下编 微观探索 149
第七章 叶圣陶童话的历史意义 149
一 童话泰斗的实绩 149
二 艺术童话:创新与突破 152
第八章 张天翼早期的长篇童话 163
第九章 现代童话的双子星座 174
第十章 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 186
一 早年的儿童文学活动 186
二 丰富驳杂的儿童文学理论 189
三 属于拓荒者 202
第十一章 上海:中国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 205
一 光荣的历史地位 205
二 班马这匹“马” 209
三 陈丹燕与《上锁的抽屉》 216
四 周锐童话的幽默精神 220
五 梅子涵小说的叙述视角 225
第十二章 行进中的思考 230
一 少年小说的心理学思考 230
二 云南儿童文学的精神风采 237
三 大西南的卓荦“歌孩” 245
四 幼儿文学的美学追求 255
五 告诉小读者关于人的朴素真理 261
六 “十三岁”与“猎雕” 264
第十三章 新文体的实验 269
一 少年自我历险小说 269
二 亲子小说:文学与医学的溶合 273
三 别具一格的文字诗 277
四 古典名著的“少儿版”改写 282
〔外编〕 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的理性纪录——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专著汇编(230种) 285
跋&王泉根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