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绪论 1
一、从文化的特点上讲 1
二、从学习文化的价值上讲 2
三、从文化交流上讲 4
四、东西方文明互补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5
第一章 文化的定义 8
一、文化的定义 8
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10
第二章 文化的起源 11
一、文化的起源 11
二、人类起源与发展 13
三、使用基因与肤色来判断人类的起源与分布 14
四、旧石器文化与新石器文化的区别 15
五、史前的物质文化 16
六、史前的精神文化 16
七、文字产生以后的文化 18
八、文字产生的意义 21
第三章 文化的特点 22
一、文化的特点 22
二、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22
三、文化的科学性 24
四、文化的间断性与连续性 25
第四章 文化发展中最常见的规律 27
一、对立统一规律 28
二、易经的阴阳根本律 29
三、五行相生相克律 29
四、佛教的因果律 29
五、儒家的中庸之道 30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 32
七、质量互变规律 32
八、进化论学说 33
九、两种文化说 33
十、矫枉过正的规律 34
十一、文化兴衰规律 34
十二、必然性与偶然性规律 36
十三、共生共鸣现象 37
十四、文化势差现象 39
十五、文化转移说 39
十六、黄宗羲定律 40
十七、东西方文化互补现象 42
第五章 文化兴衰的原因 44
一、地理气候说 44
二、地力耗尽说 45
三、逆境说 46
四、外力推动说 47
五、循环说 49
六、文化转移说 51
七、文化重构说 51
八、文化层面说 52
九、马克思主义观 52
第六章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55
一、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55
二、经济发展有时与文化发展成反比,属特殊规律 57
三、文化发展与经济有密切关系,但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59
第七章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61
一、劝农桑,重本抑末,减免租税 61
二、老者安之,救济孤寡穷困,与民休息 62
三、重用人才,招贤纳士 62
四、废除“连坐法”与“肉刑法” 62
五、节俭纳谏,宽待臣民,以德治民 63
六、采取和亲政策 64
第八章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66
一、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建立为文艺复兴及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6
二、夸美纽斯奠定的近代教育模式 69
三、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文化意义与科举制偏科带来的严重弊端 69
第九章 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关系 73
一、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的《乌托邦》及影响 74
二、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影响 75
三、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与艺术 78
四、19—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艺术 79
五、20世纪现代派文学与艺术 82
第十章 文化的分类 86
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88
二、语言文化与非语言文化 89
三、教育文化 93
四、军事文化 95
五、体育文化 97
六、心理学文化 101
七、经济学文化 104
八、网络文化 106
九、生物学的发展 107
十、翻译文化 111
十一、广播宣传文化 112
十二、影视文化 114
十三、计算机动画艺术 118
十四、精英文化 122
十五、社区文化 124
十六、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126
十七、雕塑艺术 128
十八、建筑艺术 129
十九、书法艺术 134
二十、音乐文化 137
二十一、昆曲文化 140
二十二、旅游文化 143
二十三、服装文化 144
二十四、装饰文化 151
二十五、中国传统文化 154
二十六、中国史学文化 155
二十七、中国考古学文化 158
二十八、中国政治文化 162
二十九、中国医药学 163
三十、中国礼仪文化 165
三十一、雅文化与俗文化 166
三十二、中国民俗文化 169
三十三、中国民居文化 172
三十四、客家文化 175
三十五、中国绘画艺术 177
三十六、中国园林文化 179
三十七、中国酒文化 181
三十八、中国茶文化 186
参考书目 193
附录 198
附一:世界近代文化史应以文艺复兴为开端 198
附二: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原因浅论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