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父亲的童年 1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人 1
大旱之年降临人世 4
“细语温情喂药汤” 5
靠奖学金读完小学 7
第二章 动荡的中学时期 10
“我要读中学” 10
农家子弟读书的艰辛 11
苏州中学卧轨请愿 14
巧拒童养媳 16
寻求进步的小学教员 17
被通缉的日子 19
南京中央大学的旁听生 21
第三章 走进开封城的河南大学 23
勤工俭学求知识 23
国民党和共产党谁能救中国? 26
加入中共地下党 28
第四章 新四军的东进战略 32
“我叫周利人” 32
奔赴抗日前线 34
抗日挺进团 39
王明错误路线的干扰 44
新四军东进战略的风波 46
第五章 开创路东天长抗日根据地 52
孤身深入敌后的特殊任务 52
冒险穿越津浦铁路 55
锲而不舍 找寻联系人 57
成立天长中心县委 62
秘密交通线和情报网 66
巧妙建立秘密武装 70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72
抵制来自党内的“左”倾思潮 77
第六章 盐城民运工作的开拓者 83
初入盐城 百废待兴 83
调查民情 战友情深 85
盐城成为华中地区指挥中心 90
精心组建民运工作队 92
把解决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放在第一位 95
重点突破 两个区先行成立农救会 99
民运工作得到刘少奇的充分肯定 100
逃婚的革命者 103
“犹如当年的海陆丰” 105
第七章 空前艰巨的反“扫荡”斗争 108
盐城失守 形势急剧恶化 108
联络同志 坚持原地武装斗争 112
临危受命 重组抗日政权 116
除汉奸、杀叛徒、稳定人心 122
重组县武装,粉碎日寇“伪化”企图 126
共产党是保护人民利益的 131
战地黄花分外香 134
建立灰色机构,准备第二次反扫荡 141
发动群众 改造水网地形 142
迅速扩充地方武装力量 146
最困难的时候来临 149
终于赢得反扫荡的胜利 152
第八章 苏南长兴的风风雨雨 155
淮南新铺整风学习 155
渡江南下 156
带回来一个俊媳妇 159
子弹壳的故事 161
一切为了前线战斗 165
母亲突然患病 167
雨夜渡江北撤 168
第九章 大连老虎滩 171
去大连的路上 171
大连治病的日子 175
新生命带来的欢乐 178
第十章 参加组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 182
张爱萍的邀请 182
接管国民党海军上海资产 184
芜湖狄港的海空战 186
组建青岛海军基地 190
第十一章 新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桥头堡 193
走进新中国现代农业科学的桥头堡 193
一次“平静”的大清理 197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200
培养青年科技人员 203
“全心全意地为科研和科研人员服务” 206
生气勃勃的华东农林干部学校 208
专业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 210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我们” 212
“做愉快前进的干部” 215
第十二章 踏入钢铁战线 217
钢铁,“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 217
新来的党委书记 219
计划管理制度的建立 222
一件军大衣的温暖 225
丰富职工的业余活动 227
跟父亲去上钢三厂 229
建立生产责任制 230
工人群众的“后勤部长” 233
第十三章 上钢五厂的建设奇迹 238
1070万吨钢的高指标 238
热情高涨的年代 240
一个月炼出钢 243
大跃进留下的后遗症 246
苏联专家的抱怨 247
重伤病危 249
“三面红旗”也轰然倒下 251
风景如画的小琪山疗养院 253
第十四章 重回农业战线 257
参加革命不是为了享福 257
边工作边养伤 259
“周政委还和当年一样,没有变” 262
城市中的“农民” 263
桃园的义务劳动 265
暑假跟父亲回老家 267
山林粮和山林布 270
推动蚕桑发展 271
第十五章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75
社教运动中的另类 275
二次下乡搞社教运动 280
父亲的预感 285
第十六章 从天而降的政治灾难 286
“文化革命”的风暴 286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289
“一·二六”夺权 293
愈演愈烈的武斗 294
三根肋骨四颗牙 297
“陈、包、张反革命集团”的黑干将 301
父亲的光环消失靠自己扎根农村 304
第十七章 一定要活到彻底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308
桥头“五七干校” 308
武装押送 回乡探母 313
冥冥之中的护佑 317
到桥头看望父亲 318
“五七干校”有一个能干的老人 323
第十八章 残阳如血 328
重获自由 328
“宁愿杀头也不批邓” 330
江南的土地竟如此贫瘠 332
发展养猪业是突破口 334
兴建规模千头猪的种猪场 336
不张声势悄悄干 340
猪饲料中的智慧 343
猪粪沼气供热 345
改造耕地成稳产高产的良田 346
母亲去张巷村过“五一”节 347
两个大西瓜 348
一盘没有开封的棋 349
远近闻名的“夜游神” 352
大旱之年大丰收 354
别忘了乡亲 356
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358
第十九章 苏蜜瓜的故事 362
第十个副专员 362
瓦屋山麓的瓜种基地 363
统一领导思想 坐镇繁种基地 365
一台吃瓜留种的好戏 368
普及种瓜新技术 370
“有些人官当大了,心离群众远了。” 373
“苏蜜1号”搞活整个西瓜产业 374
第二十章 多种经营新面貌 376
重振地区蚕桑产业 376
农村经济的“三只老虎” 382
锅就支在脚背上 家就安在群众中 383
农村也要发展工业 385
处理纠纷的艺术 387
天目湖的砂锅煨鱼头 388
溧阳第一期苗木技术培训班 393
第二十一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95
改革开放新形势 395
援助地方企业发展 399
瓦屋山下筑路架线 垦荒建场 406
南山园艺场的崛起 409
生态桃园 综合发展 416
一心为职工的领头人 420
第二十二章 情深似海 423
站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423
父亲和母亲的爱心接力 427
为革命烈士“化缘” 428
述不尽的天长情结 432
溧阳南山的一次采访 435
深山里的“亲戚” 439
第二十三章 晚年轶事 443
诗书传情 心神交融的知己 443
华东海军老同志座谈会 448
十年政治较量终见分晓 450
留给后代的祖训 453
继承光华中学的革命传统 457
最后一次家庭聚会 458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时光 464
最后一次远行 464
癌症晚期 467
“心中无私天地宽” 470
病房里唱响《国际歌》 472
一块不寻常的碑文 474
尾声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