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 1
一、我所理解的逻辑起点 1
二、大学的历史原点和逻辑起点 3
三、大学逻辑起点和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同一性 7
四、大学精神和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来源于大学的逻辑起点 9
第二章 高等教育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哲学 12
一、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从认识论到知识论 12
二、高等教育管理哲学的核心问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22
三、事业与产业:高等教育产业性的争论 29
第三章 现代大学理念 38
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 38
二、大学精神的文化传统问题 49
三、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52
四、高等教育职能和大学精神的演进 54
第四章 弊端及其对策 63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八大问题 63
二、高教问题成因浅析 72
三、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79
第五章 任重道远的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之路 89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多元化 89
二、办学目标的多元化:学制改革的滞后 91
三、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元化:壁垒有待打开 93
四、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的多元化:单一化格局尚未打破 95
五、高考招生多元化:任重道远 97
六、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举步维艰 98
七、结语:启示与反思 101
第六章 治理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第三部门 105
一、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 105
二、治理是一种新的社会管理理念 113
三、高等教育宏观治理需要第三部门 114
四、高等教育第三部门概观 117
五、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第三部门之管见 119
六、结语 121
第七章 大学的治理结构 125
一、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模式 125
二、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大学制度 129
三、高校决策管理模式的理论和选择 139
四、大学校长的遴选、治校理念和体制 149
五、教授委员会——学术权力的合理使用 159
六、大学章程——依法治校 167
七、小结 170
第八章 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考 173
一、大学“行政化”是一种必然 173
二、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75
三、大学的本真特性 177
四、“去行政化”大学可作为之处 180
第九章 作为学术职业的高校教师 184
一、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184
二、高校人事管理的特色:作为学术职业的教师 186
三、深圳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出台的现实背景与政策期许 189
第十章 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群体认知 191
一、缺失和扭曲: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审视 191
二、探究和借鉴:美国的大学教授协会 194
三、重塑和建设:培养高度的学术职业群体认知 195
第十一章 对高校的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 199
一、高校教学运行机制 199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202
三、高校教学管理实践 206
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性思维 208
第十二章 以生为本,构建高校的学生工作新机制 214
一、学生工作的基本理论 214
二、中国特色的学生管理 220
三、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简介 223
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25
第十三章 关于高考和高考改革的思考 229
一、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 229
二、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 232
三、高考两面看 239
四、对高考的哲学思考 245
五、其他国家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考 255
六、我国高考改革的困境和出路 260
第十四章 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 267
一、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阶段释义 267
二、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反思 270
三、后大众化阶段:关注无边界化和核心质量 272
第十五章 论高等教育核心质量 276
一、大学之忧——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危机 276
二、大学之思——高等教育的核心质量的提出和阐释 279
三、大学之本——高等教育核心质量的固守和提升 281
第十六章 从博洛尼亚进程看两岸四地高等教育一体化前景 285
一、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步伐 285
二、热切与窘境:两岸四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现状 287
三、借鉴与展望:两岸四地高等教育一体化 291
第十七章 把澳门建设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特区 294
一、澳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规划 294
二、澳门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制约发展的因素 296
三、在横琴岛建设国际高等教育特区 299
第十八章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 303
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中国当前状况 303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 305
三、高教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307
四、潘懋元——一座理论勇气和学术良知的丰碑 309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