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选题缘起 1
0.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5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8
0.4 理论基础 11
0.5 研究方法 14
第一章 篇章可理解性研究概述 18
1.1 以篇章为目标的可读性研究 21
1.1.1 篇章版式的可读性 22
1.1.2 可读性计算公式 23
1.2 以篇章接受者为目标的可理解性研究 27
1.2.1 汉堡派的可理解性概念 27
1.2.2 篇章接受者的反应测试 31
1.3 兼顾篇章和篇章接受者特点的可理解性研究——Groeben的篇章理解维度 32
1.4 立法篇章的可理解性研究 35
1.4.1 对立法篇章文体的批评 36
1.4.2 立法篇章可理解性的经验分析 39
1.5 小结 42
第二章 中德刑法篇章理解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44
2.1 篇章可理解性与篇章理解:篇章语用学诠释 45
2.2 篇章理解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48
2.2.1 篇章理解的认知基础 48
2.2.2 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 50
2.3 专用语研究与语言理解 57
2.3.1 专用语与法律专用语概念 58
2.3.2 专用语研究 61
2.4 篇章语言学相关理论与篇章理解 68
2.4.1 篇章的衔接与连贯 69
2.4.2 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衔接与连贯 80
2.4.3 篇章功能 84
2.4.4 篇章类型与专业篇章类型 89
2.5 小结 94
第三章 立法篇章的交际语用特征 96
3.1 立法篇章的篇章生产者和篇章生产活动:立法活动 97
3.2 法律规范的功能 99
3.3 立法篇章的篇章接受者和篇章接受活动:法律功能的实现方式 100
3.4 小结 102
第四章 中德刑法语料处理技术介绍 103
4.1 刑法的宏观结构 103
4.2 中德刑法语料处理技术说明 107
4.2.1 刑法语料衔接手段标注及赋码工作相关概念介绍 108
4.2.2 语料赋码标准说明 114
4.2.3 语料检索结果统计 124
4.3 小结 130
第五章 中德刑法衔接与连贯特征评析 132
5.1 精确性在中德刑法篇章衔接手段中的体现 134
5.1.1 重复 134
5.1.2 替换 153
5.1.3 评析 157
5.2 简洁性在中德刑法篇章衔接手段中的体现 171
5.2.1 省略 171
5.2.2 替代 178
5.2.3 连词 196
5.2.4 篇章指示 212
5.3 刑法篇章互文性的篇章语用学评析 293
5.3.1 刑法篇章理解的语境及所反映的动态篇章观 294
5.3.2 刑法篇章理解的内在认知条件 297
5.4 小结 305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307
参考文献 320
附录 331
附录1:全书图表一览 331
附录2:法学与法律语言学专家评价意见 333
就高莉女士的著作《基于语料库的立法篇章可理解性研究》相关法律部分的鉴定意见 334
《基于语料库的立法篇章可理解性研究》的鉴定意见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