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传统的日本 1
年表 2
第一章 德川政权 6
日本国家的起源和武士的出现 11
德川家康和将军职位 16
巩固统治 21
权力的纵向延伸 27
权力的正统化 30
权力的象征及其实质 36
日本和世界 38
第二章 城市、商业和生活方式 46
城市革命 48
城市和商业 52
农业商品化和原初工业化 57
对外贸易 60
阶级、身份和生活水平 65
第三章 自我与社会 72
武士道和武士伦理 73
商人对新儒学的思考 79
平行之“道”:商家家训和农民圣人 84
性别与现实 88
自我和群体 93
“身为日本人”的共性 97
第二篇 革命年代的日本 107
年表 108
第四章 明治维新 115
经济灾难和社会叛乱 116
新论说和新宗教 120
失败的改革和落空的期望 123
外患 125
美国引发危机 130
1854~1860:对外国人的让步和国内的强硬路线 133
1860~1864:公武合体 138
1864~1868:最后的较量 142
明治“维新”概念的形成 148
第五章 “新开端” 150
革命清算 151
击退反对党 157
了解西方 163
岩仓使节团 166
知识分子和教育家 169
促进文明开化 172
第六章 缔造立宪政体 177
执政者对宪法和代议制政府的思考 177
反对的事例和纷纭的论争 180
伊藤博文起草宪法 184
公民道德和国家意识形态 189
《大日本帝国宪法》 194
第七章 走向工业高度发展的未来 198
国家干预以及经济的基础设施 199
松方通货紧缩和经济新方向 204
私人企业家和轻工业的成长 208
农村地区的贡献 211
行业之首“棉纺业”和日本工业先驱 215
大商业、重工业和财阀 220
“牺牲在工业进步的祭坛上” 226
近代经济的确立 229
第八章 经历明治梦想 234
工厂工人 235
丈夫和妻子 244
儿童和学校 248
神职人员与皈依者 254
前瞻 258
第三篇 新世纪的日本 261
年表 262
第九章 帝国的建立 269
边界和关系的重新确定 270
新兴的帝国主义思想 276
中日战争 280
对俄国的胜利 285
对朝鲜的殖民统治 291
日本帝国主义 296
第十章 新觉醒和新现代性 299
政党政治家挑战寡头执政者 300
主流政党、群众政治运动和政党内阁 305
大正民主与自由主义 310
合作的帝国主义 313
帝国的管理 317
城市中等阶级 324
叛逆的年轻人 330
第十一章 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 334
现代经济及其对照面 335
焦躁不安的佃农 341
愤怒的工人 344
政治分歧的扩大 352
“移山的时刻已经到来” 356
少数民族的声音 360
“国民的羊倌” 366
日本何去何从 369
第四篇 战争中的日本 375
年表 376
第十二章 “国家危急时期” 383
满洲事变 385
国内激进的右翼势力和恐怖主义 391
一意孤行 394
保卫伪满洲国,扩大敌对行动 397
政党政府的倒台 400
压制政治多元化 403
经济复苏与企业集团 409
“二二六”事件 415
第十三章 追求新秩序 419
滑入战争 420
在中国的僵局 423
新政治体制 428
新经济体制 432
帝国的重构 436
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 440
日本南进,面对美国 446
1941年秋 452
第十四章 大东亚战争 459
战争、政治及经济动员 461
整顿后方 467
统治“大东亚共荣圈” 471
战争局势峰回路转 476
围攻下的生活 482
投降 487
第五篇 当代日本 495
年表 496
第十五章 被占领的岁月 501
美国人和日本人,麦克阿瑟和吉田茂 502
旧梦想,新希望,普通的日本人 507
非军事化 513
民主化 517
分权化 523
转向 531
独立 536
第十六章 复兴与丰裕 544
自由民主党的统治 547
高速增长与政府主导 552
企业社团与战后复兴 557
丰裕与新中产阶级 563
农民家庭与幸福生活 567
昭和晚期经验评说 571
怀旧的流行 577
第十七章 又一个新世纪 579
破碎的泡沫 580
批评与寻找千年末感伤的疗法 584
国际社会中的日本 587
社会义务,自我实现 592
麻烦的年轻人和受攻击的学校 599
少数民族的挑战 602
时间和自我 607
附录 611
词语注释 611
延伸读物 619
索引 643
中日历史大事年表对照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