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玉忠,肖克义,张广军编著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807645719
  • 页数:264 页
图书介绍:随即评价,是根据教育教学情景进行的即时、即地、即兴评价,是伴随着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表现,以及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的评价。

第一章 随即评价概述 3

一、随即评价概念 3

二、随即评价的内涵 3

专题一 第一层面的含义:随即评价的时间、地点和场景与反馈的时间、地点和场景是同一的 4

专题二 第二层面的含义:随即评价的时间、地点与反馈的时间、地点不相同 5

三、随即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 6

专题一 表现在评价的起始点上的不同 6

专题二 表现在评价的关注点上的不同 8

专题三 表现在评价功能上的差异 10

专题四 表现在评价指标上的差异 11

专题五 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差异上 13

专题六 表现在评价方法上的不同 15

四、随即评价具有的特征 18

专题一 随即评价具有机智性 18

专题二 随即评价具有幽默性 19

专题三 随即评价具有鼓励性 20

专题四 随即评价具有针对性 21

专题五 随即评价具有及时性 22

专题六 随即评价是建立在一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24

专题七 随即评价与教育教学过程同步 25

专题八 随即评价注重个体差异 28

第二章 随即评价功能 31

一、随即评价的教育功能 31

(一)肯定性随即评价 31

专题一 随即评价要让学生对课业充满希望和渴求 32

专题二 运用随即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4

专题三 运用随即评价扩大学生自信源 37

专题四 运用随即评价体现对学生的信任 39

专题五 运用随即评价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42

专题六 评价要给学生自尊 45

专题七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7

专题八 评价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49

专题九 评价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1

(二)否定性随即评价 54

专题一 批评学生时,与学生商量 56

专题二 包含关怀的否定评价 58

专题三 评价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60

专题四 激励性否定评价 62

专题五 平等式否定评价 64

专题六 抑扬式批评 66

专题七 调侃式否定评价 68

专题八 反衬式否定评价 70

专题九 批评错误和保护优点结合起来 72

专题十 寓否定评价于肯定评价之中 74

二、评价的导向功能 76

专题一 引导式评价 77

专题二 激励性引导评价 79

专题三 利用情景进行引导评价 82

专题四 创设情景进行导向评价 84

专题五 暗示性导向评价 86

专题六 启发式导向评价 88

专题七 示范引导评价 90

三、评价的激励功能 92

专题一 尊重、赞美式激励评价 92

专题二 赏识性激励评价 94

专题三 勉励式激励评价 97

专题四 信任式激励评价 98

专题五 前景激励评价 100

专题六 竞赛激励评价 102

专题七 榜样激励评价 105

专题八 间接激励评价 106

专题九 关怀性激励评价 108

专题十 目标性激励评价 110

专题十一 宽容性激励评价 112

第三章 随即评价的载体运用 117

一、动态评价载体 117

(一)语言作为评价载体 117

专题一 口头评价语作为评价载体 117

专题二 口语赠言作为评价载体 119

专题三 书面赠言作为评价载体 120

专题四 表扬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1

专题五 引导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2

专题六 平等商量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3

专题七 借用故事、笑话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4

专题八 指导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5

专题九 情感交流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6

专题十 暗示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7

专题十一 以“韵文”作为评价载体 128

专题十二 “对联式”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29

专题十三 幽默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30

专题十四 激将式作业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31

专题十五 试卷细节批语作为评价载体 132

专题十六 整体试卷评语作为评价载体 133

(二)其他载体形式 135

专题一 以动作作为评价载体 135

专题二 以目光作为评价载体 136

专题三 以声响作为评价载体 137

专题四 录像配解说词作为评价载体 138

专题五 校园广播作为评价载体 139

二、静态评价载体的运用 140

专题一 物品作为评价载体 141

专题二 图形、符号作为评价载体 143

专题三 照片作为评价载体 144

专题四 班级板报作为评价载体 145

三、评价载体的选择 146

(一)“非张扬”性评价载体的选用 146

(二)“张扬”性评价载体的选用 147

第四章 随即性评价实施的渠道 151

一、校内表现记录评价 151

专题一 课堂表现评价材料 151

专题二 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记录 152

专题三 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记录表 154

二、校外活动记录评价 155

专题一 校外英语学习记录评价 156

专题二 英语录音专项 157

专题三 英语阅读专项记录 158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盒)的运用 160

专题一 家长收到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盒)” 160

专题二 任课教师收到的“成长记录袋” 162

四、家访评价 163

专题一 鼓励性家访评价 164

专题二 诊断性家访评价 165

专题三 引导性家访评价 166

专题四 矫正性家访评价 167

五、其他渠道评价 168

专题一 “家—校联系卡”评价 168

专题二 生日会评价 171

专题三 学科竞赛评价 172

专题四 测试讲评试卷评价 173

专题五 社会实践评价 175

第五章 随即评价实施的工具和手段 179

一、硬件评价工具和软件评价工具 179

专题一 硬件和软件评价工具是同一评价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179

专题二 硬件和软件评价工具表现的形态特点 180

专题三 硬件与软件评价工具是相对的 181

专题四 评价工具的表现形式专 183

二、物化评价工具 184

三、随即评价工具 185

专题一 课堂观察记录评价 185

专题二 学科日记评价 187

专题三 读书笔记评价 188

专题四 访谈或座谈评价 189

专题五 自评、他评评价表 190

专题六 学习档案评价 192

专题七 项目演示评价 193

第六章 多元主体的随即评价 197

一、学生互评 197

专题一 个人评价 197

专题二 小组评价 198

二、教师评 200

专题一 评价小组 200

专题二 评价个人 202

三、家长评价 204

四、学生自评 205

第七章 表现性随即评价 209

一、设计表现性任务 209

专题一 口头表达评价 209

专题二 课堂活动表现评价 210

专题三 实验操作评价 211

专题四 完成作品评价 212

专题五 模拟表演评价 213

二、表现性评价的重点 214

(一)重点评价表现成果或作品 214

专题一 不易提供表现过程的观察资料重点评价成果 215

专题二 不同的表现过程会产生同样的成果 216

专题三 对学生表现成果或作品的评价具有鉴定期表现能力的作用 217

专题四 对表现过程早已熟知,已成为共识,只需评价结果 218

(二)重点评价表现过程 219

专题一 表现过程预示、决定着结果的情况 219

专题二 过程已经安排好,注重观察学生表现过程 220

专题三 表现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隐形的,重点评价表现过程 221

专题四 表现无形态成果产生 222

专题五 评价表现过程,可促进成果的改进 223

专题六 表现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离达到的目标较远时,重点评价表现过程 224

五、表现性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25

(一)表现性随即评价的目的要明确 225

(二)要提供适当的情境 225

(三)选择评价工具 226

(四)选择观察办法 226

第八章 提高随即评价的有效性 229

一、过分表扬激励产生的负面效应 229

(一)养成学生爱慕虚荣的心理 229

(二)产生“温室效应” 229

(三)鼓励、表扬使学生产生依赖 230

(四)破坏了师生间真诚的关系 230

(五)使学生产生被操纵和失去尊严的感觉 230

(六)使学生滋生阿谀奉承的恶习 231

(七)过分表扬、激励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231

二、常见的无效性评价现象 231

(一)评价没有教育性 231

专题一 教育评价“窄化”为智育评价 232

专题二 评价密度不适当导致评价的无效性 233

专题三 没有威信的教师评价学生而导致的无效性 234

专题四 评价者没有真实情感的投入而导致的无效性 236

(二)评价没有正确的引导、导向作用 237

专题一 评价不能起到导向作用,导致评价无效 237

专题二 评价没有矫正效应,导致评价无效 239

专题三 对学生不关心的事项进行评价,使评价无效 240

专题四 评价不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41

专题五 评价超出了被评价者的忍耐时限,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 243

专题六 评价将学生的兴趣引到对奖励的追求上,使评价无效 244

(三)评价无激励性,无促进作用 245

专题一 评价没有赋予奖品一定的褒奖成分 245

专题二 评价没有使学生产生差距感 246

专题三 评价没有能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无效性 247

专题四 评价没能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造成无效性 248

专题五过分表扬激励会产生“疲软”现象 249

(四)评价不负责任导致的无效性 250

专题一 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的无效性 251

专题二 错误性的评价导致的无效性 252

专题三 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妄加评价 253

三、正确运用各种“效应”,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254

专题一 “标签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254

专题二 “共生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256

专题三 “门槛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257

专题四 “瓦拉赫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259

专题五 “德西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259

专题六 “蝴蝶效应”在评价中的运用 260

专题七 “马太效应”的成分太多,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262

主要参考书目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