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4
内容提要 4
ABSTRACT 6
目录 8
图片目录 12
表格目录 13
梁序 14
魏序 16
绪论 宏大叙事与个案深描 19
一、学术理路与研究现状 21
二、玛利诺会历史的研究现状与局限 30
三、本文主旨及方法 35
四、史料分析 40
第一章 普世主义的东方实践 46
一、欧洲——北美——东方:普世主义的现实路径 49
〈一〉反天主教传统与美国天主教会的成长 49
〈二〉美国的国际地位与海外传教 54
〈三〉新教:竞争与动力 57
〈四〉美国主义与梵蒂冈教廷 60
二、东方实践:美国天主教传教会与中国情结 65
〈一〉宏图初现:玛利诺传教会的成立 65
〈二〉国家意识与传教海外:玛利诺特质 69
〈三〉东方实践:中国情结 72
第二章 磐石初奠:作为玛利诺传教基地的香港 76
一、有朋西来:1918年的香港天主教地图 76
二、落户香江 81
三、安家赤柱——香港总部 87
四、语言训练——这根拐杖缠满荆棘 92
五、CHIKNOLLER:神父早期在港生活的文本依据 98
第三章 「看这些人」:生活在日占英属香港的罗马天主教的美国神父 102
一、战云压城与早期救助 103
二、个体记忆与群体经历 106
〈一〉「幸运的爱尔兰人」——Fr.Maurice A.Feeney 107
〈二〉异乡的囚禁生活——Fr.John C.Troesch 112
〈三〉拘禁也是自由——Fr.Bernard Meyer和Fr.Donald Hessler 118
第四章 救赎之都〈一〉——地上之城 130
一、公共领域与慈善救助 130
二、港英政府的慈善政策与传教会介入 133
〈一〉涌入避难港湾的人潮 133
〈二〉难民的际遇——各种文本的阐释 137
〈三〉香港政府的难民救助政策与传教会介入 141
三、玛利诺与战后香港的重建 145
〈一〉难民中心个案 145
〈二〉医疗 163
〈三〉食品:「面条神父」〈the“noodle priest”〉 166
〈四〉玛利诺教育理念的实践 169
第五章 救赎之都〈二〉——上帝之城 173
一、玛利诺神父的传教方法与果效 173
二、被「吃」的玛利诺神父如何看待「大米基督徒」 190
三、玛利诺神父的自我救赎 192
第六章 宗教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天主教传教会与国际政治 197
一、举世瞩目的「难民之都」 198
二、来自美国的救济机构之个案 199
〈一〉食品援助——Meals for Millions 202
〈二〉知识分子援助——Free Chinese Literature Project〈FCLP〉 203
〈三〉综合援助——Free China Relief Association〈FCRA〉 205
三、大部分团体的政治意涵与香港的政治处境 207
四、玛利诺的政治底线 210
〈一〉美国天主教的政治传统 210
〈二〉玛利诺的政治倾向 213
第七章 天主教普世浪潮与作为地域个案的香港玛利诺 221
一、全球视野:梵二会议与玛利诺传教会 221
二、地域个案:香港教区会议与玛利诺传教会 226
三、转型:从致力传教到文化交流 230
结语 认同——在天国和人世之间 237
参考文献 245
1、档案类 245
2、论文类 245
3、西文书籍类 246
4、中文书籍类 249
附录 252
1、本文中所见之玛利诺神职中英姓名录 252
2、日占期间拘留营关押玛利诺神职名录 252
3、二战后在港服务难民之玛利诺神职简介 253
4、二战后香港玛利诺男修会会长 254
5、档案所见之各年在港神职名录 254
6、1951-1952年玛利诺神职在港中转情况 258
致谢及后记 261
名词及人名索引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