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性耕作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旺盛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5502583
  • 页数:4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保护性耕作制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耕作技术、地表覆盖技术、稳产丰产技术等。

上篇 理论与进展 3

第1章 保护性耕作制概念及其演变 3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产生 3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以及内涵与外延 4

1.3 保护性耕作制及其意义 6

1.4 保护性耕作制的技术原理 9

第2章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17

2.1 国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17

2.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25

2.3 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设前景 29

中篇 共性技术 37

第3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土壤耕作技术 37

3.1 华北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37

3.2 东北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43

3.3 南方稻田保护性土壤耕作技术 49

3.4 西北少免耕土壤耕作技术 56

3.5 土壤轮耕技术 61

第4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秸秆还田技术 70

4.1 秸秆还田技术概述 70

4.2 秸秆还田技术和效应研究进展 76

第5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绿色覆盖技术 88

5.1 农田绿色覆盖技术应用进展 88

5.2 农田绿色覆盖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91

5.3 农田绿色覆盖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 106

第6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产量效应与栽培管理技术 108

6.1 主要生态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产量效应 108

6.2 典型生态区保护性耕作产量限制因素与栽培管理技术 114

第7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机械化技术 140

7.1 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140

7.2 华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145

7.3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制的机械化技术 152

7.4 长江下游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157

7.5 西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159

第8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64

8.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草害发生规律 164

8.2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病害发生规律 178

8.3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虫害发生特点 181

8.4 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策略 183

第9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固碳减排技术 186

9.1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增碳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186

9.2 保护性耕作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特点与原理 193

9.3 保护性耕作的固碳减排潜力 197

9.4 保护性耕作减排技术应用前景及政策建议 204

第10章 保护性耕作制的生态经济评估技术 209

10.1 我国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评价研究进展 209

10.2 保护性耕作共性关键技术界定评价指标与技术特征量化分析 212

10.3 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224

10.4 保护性耕作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232

下篇 区域模式 243

第11章 东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模式 243

11.1 原垄留茬播种结合苗期深松少耕技术模式 244

11.2 垄向区田技术模式 250

11.3 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技术 256

11.4 玉米留高茬行间直播技术 259

11.5 玉米灭高茬整地技术 260

11.6 玉米留荐垄侧种植技术 262

11.7 国营农场耕作技术模式 263

第12章 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模式 267

12.1 夏玉米免耕覆盖种植模式 268

12.2 小麦少耕覆盖种植模式 272

12.3 小麦免耕覆盖种植模式 276

12.4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少耕与深松轮耕模式 281

第13章 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模式 290

13.1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风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291

13.2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技术 295

13.3 砂田耕作法 299

第14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311

14.1 黄土高原丘陵区免耕秸秆覆盖技术模式 312

14.2 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冬闲期立茬少耕栽培技术 315

14.3 坡耕地带状种植周年覆盖水土保持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20

14.4 黄土高原丘陵区马铃薯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25

第15章 黄土高原旱塬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332

15.1 秸秆还田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32

15.2 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44

15.3 全程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技术 349

15.4 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55

第16章 干旱绿洲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365

16.1 干旱绿洲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模式 365

16.2 干旱绿洲区春小麦固定道耕作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模式 375

第17章 西南地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386

17.1 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386

17.2 麦稻轮作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94

17.3 西南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402

第18章 长江中游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410

18.1 春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411

18.2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415

18.3 免耕种植黑麦草—双季稻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 418

18.4 双季稻“双免”栽培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 421

第19章 长江下游保护性耕作模式 427

19.1 稻麦两熟周年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427

19.2 油菜覆草免耕拓行摆栽保护性耕作技术 432

19.3 黑麦草免耕套种保护性耕作技术 435

第20章 京郊生态圈保护性耕作模式 438

20.1 京郊治裸防尘农田覆盖技术模式 438

20.2 京郊冬小麦防尘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模式 444

20.3 京郊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