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 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然性和本质的学说 4
二、工人阶级专政是建成社会主义的主要工具 11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建立。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阶级和阶级斗争 17
四、过渡时期中苏维埃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基础。列宁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计划 27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 33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33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及其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方法的根本区别和优越性 37
三、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强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际意义 40
三、农业集体化 45
一、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必然性 45
二、苏联全盘集体化的前提 45
三、集体农庄制度在苏联的胜利。农业集体化这一革命变革的意义 53
四、农业劳动组合是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关于在组织上经济上巩固集体农庄和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集体农庄制度的措施 57
四、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 62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62
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66
三、社会主义在苏联胜利的国际意义 70
五、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73
一、人民民主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之一 73
二、社会主义成分的建立。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成分,阶级和阶级斗争 78
三、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82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 90
主义建设 90
一、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阶段 90
二、过渡时期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成分和阶级 9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00
七、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 116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的基本特点和它同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的根本区别 116
二、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的部门结构 123
三、技术进步及其在社会主义生产及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的途径 136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配置的基本原则 143
八、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49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49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生所有制。两种社会主义企业 157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财产 165
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决定性力量。公有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是提高生产力和建成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168
九、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72
一、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性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主观的和偶象化观点的批判 172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80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和劳动者福利的增长 186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 191
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197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的产生及其本质 197
二、社会主义计划化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及展的规律的反映。社会主义计划化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206
十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劳动 217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及其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根本区别 217
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222
三、社会主义的劳动协作,它与资本主义劳动协作的区别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 226
四、社会主义竞赛及其在及展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233
五、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236
十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货币 24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本质 243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及其属性 248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和利用的性质 257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必耍性和本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职能 261
五、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稳定性 268
十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27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273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形式 278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不断增长 283
十四、经济核算和赢利。成本和价格 287
一、经济核算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287
二、经济核算企业的资金组织 299
三、产品的价值和成本。降低成本的途径 312
四、社会主义企业的赢利 317
十五、社会主义再生产 323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本质 323
二、社会总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326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它的增长、分配和再分配 338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基金的形式和用途 344
五、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福利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扩大再生产 347
十六、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35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学说 354
二、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第六个五年计划是解决苏联基本经济任务的一个重大步骤 358
三、共产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的建立 370
四、社会主义国家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工具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