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修义,童世骏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8123670
  • 页数:512 页
图书介绍: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曾经造成哲学本身的终结的印象。然而正如恩格斯晚年所指出的那样,这终结同时也是一个新开端。后黑格尔时代的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无疑给这一时代烙下了最鲜明的印记,但只有把他们的工作与他们同时代哲学家的工作放在一起,我们才得到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历史画面。为充分认识这个时期西方哲学的那些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理论成就,为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参照比较,我们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形式、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在本书的五篇(18章)中分别讨论哲学观、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论这五个占据19世纪中下期西方哲学家头脑的主要问题,并在每篇小结中对这些问题上的各派观点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观点进行集中的比较研究,以求从一个融历史与理论于一体的视角出发对双方作更好的理解。

总序&徐麟 1

序&冯 契 1

绪论 1

第一篇 西方哲学的“认同危机”——关于哲学对象、任务和前途的论争 28

第一章 西方传统哲学对哲学对象和任务的认同及“认同危机”的发生 28

1 西方古代的哲学观 28

2 西方近代的哲学观 34

3 “认同危机”的表现及其根源 46

第二章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52

1 “形而上学是神学的变种”——孔德 52

2 形而上学属于不可知的领域——斯宾塞和赫胥黎 56

3 形而上学是无法用经验来检验的假定——马赫 60

4 形而上学是“道德光学的幻觉”——尼采 66

5 形而上学是历史上的一种世界观类型——狄尔泰 72

第三章 哲学向何处去——探寻哲学出路的各种新尝试 79

1 哲学是科学的综合——孔德 79

2 哲学是最高等级的概括知识——斯宾塞 83

3 作为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科学哲学——马赫 89

4 哲学不是知识体系,探讨哲学是个人的行动方式——克尔凯戈尔 94

5 哲学不是知识而是新价值的创造…尼采 99

6 哲学是世界观理论——狄尔泰 104

第四章 维系传统哲学观的种种努力 110

1 以调和怀疑与信仰为宗旨的形而上学——布拉德雷 111

2 非理性的形而上学——从叔本华到柏格森 119

3 以经验科学为基础的自然哲学——毕希纳和海克尔 129

4 折衷主义的体系哲学——欧根·杜林 143

本篇小结 151

第二篇 认识论 160

第一章 知识与实在 160

1 实在是知识的起源和原本——毕希纳等德国自然主义者 160

2 实在是“不可知者”——斯宾塞和赫胥黎 164

3 实在作为消极意义上的“自在之物”——赫尔姆霍茨和朗格 170

4 实在是感觉的构造——穆勒和马赫 174

5 实在是虚构——尼采 180

6 实在是精神性的,无所不包的整体——布拉德雷 182

第二章 知识与行动 189

1 知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孔德 189

2 行动是知识的基础——赫尔姆霍茨 191

3 知识的功能是“适应”环境——马赫和阿芬那留斯 194

4 知识是意志的工具——尼采 199

第三章 理智、直觉和本能 203

1 本能、直觉和理智之间的连续性——斯宾塞 204

2 直觉是“无意识推论”——赫尔姆霍茨 206

3 “超理智的”直觉是理智的本能——柏格森 209

第四章 心理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和社会的东西 218

1 心理主义——穆勒、马赫、赫尔姆霍茨、朗格和尼采 219

2 逻辑主义——弗莱格和胡塞尔 226

3 社会学主义——孔德和杜克海姆 231

本篇小结 240

第三篇 科学方法论 247

第一章 理论与经验 247

1 理论与事实的相互依赖——孔德 247

2 科学中的基本观念是先验的——惠威尔 250

3 所有科学都是对经验的归纳——穆勒 255

4 科学的任务是对事实的描述——马赫 257

第二章 科学能否统一? 263

1 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统一——孔德 263

2 以“第一原理”为基础的科学统一——斯宾塞 268

3 以中立要素一元论为基础的科学统一——马赫 271

4 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文化科学)的根本对立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 273

第三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上) 278

1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奠基——孔德 278

2 社会科学的逻辑结构——穆勒 284

3 社会科学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斯宾塞 295

第四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下) 303

1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系统阐发——杜克海姆 303

2 作为人文研究之方法论的解释学——狄尔泰 318

本篇小结 333

第四篇 社会历史观 340

第一章 社会进步及其动力 340

1 把精神发展当作基础的社会进步观——孔德和巴克尔 341

2 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观——斯宾塞 349

3 以“伦理过程”为核心的社会进步观——赫胥黎和克鲁泡特金 355

第二章 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 363

1 人的活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孔德、斯宾塞 364

2 介于决定论与意志自由论之间——穆勒 369

3 把“绵延”当作“基本自我”的自由意志论——柏格森 372

第三章 个人与社会 378

1 “反形而上学”的社会整体论——孔德 379

2 理性主义的个体主义——穆勒和斯宾塞 383

3 浪漫主义的个体主义——施蒂纳、卡莱尔和尼采 392

4 “形而上学”的社会整体论——布拉德雷 402

本篇小结 407

第五篇 价值论 417

第一章 伦理价值观的冲突和“价值”问题的突现 417

1 近代伦理价值观的总特征及其理论前提 418

2 精神价值至上还是物质功利至上? 430

3 普遍主义与反普遍主义之争 437

第二章 价值哲学的兴起 449

1 “价值”范畴如何引入哲学——洛采 449

2 把价值和评价置于哲学思考的中心——尼采 456

3 作为整体的哲学是价值哲学——文德尔班 461

4 “哲学开始于价值问题开始的地方”——李凯尔特 466

第三章 价值哲学的主要论题 472

1 价值领域的特征 472

2 价值、评价与认识 479

3 价值评价合法性的根据 485

本篇小结 497

后记 505

丛书后记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