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章成,董鸣,陶建平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20763
  • 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们多年来在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概括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四川植被地理,中国植被分布,群落更新,入侵植物生态学,寄生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毒理,植物克隆生态学,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生态适应和应用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在我国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篇 植被生态学 3

第1章 四川主要森林植被地理 3

1.1 四川亚热带高山常绿针叶林 3

1.1.1 四川亚热带高山常绿针叶林的地理分布 3

1.1.2 四川亚热带高山常绿针叶林的群落特征 4

1.1.3 四川亚热带高山常绿针叶林的发生与来历 5

1.2 四川亚热带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 5

1.2.1 高山栎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5

1.2.2 高山栎林的分布中心 5

1.3 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

1.3.1 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地理分布 6

1.3.2 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类型的区系与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6

1.3.3 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垂直带谱上的特征 6

1.3.4 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部类型中的南亚热带类型问题探讨 7

1.4 四川亚热带针叶林 7

1.4.1 四川亚热带针叶林的群系与地理分布 7

1.4.2 四川亚热带针叶林的群落特征 8

1.4.3 四川亚热带针叶林的群落演替 8

1.4.4 四川亚热带针叶林的群系分布规律 9

1.5 四川其他植被类型学上的地理学问题 10

第2章 四川现代植被地理研究 11

2.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地理分布和起源 11

2.2 亚热带针叶林的地理分布与起源 13

2.3 亚高山常绿针叶林的起源与迁移 13

2.4 高山栎林的发生 15

2.5 结论 16

第3章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7

3.1 中国常绿阔叶林形成的地理背景 17

3.2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特点 17

3.3 中国典型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18

3.3.1 群落外貌 18

3.3.2 群落结构 20

3.4 中国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模式与演替特点 20

3.4.1 演替模式 20

3.4.2 演替特点 21

3.5 中国常绿阔叶林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21

3.5.1 研究的回顾 21

3.5.2 常绿阔叶林研究现状 22

3.5.3 常绿阔叶林研究的展望 23

第4章 略论中国植被及其分布规律 25

4.1 中国的自然条件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25

4.2 中国植被的基本类型 25

4.2.1 针叶林 25

4.2.2 阔叶林 25

4.2.3 灌丛和灌草丛 26

4.2.4 草原和稀树草原 26

4.2.5 荒漠 27

4.2.6 高山冻原与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 27

4.2.7 草甸 27

4.3 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 28

4.3.1 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28

4.3.2 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29

第二篇 植物群落生态学 33

第1章 高山生态系统“工程师”——垫状植物的促进作用 33

1.1 植物群落的促进作用 33

1.2 垫状植物的促进作用 34

1.2.1 垫状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 34

1.2.2 垫状植物促进作用的表现 35

1.3 垫状植物促进作用的影响因子 36

1.3.1 海拔高度 36

1.3.2 胁迫程度 37

1.3.3 空间位置 37

1.3.4 时间阶段 37

1.3.5 物种地域归属 38

1.3.6 受益物种生活型 38

1.4 促进作用的作用机制 38

1.4.1 胁迫梯度假说 38

1.4.2 生态位分化机制 38

1.5 问题与展望 39

1.5.1 存在的问题 39

1.5.2 研究展望 39

第2章 气候变化下的高寒森林更新:潜在影响与机制 43

2.1 引言 43

2.2 对土壤种子库萌发的影响 45

2.2.1 研究背景与问题 45

2.2.2 增温对种子萌发的潜在影响 46

2.2.3 影响机制 47

2.2.4 生态学意义 50

2.3 对森林人工与自然更新的影响 51

2.3.1 研究背景与问题 51

2.3.2 增温对森林更新的潜在影响 51

2.3.3 影响机制 52

2.3.4 生态学意义 56

2.4 对不同施肥管理方式森林更新的影响 57

2.4.1 研究背景与问题 57

2.4.2 增温的潜在影响 57

2.4.3 影响机制 57

第3章 小径竹与森林更新研究进展 66

3.1 小径竹种群生态学研究 66

3.1.1 种群生理生态研究 66

3.1.2 种群结构动态及调节 67

3.2 林冠环境与小径竹的克隆生长 68

3.3 小径竹对森林树种更新的影响 69

3.3.1 小径竹对乔木幼苗定居及生长的影响 69

3.3.2 小径竹对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9

3.4 小径竹开花与森林更新 70

3.5 小径竹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71

3.6 展望 72

第4章 重庆市重点湿地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研究 77

4.1 研究区域概况 77

4.2 调查方法 77

4.3 结果与分析 78

4.3.1 湿地植物区系和植物种类 78

4.3.2 湿地植被类型和分布 81

4.4 讨论 83

第三篇 植物种群生态学 87

第1章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中的几个问题 87

1.1 植物种群数量动态及其机理研究 87

1.1.1 种群动态的数学模型研究 87

1.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88

1.3 植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 88

第2章 寄生植物生态学: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 90

2.1 引言 90

2.2 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90

2.3 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生长的影响 91

2.3.1 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92

2.3.2 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94

2.4 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95

2.5 寄生植物与植物群落中其他营养级的交互作用 95

2.5.1 外界资源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 95

2.5.2 土壤微生物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 96

2.5.3 寄生植物对土壤的下行效应 98

2.6 寄主植物对寄生植物的防御 99

2.7 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 100

2.8 展望 100

第3章 金属型植物比较生态毒理学及耐性机制 103

3.1 金属型植物概述 103

3.2 金属型植物的比较生态毒理 104

3.2.1 金属型植物重金属抗性及吸收对策 104

3.2.2 金属型植物光合、蒸腾生理生态 106

3.2.3 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途径 111

3.3 金属型植物抗性与矿质营养耐性的关系 113

3.4 金属型植物异速生长效应及机制 115

3.5 金属型植物耐性机制 117

3.5.1 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控制机理 117

3.5.2 细胞区室化机制 118

3.5.3 细胞内螯合机制 119

3.5.4 抗氧化代谢机制 120

3.6 金属型植物研究问题和展望 120

3.6.1 金属型植物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 120

3.6.2 金属型植物耐性机理研究 121

3.6.3 金属型植物应用技术改进 121

第4章 红树植物对陆海交错带湿地持久性污染物生态行为影响 126

4.1 全球的红树植物及其分布研究 126

4.1.1 全球主要红树植物分类 126

4.1.2 全球红树植物分布 127

4.1.3 中国红树林资源及其分布 132

4.2 陆海交错带滨海湿地持久性毒物的污染研究 137

4.2.1 陆海交错带滨海湿地现状 137

4.2.2 陆海交错带滨海湿地的特征 138

4.2.3 滨海湿地污染现状 139

4.2.4 陆海交错带滨海湿地持久性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140

4.3 红树植物对持久性污染物生态行为影响 142

4.3.1 红树植物对持久性污染物的阻滞 142

4.3.2 红树植物对持久性污染物的吸收 144

4.3.3 持久性污染物在红树植物根际的转化与迁移特征 145

4.3.4 红树植物治理陆海交错带湿地持久性污染物的应用与展望 147

第5章 山西霍山野核桃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151

5.1 研究区概况 151

5.1.1 样地设置 152

5.1.2 龄级划分 152

5.1.3 点格局分析 152

5.2 结果分析 153

5.2.1 野核桃龄级结构 153

5.2.2 野核桃种群不同龄级及枯木的空间格局 153

5.2.3 野核桃种群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 154

5.2.4 野核桃种群不同龄级个体与枯木的空间关联 156

5.3 讨论和结论 157

5.3.1 讨论 157

5.3.2 结论 157

第四篇 植物个体生态学 161

第1章 植物克隆生态学:变化环境中克隆性状的功能性分析 161

1.1 引言 161

1.2 植物克隆及其环境 164

1.2.1 植物克隆性及其表现 164

1.2.2 植物克隆环境特征 166

1.2.3 克隆性状及其功能划分 167

1.3 克隆构型及其可塑性 169

1.3.1 间隔子长度及其可塑性 170

1.3.2 分枝强度及其可塑性 172

1.3.3 分枝角度及其可塑性 173

1.4 克隆整合 174

1.4.1 整合格局和整合方向及其可塑性 176

1.4.2 整合强度及其可塑性(资源对比度) 177

1.5 克隆分工 180

1.5.1 分株资源投资格局 181

1.5.2 分株资源获取器官形态及其可塑性(获取资源的结构) 183

1.6 克隆繁殖与有性繁殖比 185

1.6.1 生物量投资及其可塑性 187

1.6.2 分生组织投资及其可塑性 188

1.7 克隆存储 190

1.7.1 物质和能量储存及其可塑性 191

1.7.2 分生组织储存及其可塑性 192

1.8 克隆生长 193

1.8.1 分株数量增长速率及其可塑性 193

1.8.2 构件数量增长速率及其可塑性 196

1.9 克隆扩展 197

1.9.1 径向扩展及其可塑性 197

1.9.2 面积扩展及其可塑性 197

1.10 小结 198

1.11 未来研究的建议 200

第2章 入侵克隆植物的生化防御策略 213

2.1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 213

2.1.1 植物的抗性 213

2.1.2 植物的免疫系统 214

2.1.3 植物抗病基因序列与结构多样性及进化特征 215

2.1.4 防御信号途径间形成的网络结构 216

2.1.5 植物抗病性对生物入侵研究的启示 217

2.2 植物与内生细菌 219

2.2.1 植物内生细菌的存在与发生的根源 219

2.2.2 植物内生细菌与宿主植物的互利与协同演化 220

2.2.3 植物内生细菌对生物入侵研究的启示 221

2.3 克隆植物入侵的新型武器——化感作用 221

2.3.1 化感物质的产生及其发生途径 221

2.3.2 入侵克隆植物化学防御物质与土壤系统演化关系 223

2.3.3 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 225

2.4 丛枝菌根真菌与克隆植物入侵 225

2.4.1 AMF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225

2.4.2 AMF与克隆植物入侵 227

2.5 植物激素在入侵克隆植物生化防御中的作用 229

2.5.1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229

2.5.2 植物激素的特殊功能 232

2.5.3 植物激素与克隆植物的入侵 233

第3章 濒危植物夏蜡梅研究进展 244

3.1 夏蜡梅的系统地位 244

3.2 夏蜡梅的生物学特性 245

3.2.1 夏蜡梅的形态特征 245

3.2.2 夏蜡梅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特征 245

3.2.3 夏蜡梅的开花与传粉习性 246

3.2.4 夏蜡梅的细胞学特征 246

3.2.5 夏蜡梅的发育生物学 247

3.2.6 双受精和种子形成 247

3.2.7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247

3.3 夏蜡梅群落特征 248

3.3.1 夏蜡梅群落种类组成 248

3.3.2 夏蜡梅群落外貌特征 248

3.3.3 夏蜡梅群落结构特征 248

3.3.4 夏蜡梅群落物种多样性 248

3.3.5 夏蜡梅种群结构 249

3.4 夏蜡梅次生代谢产物 249

3.4.1 夏蜡梅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 249

3.4.2 环境因子对夏蜡梅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249

3.4.3 夏蜡梅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250

3.5 夏蜡梅生理生态与生长 250

3.5.1 夏蜡梅的光合特性 250

3.5.2 夏蜡梅及其主要植物叶片灰分含量及热值的季节动态 250

3.5.3 夏蜡梅幼苗的形态可塑性 251

3.6 夏蜡梅繁殖生态 251

3.6.1 夏蜡梅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251

3.6.2 夏蜡梅的开花物候与传粉成功 251

3.6.3 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251

3.7 夏蜡梅不同大小级种子的生理特性 251

3.7.1 夏蜡梅种子化学成分分析 251

3.7.2 夏蜡梅种子大小对其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 252

3.7.3 夏蜡梅种子大小对其幼苗生长与植株建成的影响 252

3.8 夏蜡梅遗传多样性 252

3.8.1 夏蜡梅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252

3.8.2 夏蜡梅小距离范围的遗传分化分析 253

3.9 夏蜡梅空间遗传结构与分子系统地理学 253

3.9.1 夏蜡梅种群空间遗传结构 253

3.9.2 夏蜡梅自然种群cpSSR遗传变异 253

3.9.3 夏蜡梅分子系统地理格局 254

3.9.4 夏蜡梅冰期避难所及种群扩张路线的推测 254

3.9.5 夏蜡梅优先保护单元的确定 254

3.10 夏蜡梅逆境生理生态 254

3.10.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生理特性的影响 254

3.10.2 光强对夏蜡梅子叶显微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255

3.10.3 铜离子对夏蜡梅种子萌发生理的影响 255

3.11 夏蜡梅的濒危机制及保护对策 256

3.11.1 夏蜡梅稀有和濒危的历史因素 256

3.11.2 夏蜡梅稀有和濒危的人为因素 256

3.11.3 夏蜡梅稀有和濒危的内在因素 257

3.11.4 夏蜡梅的保护策略 258

第4章 植物多酚研究进展 262

4.1 引言 262

4.1.1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 262

4.1.2 抗辐射能力 263

4.1.3 抗氧化能力 263

4.1.4 抗心脑血管疾病能力 264

4.1.5 抗癌能力 264

4.1.6 抑菌消炎能力 265

4.1.7 护肝益肾能力 265

4.2 植物多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66

4.2.1 植物多酚与次生防御 266

4.2.2 植物多酚与逆境生理 267

4.2.3 植物多酚与养分循环 268

4.3 植物多酚的应用 269

4.3.1 植物多酚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 269

4.3.2 植物多酚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270

4.3.3 植物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70

4.3.4 植物多酚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71

4.3.5 植物多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72

4.3.6 植物多酚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273

4.3.7 植物多酚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273

4.3.8 植物多酚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75

4.4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276

4.4.1 水浴加热法 276

4.4.2 回流加热法 276

4.4.3 超声波辅助法 277

4.4.4 微波辅助法 277

4.4.5 生物酶解法 277

4.4.6 离子沉淀法 278

4.4.7 超临界流体法 278

4.4.8 生物膜法 278

4.4.9 层析分离法 279

4.5 植物多酚定量分析方法 279

4.5.1 络合反应 279

4.5.2 氧化还原反应 280

4.5.3 亲和加成反应 282

4.6 研究展望 282

第5章 植物水淹适应性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 288

5.1 水淹环境下影响植物生长的胁迫因素 289

5.1.1 外部因素 289

5.1.2 内部因素 290

5.2 水淹胁迫下植物对碳水化合物消耗和储备的权衡 290

5.2.1 植物在生理形态上的变化——伸长生长或抑制伸长生长 290

5.2.2 水淹前后植物碳水化合物总量与水淹耐受能力的关系 291

5.2.3 水淹下植物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的分配变化 292

5.3 水淹胁迫下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 293

5.3.1 植物激素的调节 293

5.3.2 植物酶的调节 294

5.4 水淹胁迫下影响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相关基因 295

5.5 水淹胁迫下植物碳水化合物研究的意义和展望 295

5.5.1 现实意义 295

5.5.2 理论研究展望 296

第6章 羊草沿东北盐-碱梯度的生理和生长响应 301

6.1 引言 301

6.2 材料和方法 301

6.2.1 实验地点 301

6.2.2 测量土壤和植物特性 302

6.2.3 测量种群特性 302

6.2.4 测量不同土壤层次水势变化 303

6.2.5 数据分析 303

6.3 结果 303

6.4 讨论 304

第7章 丛枝菌根(AM)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308

7.1 引言 308

7.2 丛枝菌根的概念及多样性研究 308

7.3 AM真菌对土壤无机养分利用的研究 309

7.4 AM真菌对土壤有机养分利用和腐生营养能力的研究 309

7.5 AM真菌改善生态系统营养平衡的研究 310

7.6 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养分动力学机制研究 311

7.7 研究展望 311

第8章 当前生物入侵研究的热点及其发展趋势 315

8.1 生物入侵研究的回顾 315

8.2 生物入侵的含义 315

8.3 前生物入侵研究的热点 315

8.3.1 生物入侵的机制 315

8.3.2 生物入侵的生态效应 316

8.3.3 种群动态的分子机制 317

8.4 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317

第五篇 应用生态学 321

第1章 植物篱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研究 321

1.1 植物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321

1.1.1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研究现状 322

1.1.2 植物篱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进展 323

1.1.3 植物篱研究展望 325

1.2 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326

1.2.1 植物篱及其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326

1.2.2 植物篱对坡地不同土壤层次物理性质特征的影响 332

1.2.3 植物篱对土壤有机碳的固持作用 338

1.3 植物篱对坡面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346

1.3.1 各小区不同采样点微生物数量分析 346

1.3.2 不同小区的细菌分离结果 347

1.3.3 各小区不同采样点土壤生物量碳分析 348

1.3.4 各小区不同采样点土壤生物量氮分析 349

1.3.5 结论 350

1.4 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效应研究 350

1.4.1 植物篱对坡耕地径流泥沙的影响 350

1.4.2 植物篱条件下坡耕地土壤的抗蚀性变化特征 351

1.4.3 植物篱控制面源污染的临界带间距确定 353

1.4.4 植物篱技术在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54

1.5 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效益研究 356

1.5.1 等高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效益研究 358

1.5.2 经济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综合效益研究 362

1.5.3 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拦截效应 366

1.5.4 利用植物篱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及其综合效益 368

1.5.5 三峡库区植物篱坡地农业技术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371

1.5.6 植物篱技术的推广应用 378

第2章 珍稀植物药生态循环农业及其全产业链发展——以浙江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为例 383

2.1 珍稀植物药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培育 383

2.2 珍稀植物药生态循环农业工程设计 384

2.3 珍稀植物药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的功能作用分析 385

2.4 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养生旅游资源 386

2.4.1 养生旅游与产业生态旅游资源 386

2.4.2 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养生旅游发展探讨 386

2.5 有机国药全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387

2.5.1 珍稀植物药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整体设计 387

2.5.2 寿仙谷珍稀植物药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功能 388

2.6 结论与建议 390

2.6.1 加强科技创新,打造科技研发团队 390

2.6.2 拓展养生旅游,积极融入区域品牌 391

2.6.3 追求综合效益,实施知识产权交易 391

2.6.4 追求品牌效益,提升品牌忠诚度 391

2.6.5 追求优化功能,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391

2.6.6 追求品质保证,建立质量追踪系统 391

2.6.7 坚持科学发展,健全企业文化体系 392

第3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393

3.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393

3.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393

3.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与危害 396

3.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400

3.2.1 植物修复技术 400

3.2.2 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耐受性 401

3.2.3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超积累机制 407

3.3 展望 410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415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发展历程 415

4.1.1 国外研究发展进程 415

4.1.2 国内研究发展进程 415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与特点 416

4.2.1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涵 416

4.2.2 脆弱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 416

4.2.3 脆弱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 417

4.2.4 脆弱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 417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18

4.3.1 脆弱性评价的原则 418

4.3.2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方法体系 419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421

4.5 研究展望 423

第5章 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思考 425

5.1 生态学与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 425

5.1.1 生态学 425

5.1.2 什么是环境问题 425

5.1.3 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 425

5.2 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25

5.2.1 人口问题 426

5.2.2 粮食问题 426

5.2.3 能源问题 426

5.2.4 资源问题 427

5.2.5 环境污染问题 428

5.3 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 428

5.3.1 生态危机 428

5.3.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428

5.3.3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对策 428

第6章 重庆市生态地球化学 430

6.1 重庆市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430

6.1.1 重庆市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进展 430

6.1.2 重庆市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432

6.1.3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社会经济意义 453

6.2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应用前景展望 454

6.2.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 454

6.2.2 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456

6.2.3 地方病研究、防治中的应用 457

6.2.4 生态环境预警中的应用 458

6.2.5 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459

6.2.6 其他方面的作用 459

6.3 建议 459

6.3.1 政策建议 459

6.3.2 具体工作开展建议 461

第7章 水生植物及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研究与实践 465

7.1 引言 465

7.1.1 水污染的原因 465

7.1.2 水污染的主要类型 466

7.1.3 水污染的主要治理技术或方式 466

7.2 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的原理与方法 466

7.2.1 原理 467

7.2.2 方法 467

7.2.3 水体净化植物的选择 467

7.3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和净化污水的机理或过程 469

7.3.1 水生植物的生态生理特性 469

7.3.2 水生植物气体交换与输导代谢的影响因素 471

7.3.3 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生态学原理 471

7.4 水生植物形态和生理特性对污水长期浸泡的响应 473

7.4.1 水生植物形态对长期污水浸泡的响应 473

7.4.2 水生植物生理特性对长期污水浸泡的响应 474

7.4.3 污染水体里有害污染物对水生植物生理和生长的影响 474

7.4.4 多环芳烃(PAH)污染对水生植物生理的影响 474

7.4.5 表面活性剂(LAS)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475

7.5 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生理机制和净化修复技术 475

7.5.1 淡水水生植物对江河湖泊水体的净化修复机理或作用 475

7.6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 478

7.7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480

7.7.1 湿地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480

7.7.2 人工地的基本结构、组成及特点 485

7.7.3 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的优势 486

7.8 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与人工湿地运行 487

7.8.1 人工湿地的运行原理及污染物去除机制 487

7.8.2 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作用 488

7.9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对污水净化的协同作用 491

7.9.1 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491

7.9.2 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 491

7.9.3 湿地基质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 491

7.9.4 湿地微生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 492

7.10 湿地水生植物的筛选和群落的构建与搭配 492

7.10.1 最适湿地植物的筛选 493

7.10.2 深根湿地植物培植技术 493

7.10.3 湿地植物合理搭配技术 493

7.11 影响人工湿地净化效率的因素 494

7.11.1 气温变化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494

7.11.2 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对人工湿地磷净化效果的影响 494

7.12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应用与实践 495

7.12.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95

7.12.2 我国人工湿地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496

7.13 我国有代表性的人工湿地工程 497

7.14 水生植物及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现存问题与探索 498

7.14.1 人工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局限及应对措施 498

7.15 讨论与结语 500

第8章 植物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501

8.1 主要生态学原理 501

8.1.1 生态学是城市园林植物选择的基础 501

8.1.2 景观生态学是城市园林绿化布局的基础 502

8.2 植物生态学应用发展 503

8.2.1 朴素应用阶段 503

8.2.2 初步应用阶段 504

8.3 主要应用概述 506

8.3.1 植物选择 506

8.3.2 绿地生态功能 507

8.3.3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509

8.3.4 公园建设 511

8.3.5 居住区绿地建设 513

8.4 展望 514

8.4.1 节约型和可持续园林建设 514

8.4.2 防灾避险和生态修复 515

8.4.3 关注大环境,发展大园林 515

第9章 重庆三峡库区油桐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 519

9.1 重庆三峡库区油桐的资源现状 519

9.2 重庆三峡库区发展能源植物油桐的优势 520

9.2.1 具有油桐生长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 520

9.2.2 拥有油桐资源产业的历史基础 520

9.3 油桐产业的发展前景 520

9.3.1 作为能源植物的发展前景 520

9.3.2 油桐其他经济价值的发展前景 521

9.4 对三峡库区油桐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521

第10章 地质时期低CO2浓度对植物的影响研究 523

10.1 低CO2浓度与植物进化适应 523

10.2 低CO2浓度对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524

10.3 低CO2浓度对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524

10.3.1 光合生理 524

10.3.2 水分生理 525

10.4 低[CO2]与其他逆境因子 525

10.4.1 低[CO2]与干旱胁迫 525

10.4.2 低[CO2]与低温 526

10.4.3 低[CO2]与N、P营养缺乏 527

10.5 低[CO2]对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527

10.6 小结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