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新泰概况 1
一 位置与环境 1
二 历史沿革与文化 1
第二节 陶文发现概况 3
一 新泰一中陶文发现、清理及收藏 3
二 西南关窑址的清理及陶文的发现 5
三 南关遗址陶文的发现及调查 5
四 南西周遗址陶文的发现及调查 5
第二章 陶窑遗址及出土遗物 6
第一节 一中地层堆积及出土遗物 6
一 地层堆积 6
二 地层出土遗物 7
三 小结 31
第二节 西南关制陶作坊遗址 32
一 地层堆积 32
二 陶窑及相关遗迹 33
三 出土遗物 33
四 小结 39
第三节 南关及南西周遗存 40
一 南关遗存 40
二 南西周遗存 44
三 小结 47
第三章 一中出土陶文 48
第一节 “立事”陶文 48
一 陈得类 49
(一)葉陈得叄? 49
(二)葉陈得叄肨 55
(三)葉陈得叄僕 64
(四)葉陈得叄俓 75
(五)訚间陈得立缰 85
(六)訚间陈得立僕 86
(七)訚间陈得立? 88
(八)?昜陈得叄? 89
(九)?昜陈得叄亳 92
(一○)?昜陈得叄? 94
(一一)?昜陈得叄肨 96
(一二)平?陈得 97
二 北郭陈喜类 101
(一)北郭陈喜僕 101
(二)北郭陈喜缰 111
(三)北郭陈喜丁 114
(四)北郭陈喜? 122
三 陈惄类 128
(一)陈惄立事丁 128
(二)陈惄立事? 135
(三)陈惄立事僕 138
四 陈戢类 141
(一)陈戢立事? 142
(二)陈戢立事僕 146
(三)陈戢立事缰 151
五 陈宴类 155
(一)陈宴再【?】 155
(二)陈宴再立肨 157
(三)陈宴再? 160
(四)陈宴再俓 164
六 陈丩立事丁类 168
七 陈?类 170
(一)陈?立事僕 170
(二)陈?立事丁 171
(三)陈?立事? 173
八 陈中山类 174
(一)陈中山立? 175
(二)陈中山僕 176
(三)陈中山? 177
九 陈怛类(小字) 180
(一)陈怛 180
(二)陈怛亳 181
(三)陈怛肨 183
一○陈怛类(大字) 189
(一)陈怛? 189
(二)陈怛? 194
一一陈頙类 200
一二 陈不?类 207
一三 陈?缰类 210
一四 陈忐类 212
一五 陈?类 214
一六 陈?类 217
一七 陈华类 217
一八 尚不能归类立事陶文 218
(一)博物馆藏品 218
(二)李钦利藏品 220
第二节 其他陶文 224
一 印文陶文 224
二 刻文陶文 227
三 刻符陶文 228
第四章 其他地点出土陶文 230
第一节 西南关出土陶文 230
一 ? 230
二 黑 231
三 五 232
第二节 南关出土陶文 232
一 印文陶文 232
二 刻文陶文 232
第三节 南西周出土陶文 234
第五章 相关问题探讨 236
第一节 器形、窑址与制陶工艺 236
一 一中遗址 236
(一)陶器器形 236
(二)陶器产地 237
(三)量器制作 238
(四)遗址性质和年代分析 240
二 西南关遗址 241
(一)陶器器形 241
(二)陶器产地 241
(三)陶器制作 242
(四)遗址性质和年代判断 243
三 南关、南西周遗址 243
(一)陶器器形 243
(二)陶器产地 244
(三)陶器制作 245
(四)遗址性质和年代判断 246
第二节 陶文印面复原及文字隶订 246
一 立事陶文 246
(一)陈得类 247
(二)陈喜类 256
(三)陈惄类 259
(四)陈戢类 261
(五)陈宴类 262
(六)陈丩类 264
(七)陈?类 265
(八)陈中山类 266
(九)陈怛类 267
(一○)陈頙类 269
(一一)陈不?类 270
(一二)陈?缰类 271
(一三)陈忐类 271
(一四)陈?类 273
(一五)陈?类 273
(一六)陈华类 273
二 非立事陶文 273
(一)一中陶文印面复原及文字隶订 273
(二)西南关陶文印面复原及文字隶订 275
(三)南关陶文印面复原及文字隶订 276
(四)南西周陶文印面复原及文字隶订 277
第三节 陶文内涵及相关问题 277
一 立事陶文内涵 277
(一)立事陶文分类及相互关系 277
(二)立事陶文内容分析 281
(三)立事陶文年代分析 287
二 齐量与新泰齐量 289
三 平阳与新泰 295
附录 山东陶文论著索引 300
一 著作 300
二 论文 303
附表 310
附表一 齐铭立事统计表 310
附表二 齐国量具相关文物 325
附表三 新泰出土陶文字编 331
后记 353
英文提要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