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心·亲情·爱国之情 3
漂荡在心海里的小纸船——阅读冰心、泰戈尔诗《纸船》 3
童年画册(上)——世界著名作家童年的“百草园” 10
童年画册(下)——世界著名作家童年的“百草园” 17
都市与乡村——看《社戏》中的两元对立世界 24
中法短篇小说的爱国主义主题——读都德《最后一课》 30
第二章 寓言传说的文化内涵 37
狼的故事 37
《伊索寓言》中的文化信息 44
中国的鬼文化 49
人性异化的现实悲哀与精神突围——阅读《促织》和《变形记》 55
为什么外国人不喜欢“愚公移山”之类的故事 60
第三章 诗歌阅读 67
献给保姆的赞歌 67
爱情与诗 74
巾帼不让须眉——从《木兰诗》看责任主题作品 91
那一望无际的乡愁——读中外乡愁诗歌 97
挂在天上的诗——中外咏月诗欣赏 108
秋韵中的人生——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7
第四章 比较阅读 125
面对永恒 思索生命——中西文学名篇的生命意识比较(一) 125
面对永恒 思索生命——中西文学名篇的生命意识比较(二) 131
用“谎言”编织的爱的花环——比较阅读《柏林之围》和《看不见的收藏》 135
政坛失意,文坛不朽——读但丁的《神曲》和屈原的《离骚》 146
阅读《杜十娘》和《舞姬》 153
第五章 文学与科学和艺术 161
响彻基督教寰宇的春雷——走近达尔文和进化论 161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166
想象和诗化的建筑艺术——遥想《阿房宫赋》描绘的中国古代宫殿 169
第六章 名作中的人物 177
品味《红楼梦》的人物 177
五个吝啬鬼 184
路见不平一声吼——漫谈中外绿林好汉 191
第七章 媒介与流传 199
徐志摩在康桥 199
《药》与外来影响 209
曹禺和他的《雷雨》 216
用拿来主义建造新文艺“大宅子”的人——从徐志摩对托马斯·哈代的介绍谈起 222
第八章 戏剧·人生 233
生生死死的恋爱——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殉情主题作品 233
《屈原》与《李尔王》在风雨中相逢 238
余波荡漾与戛然而止——从《窦娥冤》看中西戏剧结局的差异 244
第九章 文学与文化交流 251
罗马作家眼中的东方丝国形象 251
鲁滨逊的中国印象 265
安杰丽嘉、图兰朵:美丽、冷酷的中国公主 275
中国园林的世界意义 285
中国文化在外国(上)——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 289
中国文化在外国(中)——中国物态文化在外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299
中国文化在外国(下)——中国精神文化在外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306
参考书目 320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