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朝夕絮语 3
1.老百姓该找谁主持正义? 3
2.见义勇为需要财政兜底 6
3.农民咋就贷不到款? 10
4.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13
5.部门不能有自己的利益 16
6.国家投资不能再当“冤大头” 20
7.3万公斤炸药拉响公共安全警报 24
8.扒手游街“辨认”是变相示众 28
9.“枪手公司”扭曲了网络舆情 31
10.高考加分因素越来越容易造假 35
11.“帮企业解决贷款”是政府越权 39
12.何日走出“房地分离”的困惑 43
13.“上访一票否决”值得商榷 47
14.入党是一种什么信仰 51
15.让“公示”制度伴随官员的整个仕途 54
16.“黑白道”干部 57
17.检举揭发是高官落马的“主渠道” 60
18.副市长买凶杀市长的“理论基础” 64
19.权力股票的末日 68
20.政府应为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费用“埋单” 72
21.“艳照门”配图不当涉嫌侵权 75
22.生存权“压倒”债权 78
23.中国科学家为何整体打了败仗? 81
24.别把律师当替罪羊 84
25.司法机关不能这样“挽回影响” 88
26.“不破不立”的危害 92
27.警察抓嫖“上瘾”的背后 96
28.官方审判与民间审判 100
29.舆论监督与权力监督 104
30.司法成本与司法效率 108
31.诉讼费使用无小事 112
32.罪犯隐匿于监狱最安全? 115
33.审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119
34.司法机关为钱办案为何屡禁不止 122
35.大陆、台湾地区逮捕制度比较 125
36.收容教育早该废除了 127
37.老百姓受到“恶法”侵害怎么办? 129
38.统一赔偿标准有利于防范事故 131
39.“赔款减刑”不能让被告人双得利 133
40.死刑二审法官不应提前阅卷 135
41.司法鉴定是什么 137
42.“民告官”应当异地交叉管辖 139
43.小说《人殃》应获两宗罪 141
44.接受回扣捐资助学难以摆脱的法律困境 143
45.从ATM机恶意取款该不该究刑责? 145
46.从匡增武案看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 147
47.偷开自家被扣“黑车”不构成盗窃罪 149
48.国家应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 151
49.记者敲诈行为的法律定性 153
50.暂住证也应当取消 155
51.劳动合同法应当惠及临时工 157
52.“悬赏破案”该谁“埋单”? 159
53.举报人的法律地位空白 161
54.取消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权力 164
55.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没法共同保护 168
56.由报销通向腐败 171
57.质疑“割舌”案件一审判决 175
58.赃款去向不影响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定性 179
59.如何界定网络侵权的“侵权行为地” 181
第二部分:微言大义 185
1.“一周局长制”有悖法律规定 185
2.获得国家补偿是被害人的基本人权 187
3.破解“公职律师”困境 188
4.“举报人之死”呼唤程序正义 189
5.是否“国家秘密”需司法审查 190
6.“先刑后民”没有法律依据 191
7.法院的“个案请示”该寿终正寝了 193
8.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有猫腻 194
9.特权持枪也违法 196
10.公民隐私权保护不能“民主票决” 198
11.执法岂能乱搞“利益驱动” 200
12.老师无权摔学生手机 202
13.没必要对英国版“许霆案”大加赞赏 204
14.警察破命案是法定义务 205
15.“沉尸葬母”不构成侮辱尸体罪 206
16.政府主导拆迁让老百姓更弱势 207
17.镇政府收受礼金涉嫌“单位受贿” 209
18.唯利是图与假一罚十 211
19.征税能不能简单些 213
20.外资银行何以“嫌贫爱富” 215
21.发现贪官的成本 217
22.刷卡奖汽车涉嫌不正当竞争 219
23.孙志刚的墓地太豪华了 221
24.尽快出台不动产登记法 223
25.网友博文失实该如何追责? 225
26.为“见危不救”立法 227
27.见义勇为负伤属于企业“工伤”? 229
28.诽谤罪需要司法解释 231
29.收购赃物罪应独立于盗窃罪 233
3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以贪污论” 235
31.使用假枪抢劫是否属“持枪抢劫”? 237
32.行贿罪标准应当修改 239
33.单身女性有生育权吗? 241
34.刑事诉讼法应当取消“书面审理” 243
35.增设“危险驾驶罪” 245
36.嫖宿幼女罪立法有缺陷 247
37.建立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249
38.司法鉴定错误该谁赔偿? 251
39.有了《强制执行法》就能解决“执行难”吗? 253
40.“近亲属”立法刑事与民事应统一 255
41.羁押期限依附办案期限的缺陷 257
42.刑法关于强奸罪既遂、未遂标准应统 259
43.由刑法修改谈立法成本 261
44.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的规定应修改 263
45.“侦押分离”是大势所趋 265
46.刑罚体系需要重构 267
47.执行主体变更后应赋予当事人上诉权 268
48.刑诉法修改应建立刑事和解制度 270
49.严格界定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 272
50.尽快制定农村宅基地法 275
51.死刑复核应当有期限 277
52.刑法增设恶意欠薪罪 279
53.刑事赔偿应当诉讼化 281
54.审讯录像的证据地位亟待立法解决 283
55.《举报法》为何难出台 285
56.女司机“驾车撞劫匪”是典型判例 287
57.部门立法与民主立法 289
58.基层法院经费应纳入中央预算 291
59.“损一赔十”——《食品安全法》的亮点 293
60.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值得期待 295
61.行政争议也可以调处 297
62.李嘉廷检举了谁? 299
63.“自杀式执法”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300
64.麦道夫会把牢底坐穿吗? 301
65.法庭上“师生关系”是否“瓜田李下” 303
66.“民事赔偿优先”重在落实 305
67.对未成年犯罪人不应适用无期徒刑 307
68.日照的地方规定与国家标准打架 309
第三部分:事无巨细 313
1.离婚案件新型财产分割遭遇难题 313
2.网吧侵权现象严重应引起关注 315
3.应加大对行贿的打击力度 318
4.企业改制重组中的经济犯罪应引起重视 320
5.审理涉农刑事案件要“四重” 324
6.收钱没办事不算受贿? 325
7.快车道拦车出事故涉嫌交通肇事罪 327
8.恶意调解的四个制度性原因 329
9.法院如何应对恶意调解? 331
10.建立规范的再审之诉 334
11.再审程序立法价值应当重构 337
12.“污点证人”作证豁免的四个条件 340
13.赃款赃物处理程序的五个原则 342
14.财产刑凸显五大问题应引起重视 344
15.执行环节如何创立和解制度? 346
16.非诉行政执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48
17.缺席判决引发再审增多应引起重视 351
18.法院也要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353
19.金融危机下法院如何服务企业发展? 354
20.法院不能均衡结案的原因分析 356
21.调解涉农纠纷要注重疏通民怨 359
22.与代表、委员联系有技巧 360
23.法院如何培养调解“高手” 362
24.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不能手软 364
25.法院工作更需“统筹兼顾” 366
26.当前涉诉信访趋势出现新特点 368
27.裁判文书使用标点符号要规范 371
28.房贷断供纠纷增多应引起重视 374
29.被骗为何不报案 376
30.经济失信影响法治进程 379
31.资产评估别太离谱 382
32.邻里纠纷转化为故意伤害犯罪现象调查 384
33.侵害农村干部案件屡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386
34.电动车交通事故凸显审理难题 387
35.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隐忧 389
36.公民有偿代理诉讼增多应引起重视 391
第四部分:大气磅礴 395
1.劝返:贪官回国新模式 395
2.惩处省部级官员腐败的“中国模式” 402
3.上海大火案背后的制度性因素 408
4.庭审再现上海大火 414
5.五粮液的酒窖 424
6.“三长”腐败新动向 433
7.襄汾溃坝之吏治腐败 438
8.规范“双规”,公正对待腐败嫌疑人 447
9.“百万律师费”曝露业界潜规则 453
10.中国高官异地审判制度初露端倪 458
11.法院为何要引入“电脑量刑” 465
12.构建中国司法鉴定新体制 472
13.统一死刑标准尺度,刑事法官北京轮训 479
14.郑筱萸死刑判决解读:坦白也不一定从宽 486
15.为什么要判处糯康死刑? 491
16.贪官为何要争做坦白从宽的典型 499
17.外国律师中国执业状况调查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