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个网络:改变世界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 4
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 4
改变与重塑 5
金融行业与网络信息技术演变 12
万物互联时代 15
第二章 三个属性:关系、平台与市场 19
互联网的本质属性 19
腾讯:关系属性的典型代表 25
百度:平台属性的典型代表 32
阿里巴巴:市场属性的典型代表 34
第三章 四维空间:互联网金融的哲学思考 41
互联网金融与哲学思维 41
协同论与互联网金融系统 44
四维空间的哲学思考 48
当社交成为一种新型生产力 53
第四章 两种金融业态: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趋势 61
金融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61
两种金融形态的主要差异与各自优势 71
未来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的O2O模式 77
第五章 七个公式:互联网金融新生态 85
公式一:金融=制度+技术+信息 85
公式二:互联网金融的四个假说 94
公式三:互联网金融形态=移动金融+大数据金融+云端金融 102
公式四:互联网金融状态空间=商业模式+生态圈+生态系统 135
公式五:互联网金融创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极致化 151
公式六:互联网金融监管=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 182
公式七: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为人民服务 205
第六章 五种核心竞争力:中国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基础 220
新常态下普惠金融发展的原动力 220
巨大金融需求下财富效应作用的牵引力 222
经济数字化转型中金融发展的创新力 227
创新、宽松的氛围里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合作共赢的融合力 233
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的渗透力 241
第七章 六大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前景 252
可视化金融 252
可计算金融 257
物联网金融 260
虚拟金融 266
智慧金融 277
自金融 283
第八章 八方共治:建设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 289
互联网金融治理的理论内涵 289
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的组成与结构 296
不完备法律与互联网金融治理 29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 302
第九章 互联网金融、好的社会与中国梦 313
未来金融的载体、平台与内容 313
互联网金融创新有利于建设好的社会 315
互联网金融与中国梦 316
后记 325
互联网金融公式一览表 331
手稿 333
注释 339
参考文献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