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创建与变异 13
第一节 民国时代外国文学的多元话语 13
第二节 “十七年”外国文学一元话语的创建 18
一、1949—1955:全盘苏化 21
二、“百花”开放:短暂的多元化 23
三、阶级话语一曲独奏 25
第三节 “文革”十年外国文学话语的变异与失声 31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重建与转换 33
第一节 阶级话语与批判模式的滞留与退隐 34
一、转折与过渡 34
二、变与不变 36
三、新旧话语并存 38
第二节 人道主义讨论和现代派文学论争的话语分析 42
一、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43
二、“现代派”的转化 48
第三节 西方新理论话语的引入与影响 53
一、新旧理论的选择 54
二、新理论话语对批评实践的影响 59
第四节 期刊专栏与话语热点 71
一、期刊定位与外国文学新秩序 72
二、“比较文学”与“走向世界” 76
三、“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大讨论 85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中心的突显与质疑 92
第一节 “延续性问题”的再探讨 95
一、“延续性问题”和“新问题”、“新话语” 95
二、“20世纪外国文学”再讨论 99
三、“十七年”话语传统的“昙花一现” 103
第二节 西方话语中心的形成 107
一、理论译介特点 107
二、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受历程 112
三、作家作品研究版图 121
四、理论与批评的时间错位 128
第三节 西方话语与本土意识 131
一、“殖民文学”论争 131
二、“全球化与民族化” 137
三、“理论”之争 141
第四章 理论退热、文化转向与本土话语建构 147
第一节 理论退热与话语多元 147
一、学术繁荣与理论退热 147
二、多元化研究模式 154
三、批评实践个案分析 157
第二节 文化研究: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 167
一、理论探讨 168
二、批评实践 174
第三节 建构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191
一、文化诗学 193
二、作为“方法”的古典西学研究 195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 198
结束语 203
附录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