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编 3
上编 导论 3
第一章 韦兹的反本质主义主张 10
韦兹的论点 12
韦兹在论争中的地位 16
对韦兹论点的批评 22
第二章 功能性定义与程式性定义 49
概念的意义 55
参照事物的功能而获得定义 57
依照程式来为事物下定义 64
以上讨论中得出的原则 72
定义艺术的实例、艺术作品,根据功能还是程式? 74
定义艺术的其他方法 95
第三章 比厄斯利的功能论 99
比厄斯利的理论 102
美感经验效果的意义 113
对比厄斯利美感经验解释的批评 123
比厄斯利的形式主义偏好 126
对功能主义的主要批评 130
功能主义者的回应 138
对功能主义回应的反驳 145
第四章 迪基关于艺术定义的体制理论 154
体制论简史 157
迪基的定义 165
人人都是艺术家吗? 167
艺术界的历史与结构之关系 179
角色与规则 193
离群索居的艺术家 198
迪基的定义和审美属性 211
迪基定义的循环性 215
艺术的要素和体制论定义 223
下编 229
下编 导论 229
第五章 人造性条件 239
两种人造性 246
伊顿、斯克拉法尼和迪基论人造性 252
艾斯明格对于人造性的分析 257
对于人造性的一种备选解释 264
维安德、西尔维斯和沃尔海姆论人造性 267
比厄斯利和山考斯基的观点 272
回到迪基与韦兹的对立 275
与本体论之关联 278
第六章 艺术与其对象的不可分割性质 284
沃尔海姆论艺术与其对象的不可分割性质 285
卡里尔论没有艺术作品的世界 287
斯克拉法尼论艺术与其对象的不可分割性质 304
肉身性重要吗? 311
第七章 历史性定义和意图性定义 317
功能、象征与可解释性 322
克鲁科斯基的定义 329
卡罗尔的叙述理论 336
列文森的定义 341
结论 358
第八章 艺术家的意图和意图论的方法 361
摒弃意图谬误 364
在本质上与诠释相关的意图属性 374
接受者的意图代替艺术家的意图 376
艺术习俗作为审美属性的决定性因素 384
沃尔顿的异议——第二位意图 393
对沃尔顿论点的回应 397
回到意图论定义艺术的方法 405
第九章 功能主义、程式主义和意图 408
对沃尔顿的再回应 409
费津的观点 416
本书终言 428
参考文献 435
译者后记 451
附录:人名译名中英文对照表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