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 3
On the Stud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The Obligations of Literary History&Jerry W. Ward 3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a Post-Racial(?)Age&Valerie Babb 11
对我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程锡麟 21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嬗变与转型&习传进 28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简评&王祖友 38
美国非裔与犹裔的生态文学批评之维&张甜 45
对权力的反叛、臆想和顺从——20世纪中期美国黑人文学中的疯癫&蒋天平 51
魅力、情景与美国黑人文学&邹心胜 57
哈莱姆文艺复兴背后的文化心理&张强 65
诗歌研究 75
Richard Wright's Haiku,Japanese Poetics,an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John Zheng 75
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诗歌中的历史书写——以《赞美这一天》为例&罗良功 97
杰恩·科特兹诗歌布鲁斯诗学探析&王卓 105
语言诗派的非洲裔诗人群体&周昕 117
Eady Makes the Difficult Simple:Going from the Minors to Majors&Curtis L. Crisler 125
On the Kigo in Wright's Haiku&Li Yi 135
Voices of Ordinary African American People in Langston Hughes's Early First-person Poems&Huang Kaihong 144
The African American Women Characters in Sonia Sanchez's Poetry&Jiang Wenquan 152
诗与思:论阿米里·巴拉卡的社会理想&李淑春 160
自由的讴歌——对惠特莉诗集《关于宗教和道德等各类主题的诗歌》的文体分析&马媛 167
兰斯顿·休斯的《母教》和丽塔·达夫的《守灵》中亲子关系的比较&端丹 172
男性小说家研究 179
Sonny in the Dark:Jazzing the Blues Spirit in James Baldwin's"Sonny's Blues"&Steven C. Tracy 179
Cleaving the Body Politic:The Rhetorics of Mediation and Meditation in Ralph Ellison's Invisible Man and Toni Morrison's Beloved&Herman Beavers 192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理查德·赖特及其文学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征&谭惠娟 201
《向苍天呼吁》:走向一种生态社会&陈世丹 211
蹒跚在异国他乡的精神流浪者——对《另一个国家》的解读&曹山柯 马弦 220
个人与集体之间:论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的社区意识&隋红升 225
新历史主义视角中的《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刘晓燕 234
黑人自我意识存在的探寻——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看不见的人》&李小海 242
自我的迷失与寻找——爱德华·P·琼斯《迷失城中》“迷失”主题探讨&王琨 247
论爱德华·琼斯《已知世界》的叙事特征&王定全 252
浅析奥孔克沃的英雄梦&黄亚楠 257
女性小说家研究 263
《宠儿》:话语控制与主体性消解&史丽玲 263
《宠儿》非传统写作风格探微&张鑫 270
透视佩科拉迷失的自我——从《最蓝的眼睛》看莫里森对白人文化的解构&王玉 275
Heading Forward Together with Nature:On the Wo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Beloved&Zhu Fangfang 283
历史中的恐惧、困惑与希望——从丹芙的心理成长看《宠儿》中美国黑人新女性的历史观&曹艳云 290
美国黑奴“爱”的觉醒与自我解放——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爱”的形态&岳丽 295
论《宠儿》中赛丝形象的悲剧美&陈凯 304
《最蓝的眼睛》:文化冲突下的幻灭和希望&丁春笋 309
《最蓝的眼睛》中波琳的身份寻求过程&赵修伟 313
女性意识的觉醒——《紫色》与《最蓝的眼睛》中女性角色的对比分析&乐萍 317
对传统、身份与和谐的追寻——解读《紫色》中黑人妇女的“缝纫”&沈慧 323
互文性鉴照下的《根》与《所罗门之歌》&·李爱云 徐莉华 327
《日用家当》对母亲形象的颠覆&彭家海 333
寻找自我——《他们眼望上苍》与《苏旺尼的六翼天使》对比研究&蔡萍 336
安吉拉的自我建构之旅&何乙曌 342
后记&罗良功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