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代南府考 1
第一节 乾隆朝始建南府之不确 1
第二节 南府之名最早出现于何处 3
第三节 南府建立在何年 7
第四节 南府府址考辨 17
第五节 “南府”之名的由来 23
第六节 南府建制变化考略 24
第七节 玉熙宫·学艺处·宫戏房 30
第二章 清前期四帝改戏考 34
第一节 内廷改戏 自顺治始 34
第二节 改戏为巩固皇权 始于康熙朝 37
第三节 从考证庆典承应戏《四海昇平》看清前期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 39
第四节 嘉庆改戏 大有“作为” 58
第三章 康乾时期:宣南戏剧文化形成与发展考辨 63
第一节 从顺治五年一道上谕谈起 63
第二节 出了名的“戏窝子”——宣南戏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68
第三节 魏长生·梅巧玲·程长庚 79
第四节 宣南艺人对内廷戏剧文化的杰出贡献 84
第五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0
第六节 余“辨”再析 94
第四章 朝鲜李朝燕行史著“爱戏”辨 99
第一节 燕行史著的一大热点 99
第二节 《老驾斋燕行日记》的重要影响 101
第三节 洪大容、朴趾源等实学思想家在其“燕行”史著中对“场戏”的见解 106
第四节 副使徐浩修宫中看戏 111
第五节 金景善对民间“场戏”的翔实著录 119
第六节 从“反清复明”到“厌清思明”是朝鲜李朝对清朝统治者抹不去的群体意识 123
第五章 中朝士人笔谈“场戏”旧址考略——以洪大容《乾浄笔谈》为中心 132
第一节 “场戏有何好处?” 132
第二节 “乾净(衚)衕”今何在? 136
第三节 寻踪“天陞店” 141
第四节 “乾(甘)井”因何改“乾浄” 146
第六章 昇平署“无朝年”《旨意档》年代考与其“旨意”辨 154
第一节 本册“无朝年”《旨意档》的年代应是嘉庆七年 154
第二节 《旨意档》:嘉庆帝的心态与要求 162
第三节 内廷“戏班大班主”:嘉庆帝 166
第七章 “侉戏”的最早记录与两册“无朝年”《题纲》朝代考 177
第一节 侉戏“最早记录”的初步确定 177
第二节 《弋、侉腔杂戏题(纲)》 178
第三节 《弋腔、目连、侉腔题纲》 180
第四节 两册“无朝年”《题纲》应是嘉庆、道光年间的专用档册 182
第八章 “京剧”之名小考 188
第一节 京剧老戏单缺什么 188
第二节 戏曲论著何时冠以“京剧”之名 190
第三节 光绪二年:《申报》成为“京剧”之名的最早出现处 193
第四节 京师宣南与“京剧”之名的诞生 196
第五节 考辨余论 197
第九章 光绪三十一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200
《旨意档》存疑考辨 200
第一节 光绪三十一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旨意档》今何在 200
第二节 关于这四年内廷西皮二黄戏的特点 203
第三节 演出《天雷报》与《连营寨》的真实用意 212
第十章 小考名伶魏长生与张二奎 216
第一节 魏长生从艺地点、进京时间与被迫南下扬州考 216
第二节 “年少争传”的张二奎卒年考略 231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前后京沪戏剧人的变化与隆裕懿旨辨 239
第一节 忧国忧民 敢写敢演 239
第二节 以身作则 投身革命 241
第三节 新舞台·登黄都督·伶界联合会 244
第四节 隆裕懿旨·清帝退位与京沪戏剧人作用辨 246
第十二章 考辨清代海瑞戏及其发展 252
第一节 以民间演出剧目为主的清代海瑞戏 252
第二节 清代海瑞戏考辨 254
第三节 辨析海瑞戏之发展流变与海瑞“扬名”前后 266
第十三章 《车王府曲本》的流失与鄂公府本事考 276
第一节 宣南·大红罗厂·“车王府” 276
第二节 鄂多台·车林巴布·车林端多布 279
第三节 传承宣南文化的重要意义 296
第四节 民国政府·蒙古王公·落花流水春去也 297
第五节 考证后的思考 299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