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选题旨趣 1
二 研究史概述 2
三 研究思路 17
四 资料范围 20
第一章 张之洞在晚清政坛的崛起 23
第一节 承父师辈之遗风余韵 24
一 乃父之言传身教 24
二 心仪“胡文忠公” 26
第二节 由科举正途入仕 30
一 “早掇巍科” 30
二 初为士子师 32
第三节 从清流议政初露锋芒 34
一 清流本色 34
二 “结主向用之始” 36
第四节 以办洋务而奠基 38
一 出任封疆办洋务 38
二 第三号地方实力派人物 43
第五节 关键:应变戊戌—庚子政局 46
一 权衡新旧 46
二 折冲中外 55
三 “儒臣”之崛起 64
第二章 主稿《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74
第一节 酝酿与出台 74
一 新政上谕的颁布 74
二 窥测内意和会商各省督抚联衔 78
三 江鄂商议起草与上奏 84
第二节 基本内容 90
第三节 思想渊源及其评价问题 96
一 张之洞的变法思想主张 96
二 《三折》与新政的开展 100
第三章 学制变革与文化关怀 102
第一节 厘订新学制 102
一 湖北学制体系的设计 102
二 癸卯进京始末 106
三 《奏定学堂章程》的出台 110
四 留学政策的制定 115
第二节 废除科举制度 119
一 科考改章与分科减额 119
二 立停科举及其补救措施 127
第三节 改革教育行政机构 132
一 专设总理学务大臣 132
二 学部的设立 134
三 学政权限问题 137
第四节 “救时局,存书种” 138
一 管理学部事务的举措 138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怀 144
第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 151
第一节 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 151
一 推进工业化 152
二 改良农业 156
三 发展商业贸易 159
第二节 圜法币制变革 162
一 银元、铜元与纸钞票 162
二 金、银本位制之争 169
三 筹议通用国币 171
第三节 改革厘金与税务制度 177
一 对厘金税政的批评与改进 177
二 商约谈判中的“免厘加税”问题 180
三 厘金改为统捐 183
第四节 修订矿务章程 185
一 缘起 185
二 经过 187
第五节 对铁路政策的建言与影响 190
一 倡言干路建设主张 191
二 官办与商办之间 194
三 借债造路的尴尬抉择 196
第五章 编练新军与军制革新 199
第一节 西法练新军的先驱 199
一 练兵必“参用西法” 199
二 从江南自强军到湖北护军 201
三 由师德而师日 204
第二节 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的建立 207
一 废除武科举制度 207
二 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 209
三 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 215
四 为全国各省模范 218
第三节 军制变革的思想与实践 222
一 近代国家常备兵制思想 222
二 湖北常备军的建立 228
三 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比较 233
第六章 法制变革与狱政改良 239
第一节 修律缘起 239
一 首倡修律 239
二 荐举修律大臣 241
第二节 礼治与法治之间 244
一 修改旧律:法理之议 244
二 制订新律:礼法之争 248
第三节 “司法独立”问题 254
第四节 狱政改良思想与实践 258
一 思想主张的系统表述 258
二 从试办迁善所到设立湖北模范监狱 260
第七章 预备立宪与体制变革 263
第一节 预备立宪前对宪政的理解与认识 264
一 《劝学篇》论民权与议院 264
二 “仿行”上议院与“公举”各级官员之说 266
三 五大臣出洋前后对立宪动议的关注与表态 269
第二节 官制改革的挫折及其意义 276
一 预备立宪“从官制入手” 276
二 “京官少改,外官缓改” 278
三 朝廷与地方督抚的紧张关系 291
第三节 预备立宪开始后对宪政的态度与举措 295
一 “深盼立宪之局之必成者,莫洞若也” 295
二 丁未进京前后对宪政的态度 297
三 任职宪政编查馆大臣的举措 309
第四节 从信息来源渠道对张之洞西学程度的估量——以宪政思想为中心 314
一 新闻媒体 314
二 译介书籍 318
三 人际交往关系 323
结论 331
一 对洋务派的超越及其局限 331
二 作法自毙与“种豆得瓜” 335
附录一 在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从张之洞禁烟思想与实践的内在矛盾看晚清禁烟问题的两难困境 342
一 张之洞对鸦片烟毒的认识与禁烟思想主张 343
二 张之洞在山西巡抚任上的禁烟举措与成效 344
三 张之洞禁烟思想与实践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 348
四 晚清禁烟问题的两难困境及其失败症结 351
附录二 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兼论清末文献中的“政府”概念 353
一 几点商榷 353
二 “政府”与“成立新政府”之真义 377
三 余话 380
附录 就张之洞帝王梦问题答孔祥吉先生 384
参考文献目录 386
人名索引 417
初版后记 427
修订版后记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