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国内外学界已有的先行研究 5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重点及所主要依据的史料介绍 14
第一编 以朝鲜为交接点的中日关系 19
第一章 入关前后的清与日本关系 19
第一节 从“降倭”到“漂流民”——与日本人的直接接触 20
第二节 清命朝鲜“但当导其(日本)使者赴朝”(一) 23
第三节 清命朝鲜“但当导其(日本)使者赴朝”(二) 34
第四节 朝鲜向清报告的日本情报——“倭情咨文” 38
附表 崇德年间朝鲜“倭情咨文”一览表 46
第二章 日本江户幕府通过朝鲜搜集中国情报 87
第一节 “朝鲜风说”的成立背景 88
第二节 日本对马藩的情报获取方式 94
第三节 幕府儒官林家与“朝鲜风说” 105
第四节 “朝鲜风说”的情报价值——以中国“三藩之乱”情报为例 107
第五节 江户幕府末期的“朝鲜风说” 117
第二编 以琉球为交接点的中日关系 127
第三章 萨摩藩入侵前后的中、琉、日三国关系 127
第一节 1609年以前的中、琉、日关系 127
第二节 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及谋求与中国建立关系 130
第三节 萨摩藩控制琉球对华朝贡贸易及中国的反应 135
第四章 清初中、琉册封关系的再建与日本 146
第一节 明清鼎革乱局下的琉球在华使节 146
第二节 “日本之瑕”——清廷招谕琉球船的日本漂流 150
第三节 “蛮夷者,以不治而治”——江户幕府的最终立场 156
第四节 清政权对琉球首次册封的实现 164
第五章 日本萨摩藩对华隐蔽日、琉关系 167
第一节 萨摩藩的“宝岛”计策 167
第二节 萨、琉联合推行全面对华隐蔽政策 176
第三节 从中国使节著述看萨、琉隐蔽政策之效果 182
第四节 琉球“正史”《中山世谱》的体例与隐蔽政策 186
第三编 长崎贸易下的中日关系 193
第六章 入关后清的对日态度 193
第一节 海禁下的中日贸易及清的对日态度 193
第二节 福建地方的对日贸易尝试及日本的态度 197
第三节 长崎铜贸易时代中日间的“沉默外交” 204
第七章 江户幕府中期以后日本对清认识的转变 214
第一节 从“华夷变态”到“吴郑论”——儒官林鵞峰华夷观的幻灭 214
第二节 江户中期以后日本社会的普遍中国认知 219
第八章 长崎贸易中清内务府商人办铜利润的再探讨 229
第一节 日本学者研究中的困惑 229
第二节 1701年内务府商人奏报的一份办铜明细 233
第三节 内务府商人办铜时期长崎贸易的交易模式 235
第四节 对清内务府商人赴日办铜活动的模拟还原 238
结语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