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2
第一章 概论 2
一、定义与病原体 2
二、重大流行事件 3
三、现代防控措施 4
四、问题与展望 5
第二章 病原学 11
第一节 人类肠道病毒的分型 11
一、传统分型 11
二、基因分型 11
第二节 肠道病毒的结构与理化特征 20
一、肠道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结构 20
二、理化特征 21
第三章 流行病学 25
第一节 流行概况 25
第二节 流行过程 27
一、传染源 27
二、传播途径 27
三、易感人群 27
四、流行特征 27
第四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表现 31
第一节 致病机制 31
一、EV71致病的病原学基础 31
二、EV71致病的宿主因素 36
三、EV71入侵与中枢神经系统致病机制 40
四、EV71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45
五、EV71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 49
第二节 病理表现 52
一、中枢神经系统 52
二、肺脏 54
三、其他主要器官 55
四、分子病理 58
第五章 临床表现 66
第一节 症状与体征 66
一、潜伏期 66
二、一般表现 66
三、重症表现 68
四、其他肠道病毒(除外EV71、 Cox A16)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72
第二节 临床分期 74
一、卫生部诊疗指南分期(2008年版) 74
二、中国台湾分期(2002年版) 75
三、本课题组分期(2012年版) 75
第三节 临床分型 78
一、普通病例 78
二、重症及危重症病例 78
第四节 并发症 80
一、神经系统并发症 80
二、呼吸系统并发症 90
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93
四、其他并发症 95
第五节 后遗症 96
一、后遗症的发生率 96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类型与后遗症的关系 96
三、后遗症的类型及产生机制 97
四、后遗症的预防 99
第六章 辅助检查 105
第一节 辅助检查项目 105
一、实验室检测 105
二、影像学及其他特殊检查 106
第二节 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 107
一、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测原则和程序 107
二、检测结果的评价 107
三、实验室诊断标准与标本采集 108
四、实验室检测操作流程 109
五、生物安全 118
第七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9
第一节 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 119
一、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119
二、重症病例的诊断 120
三、危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120
四、并发症的诊断 121
第二节 鉴别诊断 124
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124
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鉴别诊断 127
三、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鉴别诊断 130
四、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鉴别诊断 130
第八章 治疗学 133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33
一、判断病情,区别对待 133
二、分期管理与病情监测 134
第二节 一般治疗 137
一、休息 137
二、营养 137
第三节 对症支持治疗 139
一、控制体温 139
二、开放气道、给氧 139
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39
四、应激性高血糖 139
五、镇静镇痛 140
六、各器官系统对症支持 140
第四节 并发症处理 143
一、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143
二、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的治疗 149
三、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治疗 152
四、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154
五、胃肠出血的治疗 155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156
七、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158
下篇 164
第九章 中医对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认识 164
第一节 临床表现 164
一、清代以前的文献记载 164
二、温病学家的认识 168
第二节 治疗探讨 170
一、明代江瓘《名医类案》 170
二、明代孙一奎《孙文垣医案》 171
三、清代心禅僧《一得集》 172
四、清代袁焯《丛桂草堂医案》 172
五、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173
六、清代也是山人《也是山人医案》 174
七、清代陆以湉《冷庐医话》 175
八、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175
九、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 176
十、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汇粹》 177
十一、清代吴瑭《吴鞠通医案》 177
十二、清代张乃修《张聿青医案》 178
第十章 病因病机 179
第一节 病邪性质 179
一、肠道病毒的特性 179
二、发病季节与气象因素 181
三、审证求因 184
四、归纳分析 187
第二节 病因学说 188
一、几种病因学说 188
二、现代医家观点 190
第三节 感邪途径 191
一、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 191
二、感邪门户 191
第四节 传变规律 192
一、肠道病毒的泛嗜性 192
二、皮疹的病位问题 193
三、不传、顺传与逆传 194
四、“湿热动风”与“逆传心肝” 194
五、外感病传变模式 195
六、“肤表-经脉-脏腑”的传变假说 196
第十一章 证候研究 200
第一节 疾病归属 200
一、中医病名 200
二、疾病归类 200
第二节 证候特点 201
一、发病年龄 201
二、流行季节 201
三、区域演变 201
四、临床特征 203
五、疾病过程 206
第三节 辨证要点 206
一、分期辨证 206
二、分型辨证 207
三、皮疹辨析 208
四、舌脉及指纹特征 208
五、内传脏腑 209
六、顺传逆传 210
第四节 辨证模型 211
一、八纲辨证 211
二、卫气营血辨证 212
三、三焦辨证 212
四、病因辨证 212
五、脏腑辨证 213
第五节 分期辨证 214
一、传统分期辨证的缺陷 214
二、分型辨证的局限性 215
三、证候学调查与证素分析 216
第六节 重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危险因子 221
一、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21
二、实验室指标及物理检查 225
三、危险因子 227
第十二章 治则治法 230
第一节 立法原则 230
一、标本兼治 230
二、扶正祛邪 231
三、整体观念 232
第二节 常用治法 234
一、泄卫透表法 234
二、清热解毒法 235
三、清热化湿法 236
四、攻里通下法 238
五、凉肝息风法 239
六、滋阴生津法 240
七、回阳固脱法 241
八、外治法 241
第十三章 辨证论治 246
第一节 卫生部临床指南 246
一、2012、 2013年版 246
二、2010年版 247
第二节 临床应用综述 248
一、分型辨证 248
二、分期辨证 249
三、卫气营血辨证 250
四、其他辨证 252
五、分析与展望 252
第十四章 常用疗法 255
第一节 专方专药 255
一、经典方 255
二、自拟方、法 262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 270
一、体内用药 270
二、局部用药 284
第三节 外治疗法 287
一、膏剂 288
二、霜剂 288
三、散剂 288
四、雾化剂 289
五、液剂 290
六、香包、灸药 290
七、混合剂 291
第四节 对症处理 291
一、高热 291
二、咽痛 292
三、皮疹 292
四、神昏 293
五、出血 294
第十五章 方药研究 300
第一节 抗病毒中草药 300
一、白芍 300
二、板蓝根 301
三、大黄 302
四、柴胡 304
五、虎杖 305
六、黄芩 306
七、黄芪 307
八、苦瓜 309
九、苦参 310
十、甘草 312
第二节 中成药 314
一、抗病毒口服液 314
二、小儿化毒散 315
三、双黄连口服液 316
四、板蓝根颗粒 316
五、银黄口服液(银黄颗粒) 317
六、清热解毒口服液 317
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317
八、羚羊角口服液、蓝苓口服液 318
九、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318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 318
一、热毒宁注射液 318
二、喜炎平注射液 319
三、炎琥宁注射液 320
四、痰热清注射液 322
五、穿琥宁注射液 323
六、清开灵注射液 325
七、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327
八、莪术油注射液 329
第四节 组方药物分析 331
一、组方用药频率 331
二、药物类别分析 334
第十六章 中医预防与调护 339
第一节 治未病 339
一、治未病路径 339
二、小儿的体质与疾病的防治 342
第二节 中药预防 345
一、概述 345
二、常用方药 346
第三节 生活调护 347
一、目标体质 347
二、情志调护 349
三、饮食调护 350
四、起居调护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