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关于华语圈现代文学的研习 1
1.文学、市场经济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1
2.东亚民众的共同经验 3
第一章 清末民初(19世纪末期—1910年代中期)——租界城市上海的诞生与“帝都”东京的体验 8
1.从上海县到租界城市、高杉晋作眼中的上海 8
2.报刊业的出现与近代学校体制 11
3.从洋务运动到变法运动、夏目漱石所看到的上海 14
4.“新小说”的出现与日本留学热 16
5.革命派的抬头与留学生鲁迅的内心审视 21
第二章 五四时期(1910年代后期—1920年代后期)——“文化之城”北京与文学革命 24
1.北京的复兴与北京大学 24
2.胡适的纽约之恋 26
3.文学革命、芥川龙之介所见之北京 30
4.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31
5.沙龙与媒体 36
6.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新兴“智识阶级”批判 42
第三章 狂热的1930年代(1928—1937)——国民革命后的老上海 46
1.北伐战争后共和国的统一、金子光晴眼中的上海 46
2.娱乐巨著《啼笑因缘》和上海新感觉派及左翼农村小说 52
3.地方色彩的文学与“京派”周作人的谱系 54
4.左翼作家联盟与国防文学论战 60
5.文人的丑闻——鲁迅的《两地书》与女演员阮玲玉的遗书 61
第四章 成熟与革新的1940年代(1937—1949)——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65
1.沦陷区的女性作家们——张爱玲与梅娘 65
2.大后方的新兴“文化城”——重庆、桂林和昆明 68
3.解放区的人民文学——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与《白毛女》 70
4.室伏克拉拉所见之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时期 75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1949—1979) 8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 80
2.“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与文学之死——郑义的“两种文革”论 84
3.记者大宅壮一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87
第六章 邓小平时代及以后(1980年代至今)——“北京风波”与经济高速发展 90
1.抗诉的伤痕文学与巴金的《随想录》 90
2.现代主义与红卫兵一代的复出——高行健和《今天》派诗人 92
3.大江健三郎与郑义、莫言的共鸣 98
4.“北京风波”与移民文学 100
5.改革开放的加速与上海的重新崛起 102
6.后邓小平时代的社会和文学 105
第七章 香港文学史概说 116
1.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边缘文化”的时代 116
2.从“文化大革命”到香港回归——香港身份认同的萌芽与诗人也斯 119
3.从《香港短篇小说选》追溯战后香港文学史 122
4.李碧华的《胭脂扣》——无轨电车与妓女的幽灵 125
5.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前后 128
6.粤语与香港电影及武侠小说 130
第八章 台湾文学史概说 135
1.荷兰统治时期与郑氏统治时期 135
2.清朝统治时期的科举文化体制 136
3.落后的媒体境况与“台湾民主国”的失败 138
4.日据时期的日语“国语”体制 140
5.旧式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北京话”国语体制 145
6.“美丽岛事件”的冲击与“台湾意识”的勃兴 148
7.百花争妍的现代文学 150
8.作为“混融文化”的台湾文学 157
第九章 日本人对现代中国的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阅读史 161
1.战前对鲁迅的接受 161
2.东京外语小组对同时代文学的接受 163
3.东京大学中文系与中国文学研究会 166
4.战后现代文学的研究与翻译 167
5.香港文学 169
6.台湾文学 170
第十章 村上春树与华语圈——日本文学跨越国界之时 172
1.东亚的“村上之子” 172
2.顺时针回转传播的“村上现象” 173
3.现代都市成熟的标志(Merkmal) 176
4.现代日本文学对于汉语圈的深切关注 178
5.镜像映射中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版本研究的可能性 182
附录 184
村上春树的汉语翻译——日本文化本土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变革 184
华语圈文学史年表 196
译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