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中国哲学史序言 1
第一节 已往成绩之检讨 1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问题 4
第三节 哲学史的任务与基源问题研究法 10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的特殊问题 13
第一章 论中国古文化传统之形成 16
第一节 略说古史资料及考证之设准 16
第二节 古中国民族分布大略及殷民族之发展 18
一、古民族之三集团 18
二、殷民族略考 33
三、结语 43
第三节 殷周民族之关系及其盛衰 45
一、略论周民族之起源及发展 45
二、殷周关系 47
三、周初之政治形势 48
第四节 南北文化传统之形成及影响 52
一、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52
二、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54
三、南北传统与先秦哲学思想 57
第二章 古代中国思想 58
第一节 有关原始观念之问题 59
第二节 古代中国思想的重要观念 61
一、《诗经》中之“形上天”观念 62
二、《易经》中之“宇宙秩序”观念 64
三、《书经》中之政治思想 67
第三节 附论原始信仰 70
一、人格天观念 70
二、中国古代之“神鬼”观念 72
三、“命”观念 74
第三章 孔孟与儒学 77
(上)孔子与儒学之兴起 77
第一节 儒学之源流问题 78
第二节 孔子之生平及其学说 81
一、孔子之生平 82
二、孔子之学说 84
三、孔门学派与孔子遗留之问题 116
(下)孟子及儒学之发展 119
第一节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 119
第二节 孟子之学说 121
一、心性论 121
二、政治思想 132
三、其他理论 137
第四章 道家学说 152
第一节 道家思想之源流及时代问题 152
第二节 老子与《道德经》中之思想 158
一、老子其人 158
二、《老子》其书 172
三、《道德经》思想大要 176
第三节 庄子与《南华经》中之庄学 189
一、庄子其人与其书 189
二、庄子之思想 191
第五章 墨子与墨辩 215
第一节 墨子其人其书之时代 215
第二节 墨子之思想 216
一、兼爱 217
二、天志与权威精神 218
三、尚同与国家论 221
四、非攻、非儒、非乐——墨子之文化观 223
第三节 墨辩 228
一、墨辩之时代 228
二、《墨经》中所涉之逻辑问题与名家理论 231
三、《墨经》中之逻辑理论 237
四、《墨经》中所涉之知识问题 242
第六章 荀子与儒学之歧途 245
第一节 前言 245
第二节 荀子之生平 246
第三节 荀子之学说 247
一、性恶与师法 248
二、心与天 250
三、君与礼 253
四、“学”观念与“正名” 257
第七章 法家与秦之统一 262
第一节 法家之人物及著作 262
第二节 韩非思想之特色及其传承 264
第三节 韩非之思想 268
一、论治乱 269
二、论主权 271
三、“势”与“明” 272
四、二柄与虚静 275
第四节 韩非之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277
第八章 名家与名学 281
第一节 名家之立场及特性 281
第二节 《公孙龙子》之理论 285
一、“指物” 285
二、“白马”与“坚白” 287
三、“通变”与“名实” 291
第三节 关于“名学”一词之讨论 292
一、胡、谭之说 292
二、先秦思想中“名”字之用法 294
后序 298
一、关于胡、冯之书 298
二、关于“天”观念 301
三、关于方法问题 303
书目录要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