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知识 1
应试技巧 1
第一章 生理学 10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第二节 血液 12
第三节 血液循环 13
第四节 呼吸 15
第五节 消化 15
第六节 体温及其调节 16
第七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 17
第八节 神经 18
第九节 内分泌 18
第二章 生物化学 20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0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2
第三节 酶 23
第四节 糖代谢 25
第五节 脂类代谢 28
第六节 氨基酸代谢 30
第七节 核苷酸代谢 31
第三章 病理生理学 32
第一节 绪论 32
第二节 疾病概论 32
第三节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33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 37
第五节 缺氧 39
第六节 发热 41
第七节 应激 42
第八节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44
第九节 休克 45
第十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 48
第十一节 心脏病理生理学 49
第十二节 肺病理生理学 51
第十三节 肝脏病理生理学 53
第十四节 肾脏病理生理学 56
第十五节 脑病理生理学 58
第四章 微生物学 60
第一节 总论 60
第二节 各论 73
第五章 天然药化 85
第一节 总论 85
第二节 苷类 86
第三节 苯丙素类 88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 89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 91
第六节 萜类与挥发油 94
第七节 甾体及其苷类 96
第八节 生物碱 99
第九节 其他成分 101
第六章 药物化学 103
第一节 绪论 103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103
第三节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及抗抑郁药 105
第四节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痛风药 108
第五节 镇痛药 110
第六节 胆碱受体激动剂和胆碱受体拮抗剂 111
第七节 肾上腺素能药物 113
第八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 115
第九节 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 118
第十节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120
第十一节 降血糖药 122
第十二节 甾体激素药物 124
第十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 126
第十四节 抗感染药 128
第十五节 维生素 136
第七章 药物分析 139
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 139
第二节 药品质量控制 145
第三节 药物中的杂质及其检查 149
第四节 药品检测方法的要求 152
第五节 典型药物的分析 154
第六节 体内药物分析 155
第二篇 相关专业知识 158
应试技巧 158
第一章 药剂学 162
第一节 药剂学 162
第二节 液体制剂 169
第三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85
第四节 固体制剂 195
第五节 半固体制剂 206
第六节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213
第七节 浸出制剂与中药制剂 216
第八节 制剂新技术 220
第九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237
第十节 药物制剂稳定性 242
第二章 药事管理 249
第三篇 专业知识 288
应试技巧 288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293
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概述 293
第二节 口服药物的吸收 294
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298
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 302
第五节 药物的代谢 307
第六节 药物的排泄 308
第七节 药动学概述 310
第八节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 314
第九节 新药的药动学研究 319
第十节 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与生物利用度 322
第二章 药理学 324
第一节 绪言 324
第二节 药效学 325
第三节 药动学 327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329
第五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331
第六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333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35
第八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37
第九节 局部麻醉药 338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339
第十一节 镇静催眠药 340
第十二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341
第十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343
第十四节 抗帕金森病药和抗老年痴呆药 345
第十五节 中枢兴奋药 347
第十六节 镇痛药 347
第十七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350
第十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 351
第十九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353
第二十节 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 355
第二十一节 抗高血压药 356
第二十二节 利尿药和脱水药 359
第二十三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361
第二十四节 消化系统药 363
第二十五节 呼吸系统药 365
第二十六节 抗组胺药 366
第二十七节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367
第二十八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369
第二十九节 性激素和避孕药 370
第三十节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371
第三十一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372
第三十二节 影响其他代谢的药物 373
第三十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374
第三十四节 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376
第三十五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78
第三十六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381
第三十七节 氨基糖苷类与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382
第三十八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383
第三十九节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385
第四十节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386
第四十一节 抗疟药 388
第四十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389
第四十三节 抗血吸虫和抗丝虫病药 390
第四十四节 抗肠道蠕虫病药 390
第四十五节 抗恶性肿瘤药 391
第四十六节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393
第四篇 专业实践能力 395
应试技巧 395
第一章 岗位技能 397
第一节 药品调剂 397
第二节 临床用药的配制 402
第三节 药品的仓储与保管 405
第四节 医院制剂 410
第五节 医院药品的检验 416
第六节 药物信息咨询服务 421
第七节 用药指导 422
第八节 治疗药物监测 424
第二章 临床药物治疗学 426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426
第二节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426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 428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 431
第五节 特殊人群用药 434
第六节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40
第七节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442
第八节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446
第九节 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451
第十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454
第十一节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456
第十二节 泌尿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461
第十三节 血液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464
第十四节 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466
第十五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467
第十六节 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469
第十七节 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470
第十八节 中毒解救 471
第三章 专业进展 476
第一节 治疗药物评价 476
第二节 时辰药理学及临床应用 477
第三节 药物基因组学 478
第四节 群体药代动力学 479
第五节 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479